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滿寺
- 地理位置:河南省太康縣馬廠鎮政府北側200米
- 占地面積:360 畝
- 建立時間:唐朝
- 文物級別: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滿寺位於河南省太康縣馬廠鎮政府北側200米,通滿寺始建於唐朝,唐朝名將右武候大將軍,鄂國忠武公尉遲恭公元636年正月監造,公元755年爆發天寶之亂,烽鼓不息,通滿寺毀於兵燹之禍,留數十間殘缺大殿遺址。
至正十四年(1354年),白蓮教起義領袖劉福通(1321-1366),潁州(今安徽阜陽界首市人)元末北方紅巾軍領導者。至正十四年2月劉福通修葺通滿寺,翌年劉福通擁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帝,國號“大宋”,定都亳州,建元龍鳳。他為樞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掌握軍政大權。
馬廠原名白秋集,明崇禎1641年,闖王李自成率兵三次圍攻開封,在此安營紮寨,設養馬場,養戰馬數千匹,故名馬場,後演變為馬廠。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闖王李自成重建通滿寺,重建面積達360餘畝,有大雄寶殿、藏經樓、放生池,院內蒼松翠柏,四周有圍牆環繞,四角有鐘樓,南面和大門口對面有一高閣紅牆黃瓦,房檐四角凌空欲飛。殿內諸佛金像,端坐蓮台,栩栩如生,寺內僧侶數百人。
康熙1年河南巡撫兼右副都御史彭有義修繕通滿寺,修葺後的通滿寺,殿宇更加氣派莊嚴,古色古香環境幽靜,明清兩朝數百年通滿寺香火一直很旺盛,各方信眾前來焚香拜佛絡繹不絕。
直至民國初年,風塵之變,軍閥混戰,鶴怨猿啼,命運多舛的通滿寺又毀於兵燹,僅存一荒冢遺址,冢內有五眼井地下埋有很多石碑,散失於民間共有兩枚印章,一枚劉福通監製重達六斤的和田白玉龍盤印,一枚唐朝尉遲恭監製重達五斤的釋迦牟尼佛紫金印,工藝精美絕倫堪稱無價之寶。
新中國成立後1968年文化大革命中,後陳和黃莊兩個大隊,在冢上建一所國小。
1993年馬廠鎮眾村民自發募捐重建通滿寺,在冢子西北角處建有佛堂,東西廊房和門樓共有22間房。現建有:玉皇大帝、四大天王靈霄寶殿,釋加牟尼寶殿,十二菩薩寶殿,黎山菩薩殿,泰山老母王母娘娘寶殿,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靈吉菩薩寶殿,彌勒佛祖、十八羅漢寶殿,財神、龍王、關公寶殿等
該寺的重建對於弘揚保護民族文化遺產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太康縣通滿寺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考古價值,在2006年3月和2008年9月被周口市人民政府、周口市文化局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市宗教局頒發的合法宗教活動場所,太康人民熱烈歡迎各界朋友前來馬廠鎮通滿寺參觀朝拜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