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脊獸製作技藝,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傳統技藝,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通渭縣文化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渭脊獸製作技藝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保存單位:通渭縣文化館
通渭脊獸製作技藝,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傳統技藝,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通渭縣文化館。
通渭脊獸製作技藝,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傳統技藝,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通渭縣文化館。歷史淵源通渭縣馬營鎮瓦房村是通渭脊獸製作的主要基地。自明清之期,馬營鎮已為甘肅四大名鎮之一,經濟通渭製作脊獸的歷史悠久...
早年渭源、隴西、寶雞等地拜師學藝,與陝西張德高、北京王勤等名師切磋技藝,取多家之長,生產的脊獸莊重典雅,捏制的龍、鳳、獅、馬、狻猊、魚、瞅兒、虎、鶴、鷹、鴿等脊獸,蓮、梅等植物花卉,千姿百態,妙肖有生意。其製作的脊獸廣飾於甘肅境內以及鄰境的名山寺觀及鄉紳名宦大戶人家屋宇,藝名遠揚隴上。...
有通渭小曲戲和通渭脊獸製作技藝馬營鎮傳習所各1個,在華嶺鄉有木雕、剪紙傳習所1個,在平襄鎮有通渭小曲戲、通渭影子腔傳習所1個,每個傳習所面積在60個平方以上。可供30名以上的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工作職能 1、通過各種民眾文化藝術活動,向廣大人民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和共產生義理想、道德教育。
李軍 李軍,男,漢族,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渭脊獸製作技藝傳承人。人物經歷 1992年國中畢業後,在李忠賢老師傅的指導下,學習做脊獸製作技藝。1997年開始獨立製作脊獸。現在徒弟二人,分別是李小寧、李新軍。 製作通渭馬營長川村廟脊獸,定西內官廟上脊獸。項目申報地區 定西市,通渭縣 項目級別 市(州)級
李軍紅 李軍紅,男,漢族,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渭脊獸製作技藝傳承人。人物經歷 1992年國中畢業後,在李忠賢老師傅的指導下,學習做脊獸製作技藝。1997年開始獨立製作脊獸。現在徒弟二人,分別是李小寧、李新軍。 製作通渭馬營長川村廟脊獸,定西內官廟上脊獸。項目申報地區 定西市,通渭縣 項目級別 市(州)級
李忠賢,男,漢族,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渭脊獸製作技藝傳承人。人物經歷 自幼接受伯父李向榮的指導,參與一些簡單陶塑的製作,19歲正式和伯父一道從事傳統陶塑的捏制、燒造。25歲後,吸收甘谷陶塑的製作工藝,結合祖上傳承製作方法,進行大膽創新,獨成一派。40歲後,在借鑑雕塑、繪畫藝術的基礎上創作完成了具有獨特...
李忠賢,男,漢族,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渭脊獸製作技藝傳承人。人物經歷 自幼接受伯父李向榮的指導,參與一些簡單陶塑的製作,19歲正式和伯父一道從事傳統陶塑的捏制、燒造。25歲後,吸收甘谷陶塑的製作工藝,結合祖上傳承製作方法,進行大膽創新,獨成一派。40歲後,在借鑑雕塑、繪畫藝術的基礎上創作完成了具有獨特...
王樹林 王樹林,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渭脊獸製作技藝傳承人。項目申報地區 定西市,通渭縣 項目級別 縣(市、區)級
村西北部為龍眼山,是紅壤土,是配合生產磚瓦、製作脊獸的原料之一,本村部分村民通過引進鄰村永安村的泥瓦製作技藝,走上了小康道路。植物資源 姚莊種植作物有冬小麥、洋芋、高梁、玉米、黃豆、油菜、藥材、瓜類、花椒、辣椒等。其中花卉資源極其豐富。人口民族 主體村民均為漢族,無其他少數民族。經濟概況 農業 農業...
元廢,入通渭縣(1950年秋,其地隨安遠鎮劃入今甘谷縣)。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伏羌城復為伏羌縣,屬隴西行中書省興遠路鞏昌總帥府錄事司。明仍為伏羌縣,屬陝西省承宣布政司鞏昌府。清初仍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年),分陝西省為左右布政司,左布政司駐鞏昌府。六年(1667年),又改陝西右布...
罐罐茶並不是茶的種類,是甘肅部分地區(隴南,通渭,會寧,定西,蘭州,天水市的甘谷、武山、秦州,麥積,清水縣等地區),陝西部分地區的特色傳統茶點飲食。當地農家古今相沿的一種獨特的品茗風俗習慣。主要用具就是罐子,以前的罐子是小瓦罐,現而今已經演變成小鐵罐。喝罐罐茶的時候,罐罐里倒上水在爐子上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