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仙橋及石造像

遇仙橋及石造像

遇仙橋及石造像,位於甘河鎮甘河村中。遇仙橋,為古甘峪河上的一座重要橋樑。

2003年9月24日,遇仙橋及石造像被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遇仙橋及石造像
  • 地理位置:甘河鎮甘河村
  • 所處時代:元、明代 
  • 類型:古建築 
發展歷史,建造特點,建築方法,保護範圍,

發展歷史

相傳王重陽於此遇仙得道,故名《蜀道驛程記》有“自遇仙橋至赤水橋,浦樹山煙,應接不暇,漁川江村諸原之水,北流入渭”之記載。該橋始建年代不詳,據《周至縣誌》載:周建都灃鎬,在周至北部平原部分修築了一條東通灃鎬,西達扶眉的周驛道,相傳那時就在甘峪河上修有橋,據《七真史化》載:此橋名叫萬緣橋。據清蔣廷錫等編修的《古今圖書集成》第101冊“西安府關渠考”第12頁和龐文中《重修周至縣誌》卷一“地理”第4 5頁記載:金朝正隆四年(1159年)王重陽在此遇仙得道後改成重陽遇仙橋。據《玄門掌教孫真人墓志銘》載:為彰大祖仙跡,至元29年(1292)孫真人奉召重修甘河重陽遇仙橋,元明善奉召制碑文。由此可知,遇仙橋為元至元29年重修。橋自古為東西孔道,是東去帝京長安,西赴隴蜀甘峪上的津梁,後因甘峪河水改道而廢棄。

建造特點

該橋為三孔石拱橋,中間孔大,兩邊孔小,對稱美觀。橋體全用石條砌築,整齊勻稱,既合科學標準,又異常堅固,是陝西省現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元代石拱橋。
據實地勘測,遇仙橋東西長16.73米,南北寬10.5米,通高3.77米,橋面橋底均用長方(長3.1米,寬0.8米)石條鋪砌,橋體堅固完好。若以橋體中心東西為一界面,南北兩面對稱,若以中洞中心南北為一界面,東西兩面對稱。中洞高2.87米,跨徑3.15米,洞深10.28米,偏洞高1.12米,跨徑1.85米,洞深1.65米,洞底距河底1.O7米。
遇仙橋橋體南北兩面各有四條圓雕龍頭,從洞側橋體中伸出。南北兩面各有三個浮雕龍頭,嵌鑲在每個洞楣頂上。石雕龍頭構圖嚴謹,造型古樸,形象生動。八塊圓雕龍頭和六塊浮雕龍頭有的口含石珠,有的須上爬只小鱉。有的唇啟齒合,有的口張齒啟,有的鼻前微隆,有的上唇稍凹,有的龍頭一側雕有荷化、蓮蓬、蓮葉,另一側雕有牡丹花和枝葉;有的在龍頭頂上雕有幾縷光焰四射的圖案,這十四塊龍頭無一雷同,個個妙趣橫生,興致盎然。

建築方法

遇仙橋的建築方法是採用了先修此橋楦,然後沿橋楦砌築成橋洞和橋體,在橋體中適當位置鑲嵌龍頭浮雕和圓雕,石料間未用白灰等建築材料,而是採用了把石料磨光後,架砌在一起的辦法築成的。七百多年過去了,橋體既沒變形,又沒走樣,堅固如初。
遇仙橋旁有遇仙宮遺址,據記載蒙古窩闊台汗滅金之後,戊戌(1238)夏,洞真子於真人住持終南山重陽萬壽宮事,他曾為了光大祖師遇仙的傳說,在甘河鎮築立了“遇仙宮”。現宮內由當地村民供奉1987年從遇仙橋旁挖掘出土的石像三尊,從服飾、髮髻上看,可以斷定為王重陽、馬丹陽、孫不二的石像,重陽祖師端坐正中,氣宇軒昂,是現存王重陽石像中保存最完好,體量最大者,馬丹陽、孫不二兩位高徒站立兩旁,全部雕像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其中王重陽石像底座的右下角書有“大明正德七年造”。

保護範圍

保護範圍:橋體東、北外延40米,西、南外延30米,石造像小院東西10米,南北20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延1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