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孜巴什

通古孜巴什

通古孜巴什,原名“托古孜巴什”,維吾爾語意為“九城之首”,周圍有八座戍堡,後訛傳為“通古孜巴什”,是漢唐屯田屯兵的駐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古孜巴什
  • 地理位置:新疆新和縣
  • 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
位置概況,文物遺存,千年葡萄園,

位置概況

通古孜巴什古城位於新和縣塔木托格拉克鄉西南10公里處,北距縣城44公里,地處新和、沙雅兩縣交界的荒漠中。與它周圍的八座戍堡和其他古城比起來,通古孜巴什規模宏大,保存也較為完整,是古龜茲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遺址,整個建築呈長方形,城牆東西長在250米左右,南北寬少小一點,城牆厚約3米。即使在1000多年後的今天,很多地方依然保留有6米多高的牆垣。古城四角全部是向外伸出的垛牆或角樓,東、西牆垣外各有4個馬面建築,南牆因有較長的瓮城門建築而建有馬面3個,北牆建有2個。南北牆垣的中部各有城門一座,為瓮城形制。北瓮城門向西開,瓮城內的高台上殘存有二層城樓牆垣遺址,成為全城的制高點。南瓮城門朝東開,與北瓮城形制類似,古城出口均呈“之”字形,南門瓮城建築規模比北門瓮城略小。城內還保留有幾座房屋建築的土埠,雖然房屋早已坍塌,但土埠的形制依然讓人產生對當年那些房屋的聯想。從那些坍塌裸露的地方明顯可以看出,城牆底部都是夯築而成,而上部,很多地方是一層紅柳一層土坯壘疊而成。

文物遺存

古城內的一個大坑中,專家們曾經在那裡發現厚達一米的馬糞、谷稈、麥秸。而出土的文物有陶器、錢幣和石器。錢幣有開元通寶、建中通寶、大曆元寶等。在城內東北隅還曾發現過窖藏錢幣,一次出土就達3000餘枚,這在新疆的古城中都是非常少見的,其他如織物、鞋履、木碗以及胡麻、油餅等。
而最珍貴的,還是那張“李明達借糧契殘紙文書”和“白蘇畢梨領屯米狀”,一張是借糧文書,一張是糧倉發給屯田軍士每月糧食的記錄。據歷史記載,按規定,軍屯收穫的糧食除供自用外,剩餘皆需上繳儲存,由倉督、監倉官、屯官、監納官共同檢驗入庫。而在那些戍堡中,也已發現有儲存糧食的窖穴和盛儲穀物的大量陶瓮。
同屯墾關係密切的還有水利的經營管理,位於通古孜巴什古城東北隅的夏合吐爾遺址中就出土了興修水利、管水澆地的文書,為整個龜茲地區屯田的研究提供了具體的資料。如反映安西都護府之下設有專門管理渠堰的“掏拓所”以及主管官“掏拓使”。很顯然,它們充分說明了渭乾河流域是龜茲軍屯的重要基地。1928年,黃文弼在這一地區進行過實地調查,他結合古城遺址、古河道的分布情況,再次證明了這一地區不但是漢代屯墾區,至唐代,這裡仍然是龜茲屯墾的重要基地。

千年葡萄園

通古孜巴什遺址繼續向南,進入沙漠區域,有一座被沙漠埋藏了上千年的葡萄園,沙丘消失之後,地表上露出來的枯木亂藤中就有古代的葡萄樹,這些枯死葡萄樹的年代已經確定,它們與通古孜巴什同屬唐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