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江湖(中國戰國時期哲學家莊子的哲學用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逍遙江湖,中國戰國時期哲學家莊子的哲學用語,指一種個人精神絕對自由的境界。《莊子·逍遙遊》集中闡述了這一思想。

莊子認為:真正的逍遙在於任其自然。小鳩、大鵬以至列子御風而行都是各有所待,都是有條件的,所以都不是絕對的逍遙。“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只有憑藉天地的正道,駕御陰、陽、風、雨、晦、明六氣的變化,以遨遊於無窮者,才是無所待的至人。至人無我、無為、無名,與天道一體,達到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就有了絕對的自由。至人是莊子的理想人格,逍遙遊是莊子哲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二者其實是神秘主義者的幻覺。後人對《逍遙遊》有不同解釋。魏晉玄學家向秀、郭象認為逍遙可分為無待(聖人)與有待(常人),一切有待的物(包括人類)只要安於性分即是逍遙,說“夫大鵬之上九萬尺,之起榆枋,小大雖差,各任其性,苟當其分,逍遙一也”。東晉名僧支遁(314~366)不同意這種解釋,他說:“夫桀跖以殘害為性,若適性為得者,彼亦逍遙矣。”認為逍遙是精神“玄感不為”,應變無窮,只有無待的至人才能做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