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造舟記
- 作者:許路
- 文學體裁:紀實文學
- 首版時間:2022年7月
- 字數:328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式帆船曾有悠久輝煌的歷史,技術獨特,不畏風浪,深入海洋,作商船、戰船、漁船都堅固耐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工匠的消失,古帆船漸漸成為文化遺產。《造舟記》作者許路,生於福建海邊,與古船結緣,多年來潛心挖掘、研究中式古船。他和夥伴及一眾造船師傅,歷經艱難,採用中國傳統造船法式,復原、建造了一艘明代的木帆船“太平公主號”,計畫在風力和洋流的帶動下,做一次走向世界的偉大航行。但當“太平公主號”出發航向太平洋時,發起和主持復原項目的他卻留在了岸上。從結緣、發起、研究、設計、建造、下水、航行,直到失事,該書如實記錄了這項復原壯舉的全過程,是為“造舟記”。該書不僅展現了復原古船這片嶄新的學術天地,中式帆船的航行歷史和建造技藝,一波三折的造船故事,也反映了許路個人對生命的尋覓與探索,以古船、以遠航,與海洋、與文明、與更大世界碰撞。
作品目錄
序言 | |||
辭典 | |||
第一章 詔安 從詔安到廈門港,廣州一年。 從童年到現在。自由的喚起。 | 第二章 “金華興號” “金華興號”的發現、測繪、航行。以及J24同航路航行。 從傳統帆船到現代帆船,最初的出走失敗。 | 第三章 月港 海澄、月港,出走之地,福建人的出走歷史。 | 第四章 “廈門號”“伏波II號” 以“廈門號”為主的一系列走出中國的傳統帆船,一個個出走的樣本。 |
第五章 東山、廈門、深滬、惠安、閩侯 從選材到造船,歷史的造船技藝,現在的遺存技術,文獻與田野調查。 | 第六章 海濱東區25號 回到書房,資料研習。 | 第七章 “太平公主號” 建造過程,至船舶下水。 | 第八章 完成與未完成 以個人為實驗,自由與出走的案例。 |
附錄 中式帆船術語表 “太平公主號”復原工程相關人物表 參考書目 | 插頁 插頁一 “金華興號”考析 插頁二 漳州海澄鄭氏造船圖譜解讀 插頁三 冊封舟解讀 插頁四 趕繒船解讀 插頁五 福建省外海戰船做法 插頁六 福建趕繒戰船復原三維視覺模型 |
作品鑑賞
《造舟記》是一部文體特殊的作品。它的體裁應該屬於海洋船舶民族志,但作者既有冷靜客觀的立場,也有深度的參與和強烈的感情。同時,由於該書對復原古船技術過程,包括各種材料、數據的詳細記載,它又具有科普性質,兼備民藝復興的自覺追求。這部作品之所以如此特殊,跟作者許路的身份與經歷有關。許路出生於福建詔安,海風、海景、大帆船,從小就印刻在他的腦海,即使隨著歲月移轉有時會遺忘,在某些契機的觸動下也會悄然復甦。“記憶和夢中的迷霧慢慢散開,兒時從詔安老家來的大帆船,時隔三十年後重新明晰起來。”許路希望找到一艘尚能行駛的青頭船或艍船,或是其他老式帆船,駕著它重新出海遠航。
2004年,許路跟隨湯氏家族的“金華興號”出海。“金華興號”是數千年來中國傳統帆船歷史的僅存碩果。牽風作業的活態存在、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為一個業已消逝的時代提供了獨特的歷史見證,其物質和非物質遺存都極具價值。然而,當年年底它就被變賣拆除,湯家人仿佛失去了長久以來的目標和傳統生活的方式。許路隱約有了念頭:假如新造一艘中國帆船去環球航行,會怎樣呢?在許路與夥伴們的努力下,復原項目啟動了,它的成品就是“太平公主號”。它於2008年4月13日正式開航,於2009年4月26日因外船意外撞擊而失事。圍繞“太平公主號”的資金籌備、人員調動、技術討論和實施等情況,這艘大船從想像的萌發到初步的規劃,再到每一個細節的落實,直至最後雄偉地屹立在港口,凝聚著許路這群造舟人深切的盼望和艱辛的付出。
