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化縣東南部一所偏僻的農村鄉鎮中心學校,始建於1936年,原名是六道溝國小。1984年更名為通化縣果松鎮中心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化縣果松鎮中心學校
- 創辦時間:1936年
- 所屬地區:吉林省通化市
- 原名:六道溝國小
- 建築面積:1684平方米
概況,發展,地圖信息,
概況
現有12個教學班,98名教職工。學校建築面積為1684平方米,占地面積為8921平方米。是通化縣首批標準化辦學達標學校。
發展
近十年來,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全面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行整體改革實驗,在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在教育、教研、教改等方面成績突出,受到國家、省、市、縣的多次表彰和獎勵,發揮了藝術教育傳統校的作用。成為通化縣國小藝術教育的視窗學校。果松鎮中心國小十幾年來,把藝術教育引進課堂,強化美育的先導作用,走“以美輔德,以美促智,以美健體,以美助勞”之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八、五”期間,學校以美育為突破口,構建了審美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把“教師美育意識在教學中的體現”作為重點研究課題,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講究教學的藝術性,做到“教態藝術美,語言藝術美,板書藝術美,情感藝術美”。全校師生普及了課間集體舞和校園大秧歌,每周一、三、五全校師生跳集體舞和校園大秧歌;每周二、四做廣播操。教師每天進行早練、晨舞,百分之百的學生參加了課外興趣小組總計十九個。學校“小天鵝”藝術演出隊多次在全省中國小藝術節文藝匯演中獲獎,成為中央教科所“中國兒童大美育研究”課題的實驗點校,並榮獲中央教科所“中國兒童大美育研究”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九、五”期間,學校再一次承擔了國家教委規劃辦美育科研課題“學校美育系統與學生審美能力發展的實驗與研究”的子課題“國小語文、音樂審美化教學”,經過三年的實驗與研究,於2001年9月通過國家驗收結題,受到專家們的好評。2002年再次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途徑與方法的實驗與研究”,經過研究與實驗,2005年6月11日,通化縣實驗區在我校召開了階段成果推廣會,推廣了我校的經驗。在走進新課程的今天,他們仍然走科研興校之路,我校教師能根據本校的實際,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鑽研教材,開發校本課程,研究如何“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現已拙見成效。我校教師先後參加了縣、市走進新課程課堂教學匯報課,受到縣、市領導和老師的好評。
果松鎮中心學校十年來,在教育教學中取得了許多成績,1991年曾被省教委評為“電化教學先進單位”;同年,被省教委命名為“藝術教育傳統校”;是年,被國家交通部評為“全國交通小衛士活動先進單位”。1993年,參加市藝術教育傳統校文藝匯演,有5個節目分別榮獲“優秀節目獎”,並被市教委評為文藝匯演“優勝單位”。1994年,被市教委評為“教育科研先進集體”。1995年,參加市舉辦的少兒書畫藝術大賽,被省少兒書畫協會通化培訓中心評為“藝術大賽先進集體”。1996年被市教委和財政局評為“辦學條件達標學校”。1998年,被省教委命名為“藝術教育特色學校”。1999年,承擔的市級實驗項目“小語作文系列化教學”實驗項目順利通過市教科所驗收。2002年,承擔的省級實驗課題“創新教育實驗與研究”順利通過省教科院驗收。另外,果松鎮中心學校十年來在教育教學中也湧現出許多先進個人。國家級優秀教師2人,省級優秀教師8人;市級優秀教師20人;市級教育科研名校長1人,名教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5人;縣級骨幹教師12人;縣級勞動模範1人。
地圖信息
位置:果紅線南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