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奔跑的夏天:我的中學時代

這個奔跑的夏天:我的中學時代

《這個奔跑的夏天:我的中學時代》的作者是裴澤霖,主要講述的是當代中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

一篇篇充滿活力的文字有如夏日驕陽下奔跑的少年,無畏無懼,奔向理想,生長是一個爆發的過程,存在還是毀滅?擁有夢想還是卑鄙苟活?爆發還是放棄?面對無數的“正確”,作者不斷從青春的視角提出問題,恰似那根“思想的蘆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這個奔跑的夏天:我的中學時代
  • 書名:這個奔跑的夏天:我的中學時代
  • 出版社:中國商務出版社
  • 頁數:348頁
  • 開本:32
  • 作者:裴澤霖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這個奔跑的夏天:我的中學時代》以近似“童語”的敘事風格,有著哲學的思辯、藝術的靈動、詩歌的精妙,娓娓講述了一個中學生的心路歷程。《窗外的樹和鳥兒》、《猜火車》、《尋覓山水間》、《敲開那扇門》、《克己復禮》、《赤羽如日》、《我的自白》、《老師,請您了解我吧》等文章。

作者簡介

裴澤霖(1996.9.27),北京四中人文實驗班學生。酷愛閱讀與寫作,勤于思辨,疑多信少。在習作《赤羽集》中談到:“‘白羽如月,赤羽如日’,……我之所以給它起這個名字,就是希望它能像太陽一樣耀眼!”在校刊《流石》中坦言“以文字撼動心靈,以胸懷包容世界”。先後有文章《論低調與張揚》《菸袋斜街》《童年的稻香》《戲如人生》《科學與信仰》《生於安逸》《距離》《當2012來臨》《蒙馬特高地上的老人》《最後的牽掛》《十四歲是這樣的》《菸袋斜街》《猜火車》等多篇文章發表在北京四中國中部校刊《踏歌行》、高中部校刊《流石》、《中學時事報》、《三十九度二》、《北京晨報》《北京日報》《東方少年》《西城文苑》《海燕》等報刊雜誌,被《三十九度二》雜誌評為“最具潛力的新星”。

媒體推薦

裴澤霖同學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感覺是:神聖的好奇心和內在的自由,即探究未知事物的強烈興趣和獨立的思考能力,而這正是創造力的源泉。——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
本書以近似“童語”的敘事風格,有著哲學的思辯、藝術的靈動、詩歌的精妙,娓娓講述了一個中學生的心路歷程,耐人尋味……——著名作家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徐貴祥
文學少年,前程似錦。這本書張顯了青春的朝氣,有思想的激辯、人生的思考,是一本中學生及其家長都值得好好讀的書。——著名詩人作家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久辛
“以文字撼動心靈,以胸懷包容世界。”這句誠懇的話,完全符合一個少年的天性,惟願他永葆這種青春的活力,在奔跑中不斷發現全新的自己。——著名文化學者于丹

名人推薦

裴澤霖同學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感覺是:神聖的好奇心和內在的自由,即探究未知事物的強烈興趣和獨立的思考能力,而這正是創造力的源泉。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
本書以近似“童語”的敘事風格,有著哲學的思辯、藝術的靈動、詩歌的情妙,娓娓講述了一個中學生的心路歷程,耐人尋味……
——著名作家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徐貴祥
文學少年,前程似錦。這本書張顯了青春的朝氣,有思想的激辯、人生的思考,是一本中學生及其家長都值得好好讀的書。
——著名詩人作家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久辛
“以文字撼動心靈,以胸懷包容世界。”這句誠懇的話,完全符合一個少午的天性,惟願他永葆這種青春的活力,在奔跑中不斷發現全新的自己。
——著名文化學者于丹

圖書目錄

窗外的樹和鳥兒
觸覺的記憶
窗外的樹和鳥兒
最後的牽掛
這個奔跑的夏天
蒙馬特高地上的老人
十四歲是這樣的
七班奇人
寫給同桌的一封信
消失
我們一起走過
有緣再相見
從相機的視窗看世界
我的“一個月”老師
他們
最後一次秋遊的狂想
原來“張飛”也繡花
距離
清明太遠
我的兩天半日教師生涯
秋雨
母愛暖在心頭
余憶童稚時
救貓記
寧靜致遠
詩意生活
童年的稻香
吃趣二則
一個小小的世界
願所有的流浪貓都有一個家

我為諾貝爾園出金點子
蝶戀花
冬天,總是最艱難的
我期待中的冬天
往事知多少
外三篇
粉色康乃馨
嘿,該起床啦
我的蝸居
我的母校
朋友?朋友!
我長大了
信念
放輕鬆
我多想得到一個吻
媽媽的茶,我難以忘懷
我從那一握中讀出了愛
猜火車
猜火車
偶遇
你不覺得這是個傷感的故事么?
戲如人生
說湖南衛視
兄弟的戰爭
思凡·雙下山
妙境奇游
謝天謝地,你來了
城南舊事
父親
美即表現
假如我們義無反顧
尋覓山水間
台灣印象
日月潭遐思
水木也清華
故宮博物院
同心·痕跡
京都
菸袋斜街
南鑼鼓巷
湘音湘情
革命者的真性情
紅旗渠水往哪兒流
少林寺和尚念起了生意經
古樸的中原
興奮疲乏困頓都是充實的一部分
江西支教前的遐想
這裡的雨是飄下來的
眼淚流下來,看得卻更清晰了
黃瓜悔過與雞蛋彌補
敲開那扇門
太陽與教堂
大家都有病
我是哈姆雷特
科學與信仰
生命之輕
人與自然
幸福的否定式
圍城
人生沒有不可能
論夢想的存在
論張揚與低調
談聰明
制度並不能決定一切
心靈的乞丐
所謂語文
愛舊
大先生阮籍
凝聚
善因善果
說“微”
一場安靜的靈魂獨行
我和我追逐的夢
生於安逸
喻其適志
雨夜雜思
月亮科普
等待
戰勝恐懼
十年
克己復禮
赤羽如日
我的自白
老師,請您了解我吧

