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真善美的教育》是2021年5月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康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向真善美的教育
- 作者:吳康寧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5月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3349007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為 “忽然想到系列”之一,偏重於“教育的激情與理智”,全書分為兩輯,*輯為不同形式的“發言”,包括作者的“致辭”“主持語”“開場白”“結束語”“祝詞”等;第二輯為不同專題的談論,包括 “人啊人……”“少年強則國強”“康德與張大嬸”“再索探”。作者視野開闊,博覽深思,文筆靈動,敘述剖析了一系列教育問題。許多問題的分析評判常逸出教育範疇,但作者又能不露痕跡地回歸教育,收放有度。有時不乏尖銳犀利,但又不失公允,讀者在較為輕鬆愉悅的閱讀中易得到啟發。
圖書目錄
自序 努力說真話1
輯
致辭
教育的精髓在於養育心靈
續思小綴:讓教師成為養育心靈的天使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道德教育研究
續思小綴:道德教育研究本身應當是道德的
以陳鶴琴精神研究陳鶴琴
續思小綴:以研究對象的精神進行研究
為什麼兒童教育研究者長壽
續思小綴:兒童教育研究者普遍顯得年輕
博士學位的含金量與學位類型無關
續思小綴:含金量普遍低下的根源在社會
為什麼要研究馬克思主義
續思小綴:區分教育研究的不同動機
這年頭,誰都不容易
續思小綴:別以為只是你自己不容易
曾經有過那樣的激情
續思小綴:喜歡昨天、今天還是明天
有緣才會來相聚
續思小綴:珍惜師生緣分與同學緣分
主 持 語
教育不能只有激情而無理智
續思小綴:缺乏理智的教育一害學生二害社會
教育研究需要接地氣
續思小綴:故弄玄虛不可取
不能“唯馬首是瞻”
續思小綴:理解教育切忌“一根筋”
既重要又不重要
續思小綴:教師認為的“重要”是否真的重要
生日的意義何在
續思小綴:生日面前人人平等
開場白和結束語
不宜自我感覺太好
續思小綴:人貴有自知之明
關公面前耍大刀
續思小綴:需要“目中無人”說真話
聰明反被聰明誤
續思小綴: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不敢“謀財害命”
續思小綴:教師很容易“謀財害命”
今天是誰的好日子
續思小綴:學生的學校生活感受因人而異
“世界”眼光不可少
續思小綴:大學首先得像大學的樣子
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將
續思小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寶藏
熱血沸騰容易頭腦發昏
續思小綴:總得有熱血沸騰的時候
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
續思小綴:學生憑什麼喜歡和教師在一起?
希望寄托在年輕人身上
續思小綴:希望寄托在所有人身上
祝詞
頑強的生命力從何而來
續思小綴:熱愛生活意味著什麼?
成績與問題大家都有份
續思小綴:我們不只是旁觀者
你我的世界各不同
續思小綴:很難真正走進他人的世界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大炮今安在?
續思小綴:在“據說”中生存
感謝馬克思
續思小綴:感謝許多人
大吃大喝的社會怎能進步?
續思小綴:大吃大喝的年代終於成為歷史
在精神家園中相聚
續思小綴:何以成為精神家園
辭舊迎新,成為朋友
續思小綴:告別過去談何容易
第二輯
人啊,人……
人之命運猶如星辰秘史
厲害了,我們的身體
學會快樂與不快樂
有的書,讀了就成文盲
為什麼不願讀馮友蘭的書
時間有什麼用?
四季斷想
疫中碎思:春天來了,夏天還會遠嗎?
從明年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向豬學習
要不要向鼠學習?
表達思想,你屬於哪種類型?
少年強則國強
說說“少年強則國強”
——“國強”隨想之一
成人強,則少年強
——“國強”隨想之二
國民強,則國強
——“國強”隨想之三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國強”?
——“國強”隨想之四
個人自由與“國強”
——“國強”隨想之五
哪有國民不富的“國強”!
——“國強”隨想之六
有了平等,“國強”才有可能
——“國強”隨想之七
談“國強”,不用避談軍事強
——“國強”隨想之八
要國強,先得精英強
——“國強”隨想之九
康德與張大嬸
康德與張大嬸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一
康德是康德,張大嬸是張大嬸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二
向張大嬸靠攏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三
兩個上帝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四
張大嬸為什麼會有那一聲吼?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五
可否向康德請教言行不一的問題?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六
康德的“命令”與張大嬸的“天地良心”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七
“無情”的道德法則與“有理有義有情”的良心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八
道德和宇宙規律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九
康德眼中的上帝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十
社會精英言行不一更麻煩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十一
“心”與“口”的關係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十二
理解康德的“至善”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十三
康德也不容易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十四
告別“康德與張大嬸”
——“康德與張大嬸”隨想之十五
再 索 探
找尋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教育科研人員必須“有膽”
以“友好方式”提供教育理論
“友好方式”的前提
“教學即兒童研究”斷想
“教學中的”兒童研究
“教育批判”之後怎么辦?
追求真正的卓越
作者簡介
吳康寧,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曾任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學科規劃組成員。主要從事教育社會學與教育基本理論的教學與研究。著有《教育社會學》《教育改革的“中國問題”》《轉向教育的背後》《假如大師在今天當老師》《重新發現教師》《重新發現大學》等,譯有《去學校化社會》《現代教育的病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