《造舟記》以樸素的文筆翔實地記錄了這個過程,因其樸素,因其翔實,顯得真實而動人。“太平公主號”失事了,但不是失敗。從現實層面,這次外力撞擊的數據反倒更證明了船體結構的牢固程度,它的建造方案和工藝流程是珍貴的研究資料。從精神層面,“太平公主號”就像一個夢,一種理想,一次奔赴。人們可能都有類似的“造舟”願望,有些人躊躇不定,讓它一直空白;有些人果斷無畏,終讓理想實現。從文化層面,“太平公主號”是中國古代木帆船的復原和完整呈現,停留書面的研究和實踐的操作建造肯定有很大差異,只有動手去做去摸索,才能弄明白更多的問題,這是一次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存的積極搶救。
歷史在發展,技術在更新,木帆船的退出是無法避免的。“太平公主號”的製造過程,遇到了很多的技術問題,這艘船並不是完美的,在這個時代,它甚至是落後的,即使成功航行,它在速度等方面也遠遠趕不上現代的輪船。落後的是否就該被拋棄呢?這就像是幾乎所有傳統工藝的一次提問。為什麼會眷戀,對“昨日的世界”依依不捨?因為來時的路徑里藏著珍貴的回憶和鐫刻在時光里的情感。文化記憶如果在快速度里被撕裂,人們就會丟失自己的根,《造舟記》就是在努力維繫這條連線記憶的線。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2年8月12日,《造舟記》入選中國出版傳媒商報7月書單。
2022年9月1日,《造舟記》入圍9月文學報好書榜。
2022年11月9日,《造舟記》入圍中華讀書報11月推薦榜。
2023年1月5日,《造舟記》入圍2022文學報年度好書榜。
2023年1月20日,《造舟記》入圍《晶報·深港書評》2022年度十大好書。
2023年11月5日,《造舟記》獲得第二屆“鹽田海洋圖書獎”華文原創獎。
作品評價
本書復原了海洋中國的精神底色和海洋技術精英群像,已經落幕的風帆時代,被重新撩起了大幕的一角。作者用最實證主義的筆法描繪了最為浪漫的傳統帆船的海洋雄心,他用一個生產技術主義者的耐心,記錄了大量中式可航行帆船的技術細節,為中國風帆時代保留了大量的造船技術資料。(第二屆“鹽田海洋圖書獎”頒獎詞)
看許路耗費多年光陰,再造中國古代帆船的故事,以及看到他在另一艘仿古船“金華興號”上做水手的那種朝氣,不自覺會想起詩人諾獎詩人特朗斯特羅姆的詩句,在海洋漩渦中聽見“青銅時代的小號”,“黎明敲打,敲打/太陽花崗石大門,太陽噼啪”,這樣的意象充盈在許路的造船夢想里,在《造舟記》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可思議的時間與精力的付出,更可以感受到一個現代的率真的理想主義者與傳統工藝營造的相遇、糾葛乃至衝突,脫離財富的夢想成真是這個時代最奢侈的實驗之一,但是當讀者看到“太平公主號”成功啟航遠去的身影時,會再次相信我們身後的古老民族是擁有航海夢的,曾經也有許許多多個“許路”嘗試過,努力過。(《文學報》評)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造舟記》 | 2022年7月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978-7-5596-6081-7 |
作者簡介
許路,生產技術史學者,將船舶實驗考古學引入中國的先行者,趕繒船系列古籍資料研究解讀者,二十年中國帆船技術史實驗考古實踐。2006年發起和主持趕繒戰船復原工程,是“太平公主號”建造需求規格書制定人和造船工程監造人。探險家學會(THE EXPLORERS CLUB)國際會士,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