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寺溝泰山廟

連寺溝泰山廟

連寺溝泰山廟,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莊磨鎮連寺溝村,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

2016年6月6日,連寺溝泰山廟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寺溝泰山廟
  • 地理位置: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莊磨鎮連寺溝村
  • 占地面積:3800 m
  • 保護級別: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山西省人民政府
  • 編號:V—48
  • 分類號:Ⅲ—29
  • 所處時代:清
歷史沿革,建築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

歷史沿革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連寺溝泰山廟創建。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連寺溝泰山廟創建正殿。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連寺溝泰山廟重修。
鹹豐二年(1852),連寺溝泰山廟創建戲台、山門、過殿。

建築特點

  • 綜述
連寺溝泰山廟坐落於土丘之上,南低北高,建築依地勢而建,坐北向南,南北長95米,東西寬40米,占地面積為3800平方米,中軸線依次為戲台、山門、過殿、正殿,東西兩側分別為東西耳房、東西配殿及東耳殿,西耳殿殘毀不存,山門外設倒座戲台。
  • 戲台
戲台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筒板布瓦頂,前施抱廈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歇山卷棚頂。
  • 山門
山門建於高台之上,面闊三間,進深三椽,單檐懸山筒板布瓦頂,明間前檐出抱廈一間,單檐懸山筒板布瓦頂。
  • 過殿
過殿面闊三間,進深三椽,前單步梁對後三架梁通檐用三柱,前一間為敞廊,單檐懸山筒板布瓦頂,前後檐原有裝修不存,僅存檻框,前檐柱頭斗栱為一斗二升交麻葉梁頭,平身科每間一攢,後檐無斗栱,後檐明間走馬板上題“隆祀岱宗”四字。
  • 正殿
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前單步梁對後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一間為敞廊,單檐懸山筒板布瓦頂,前檐柱頭斗栱為一斗二升交麻葉梁頭,平身科每間一攢,斗栱前為一斗二升交麻葉,後尾為三幅雲,後檐無斗拱,明間六抹頭槅扇門四扇,次間為直欞窗。

文物遺存

連寺溝泰山廟記憶體碑5通,其中2通布施碑無紀年,另1通做了正殿燕窩石,其餘2通碑首為重修泰山廟記、聖帝廟碑記。

研究價值

連寺溝泰山廟依山勢而建,由南向北漸次升高,整體建築保存較為完整,原生環境未發生較大變化,存建築脊部均有題記,明確記載了建築建造時間,存的2通石碑,保存了廟院建築修繕的歷史記錄,各建築梁架等木結構基本保持原狀,過殿現存的卯口樣式為研究其原布局留下了寶貴的資料,歷史價值較高。連寺溝泰山廟戲台前檐栱眼壁板部雕刻花卉、人物、鳥獸,雕刻構圖優美,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保護措施

2016年6月6日,連寺溝泰山廟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以東配殿後檐牆和戲台東山牆為界分別向外延伸20米和15米,西以西配殿後檐牆和戲台西山牆為界分別向外延伸10米和25米,南以戲台後檐牆為界向外延伸20米,北以正殿後檐牆為界向外延伸8米,西南、東南沿建築外沿與上述邊界相交;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範圍為界,東、南、西、北各向外延伸1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