遊記文

遊記文,一種模山范水,專門記游的文章。以描寫山川勝景、自然風光為題材,寫法多種多樣,或寓情於景,或寓理於游。記述遊蹤和對山水風光的感受,是遊記文的基本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遊記文
  • 題材:山川勝景、自然風光
歷史
中國魏晉以前,自然景物描寫只是抒情詩文和某些鋪敘苑林辭賦作品的附庸,魏晉南北朝時期產生了某些專門記寫遊歷山川勝景的文字,如鮑照的《登大雷岸與妹書》、慧遠的《廬山諸道人游石門詩序》等。而遊記體文學的真正出現並趨於成熟乃在唐代。
唐代著名作家柳宗元因參加政治改革而遭迫害,被貶官永州司馬。在永州(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區)的10年間,他到處搜奇覓勝,以簡潔清雋的語言刻畫了所到之處的奇特秀麗的自然風景,寫有“永州八記”,成為中國早期遊記文的典範。
在宋代的遊記散文中,開始出現了借記遊蹤、寫風景而說理的傾向。如王安石曾攜親友游褒禪山(安徽含山縣北),撰有《游褒禪山記》一文。這篇記文在寫景的同時,還借題發揮,表達了治學上的一些深刻道理。蘇軾的《石鐘山記》也有類似的性質。作者在記文中敘寫了自己探訪石鐘山的經過,重點寫由於身臨其境的實際觀察,才切實辨明了石鐘山命名的緣由,從而想到凡事必須經過調查,絕不可主觀臆斷。兩文皆把寫景、記游與說理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而獨具特色,成為遊記文的名篇。
南宋以後,還發展起一種日記體遊記,即以日記體的形式記行程、寫遊蹤,內容包括寫景物、記古蹟、敘風俗、作考證、抒情懷、詠史事,往往既有文學性又有史料價值。如范成大的《吳船錄》、陸游的《入蜀記》等,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遊記》更是這方面的名著。
明、清是山水遊記文大量產生的時期,多數明、清人的文集中都有遊記文。晚明袁宏道的《晚游六橋待月記》、張岱的《湖心亭看雪》,清代古文家姚鼐的《登泰山記》等都被視為名篇。遊記體散文一般文學性都比較強,也有某些遊記文主要著重水文、地貌等方面的考察和地理沿革方面的考證,實際是輿地學著作,並不屬於文學遊記的範疇。還有大家所熟悉的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內容屬於虛構,是以遊記體的形式表達某種社會理想之作,也不屬遊記文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