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豐胡同

連豐胡同

北京東城連豐胡同位於東城區西北部,北起轎子胡同,南止隆福寺街,隆福大廈東側,西與連豐西巷相通。屬景山街道辦事處管轄,呈南北走向,中間曲折。全長269米,寬4米,瀝青路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連豐胡同
  • 行政區類別:胡同
  • 所屬地區:景山街道辦事處管轄
  • 郵政區碼:100010
  • 地理位置:東城區西北部
地圖信息,
《京師巷坊志稿》作孫家頭。《燕都叢考》作孫家坑。“頭”改為“坑”。19g年改今稱,意取連年豐收。五十一號院原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孫岳住宅。
連豐胡同之西死巷曰連豐西巷,因位於連豐胡同西,故稱。原亦稱為孫家坑。連豐胡同之東為轎子胡同,《京師坊巷志稿》已著錄。據說,此胡同住了許多轎夫,故名。“文革”中一度改稱愛群胡同。
北京東城連豐胡同位於東城區西北部,呈南北走向,中間曲折。北起轎子胡同,南止隆福寺街,西與連豐西巷相通。全長269米。屬景山街道辦事處管轄。
連豐胡同,清代屬正白旗,稱孫家坑。因此地居住姓孫的較多,地勢又低,故而得名。民國後沿稱,俗稱“孫子坑”。1949年後稱孫家坑胡同。1965年整頓地名時改稱連豐胡同,意即連續豐收。原孫家坑有兩座廟:一座興勝寺,一座崇寧觀,建於何時無考。51號原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孫岳住宅。現胡同內多為居民住宅。
另說孫家坑是當年修建隆福寺時取土的窪坑。其附近有孫某居住,遂名孫家坑。又說孫家坑其實無坑,明代這兒低洼,雨後積水,行走不便。嘉靖時,副都御史孫繼魯居此,出資將路填平,居民感激,遂稱該地為“孫家坑”。《京師巷坊志稿》作孫家頭。《燕都叢考》作孫家坑。
孫岳故居坐落在孫家坑51號,是一套前院有垂花門影壁的三進身四合院落,是原民國國府委員,陸軍上將孫岳將軍的故居。
孫岳河北高陽人,清末舉人。一度出家為僧。保定北洋武備學堂(保定軍官學校前身)炮科、中國陸大第一期畢業。後加入同盟會,創建同盟會河北支部。曾任北洋陸軍第三鎮代理統治。與馮玉祥等組織“武學研究會”。旋發動“灤州起義”失敗後,投奔孫中山、黃興。辛亥革命後任蘇松、寧、楊、鎮五路聯軍司令,二次革命時任北伐第一路軍軍長。1928年孫岳任南京國民政府國府委員,陸軍上將。同年5月在上海病逝,享年50歲。西安事變前後,楊虎城夫人曾在孫宅避難,楊虎城出洋前後,楊夫人亦居於此。
解放戰爭時期鄧寶珊住在51號。鄧寶珊甘肅天水人。1912年在新疆發動伊犁起義,回響辛亥革命。1932年任甘肅省代主席。1948年作為傅作義將軍的代表,主持了和平解放北平的部分工作。解放後任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1949年8月份,鄧寶珊先生宴請周恩來副主席的家宴,就設在孫家坑51號東屋餐廳。鄧寶珊先生在50年代初返回蘭州,任甘肅省省長。孫家坑51號逐漸退出了北平解放初期時的歷史舞台,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地圖信息

地址:東城隆福寺連豐胡同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