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寫長征·向北?向北!》是一件雕塑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速寫長征·向北?向北!
- 完成日期:2014年
創作背景,重要展覽,
創作背景
《速寫長征·向北?向北!》歷時6年完成創作
《速寫長征·向北?向北!》作品於2008年開始設計,2014年最終完成。為了讓作品充滿藝術魅力,洪濤曾親身體會重走長征路,從湖南湘江到貴州遵義,感受那個時代中偉人的壯烈史詩,將這種精神賦予作品中。2014年,此作品獲得第十二屆全國美展銀獎,被中國美術館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永久收藏。
針對《速寫長征·向北?向北!》,洪濤說:“藝術圈有句話,視覺藝術最有價值的部分是不能用語言替代的,正因為有些事情語言永遠不能解說,所以才有藝術。”《速寫長征·向北?向北!》的創作靈感來自長征,這次軍事行動始終都伴隨著生與死,血與火的洗禮。針對長征,人們有不同的看法,可是80多年過去了,在一切都成為了歷史和故事的現在,洪濤對人物的遭遇、結局依然抱有強烈的興趣,並試圖用藝術語言表達出來。
“歷史提供的這個舞台,讓所有的人物都有可能登台亮相,每個人都在演繹自己的角色,這些角色構成了長征這台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大劇。通過藝術創作,將事件中真實的人物融合在作品宏大的氣勢中,是我創作《速寫長征·向北?向北!》的意圖。”洪濤說。
通過創作,決策者穿過歷史走進了洪濤的作品,他對每個人物都細緻品味,每個人的氣質性格經歷全然不同,創作的過程,是洪濤與這些人進行心靈溝通、再現他們靈魂的過程,將人性與人性的衝突自然融入在眾多人物構成的宏大場面中。
洪濤在列賓美院留學時,導師庫巴索夫在專業課上常常提到音樂,說雕塑就是凝固的音樂,他的靈魂就是節奏、韻律。《速寫長征·向北?向北!》中眾多人物的排列構圖,懸浮的縹緲及靈動,都體現著音樂的韻律與節奏。為了使作品表現流暢,捨去了過多的精雕細琢,沒有過分渲染凹凸,適當寫意,注重線條的運用。這是洪濤對“舍型得似”的個人理解。
在2008年到2014年對《速寫長征·向北?向北!》6年的創作中,有幾次險些拆掉,洪濤說“這是我創作生涯中的一次長征”。
重要展覽
2020年7月1日,該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崇高的信仰——中國美術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美術作品展”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