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時代和語景代表不同的含義,相傳虞姬容顏傾城,才藝並重,舞姿美艷,並有“虞美人”之稱
基本介紹
概況,典故,
概況
諧音虞美人,花名
可以理解為對美的追求,在網路社會,是含蓄/需求愛人的ID表達方式.
虞美人屬罌粟科罌粟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學名是Papaverrhoeas,別名麗春花、賽牡丹、小種罌粟花、蝴蝶滿園春。原產歐、亞大陸溫帶,世界各地多有栽培,比利時將其作為國花。兼具素雅與濃艷華麗之美,二者和諧地統一於一身。其容其姿大有中國古典藝術中美人的丰韻,堪稱花草中的妙品。如今虞美人在中國廣泛栽培,以江蘇、浙江一帶最多。是春季美化花壇、花境以及庭院的精細草花,也可盆栽或作切花。
典故
[1]了:了結,完結。
[3]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4]君: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此詞大約作於李煜歸宋後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於是李煜的絕命詞了。
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淒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