後記

一本也許不該出的書終於出來了。不該出的原因,比如說,手裡積攢了幾個玻璃球、玩具槍之類的物件,玩心還未散盡,捨不得扔,視為珍寶,於是便攔住路人,請人家來鑑賞,這說輕了是愚陋,重些是狂妄。而又決定出,多是因為有幾篇不三不四的文章竟然印成鉛字,占據了一些報刊雜誌的寶貴篇幅,時風加市風,受前輩及同輩的鼓舞,眼看高中生活已進入尾聲,將平日文字結集出版,別無意義,只當平日的照像,無非做個記錄和紀念罷了!
我的成長經歷非常簡單,甚至單調。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沿著皇城根轉悠了十幾年,雖然遊學去過歐洲台灣湖南等地,由於交通工具先進,遠沒有行萬里路的艱難,走的近,見識自然就少。幼時養成讀書的習慣,粗讀了幾本,大部頭啃不動,經史子集又嫌古板,讀的大多雜七雜八,因此讀萬卷書一定是談不上,百卷或許還要算上教科書才夠吧。喜歡村上春樹,仰慕之餘竟然模仿,邯鄲學步,落下的毛病是命題作文總是對不上題。由此可想而知,這本書的內容一定是粗淺和幼稚的成分居多,即使有新意,也該是少年的妄想與妄為,不知天高地厚罷了。
談起寫隨筆的習慣,首先要感謝四中國中部的張蓉芳老師了。剛進入中學,擔任語文教學的張老師便讓我們堅持寫隨筆,並告訴我們“語文是真善美”。不知是老師美還是語文美,總之是緣分加機遇,我便言聽計從起來,並把我的隨筆本起名《赤羽集》,“白羽如月,赤羽如日”,希望我的作文能越寫越精彩。在以後的隨筆習作中,張蓉芳老師總是不斷給予鼓勵,甚至會在批語中寫上“頗有大家風範”的字樣。雖然張老師的批語多有“言過其實”之處,但卻鼓舞和培養了我對語文和習作的興趣。細細想來,感覺是老師和語文都很美!
生長總是痛並快樂著的。最留戀的是國小之前的童年時光,那是只有快樂而沒有痛的季節,有學習,沒目標,以童心打量世界,渾身上下的童趣,連學習也趣味橫生。由於玩心太重,連跌跤都不知痛。可惜國小太短,才聚又散,許多同學已經記不清了,就連最好的朋友張仕琪也難以見到了,是生活切換了軌跡,還是我太無情無意呢?中學的不同之處是在老師的眼裡你不再是可以無拘無束的小孩子了,要有目標守規則,老師和學生同時承載了壓力。初三畢業時我又一次體驗到了聚散離合的痛,他們,來了又走,只是短短地停留,拋給我一個又一個美好而又易碎的夢。步入高中,目標更加清晰起來,高考如影隨形地伴隨著每一天。已經步入高三,倒計時的聲音滴答滴答有節奏地響著,刺激著我的神經。關掉這催促聲的最好方法便是回憶,在整理過去的隨筆中重溫還未走遠的美好時光,這裡有與老師之間的、同學之間的、家人之間的,以及軍訓時的柳教官,台灣遊學時的林導遊和江西支教時的老奶奶……回憶是為了前行,更是紀念! 感恩是良心與良知的體驗。有幸進入北京四中這樣一所有著一流辦學理念和優良傳統的百年老校是我一生的榮幸。感謝劉長銘校長、常菁副校長,感謝袁海萍、徐雁、黃春、王凱、魏鑫、張蓉芳、楊利軍等老師們給予的多年教育和培養,感謝所有對我給予過幫助的人。
2013年10月

序言

十七歲是青春的花季,也是爆發的時節。“就像春天河面開始解凍,河水逐漸開始流淌,到了夏天開始奔涌一樣,我也要在夏天奔跑。”試想,如果沒有絕佳的理由和上等的誘惑,有誰會在夏日裡去奔跑呢?而本書作者裴澤霖同學卻說:奔跑本身就是一種意義。
面對各種升學的壓力和功利性的高考應試教育,中學生難免會變成學習的機器和分數的符號,那種特有的本真與活力很容易從青春剝離。由於現實的原因,他們往往不再奔跑,甚至不會跑,更不用說夏日的奔跑了,取而代之的則是躲進教室和檯燈下爭分奪秒去了。作者作為四中人文實驗班的學生,從國中開始便養成了寫隨筆的習慣而且堅持,並積極參加到學校田徑隊的日常訓練之中,學習之餘,每天奔跑在學校的田徑場上。這種奔跑,是身體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作者隨筆的內容是隨意的和即興的,本真率性,沒有程式化功利性的痕跡,雖顯稚嫩,倒也清新。作者不斷以青春的視角對原初和終極乃至正確進行發問和猜想。雖然未獲真理,卻也津津有味,情趣橫生,這對當下中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的。裴澤霖同學在四中《流石》雜誌上坦言:“以文字撼動心靈,以胸懷包容世界。”這句誠懇的話,完全符合一個少年的天性,惟願他永葆這種青春的活力,在奔跑中不斷發現全新的自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