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物流規劃體系及其補償控制問題研究的作者是吳剛,導師是晏啟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逆向物流規劃體系及其補償控制問題研究
- 作者:吳剛
- 導師:晏啟鵬指導
- 學科專業: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8
- 關鍵字:物流 經濟規劃 物資管理 廢品回收
- 館藏號:F252
- 館藏目錄:2009\F252\3
中文摘要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指導下,本論文運用系統分析的思想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從規劃的框架體系、規劃客體(即廢舊產品)、規劃參與主體、規劃客體的規範回收、規劃後評價等方面,圍繞實現再生資源、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三者之間協調發展的基礎理論,重點研究了逆向物流規劃體系及其補償控制問題。 本論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從逆向物流規劃、逆向物流生產運作、逆向物流運作機制3個方面,回顧並分析了逆向物流研究的進展及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對逆向物流運作機制研究的系統分析尚屬首次。 (2)根據逆向物流及逆向物流規劃的特徵,構建了基於補償—遞階—反饋控制的逆向物流規劃體系。該體系中,逆向物流規劃包括的3個子系統同時受5個補償裝置激發的補償控制系統、遞階控制系統和2級反饋控制系統控制;並得出了它們之間的信息傳遞、反饋及控制機制。 (3)針對逆向物流規劃的客體,即廢舊產品進行了聚類研究。構建並優選了廢舊產品聚類指標,通過對廢舊產品和國內外逆向物流研究和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了16個聚類指標,通過優選最後確定了9個指標。對4種聚類方法得到的不同聚類結果,首次提出聚類效果測度係數的方法,並用該方法對其進行評價和分析,提高了聚類結果的可靠性。 (4)研究了逆向物流規劃參與主體的範圍及其作用機制。對逆向物流交易的治理結構研究表明,該結構中最主要的參與主體是逆向物流的委託企業、逆向物流代理企業、政府。另外,雖然消費者與交易治理結構的選擇無直接聯繫,但他也是重要的參與主體之一。基於交易費用理論研究證實,雖然外包將增加交易費用,但它有助於發揮規模經濟優勢,弱化資產專用性和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增強外包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 “雙贏”的合作競爭趨勢以及二者的共同作用,能夠抑制靜態條件下逆向物流市場交易的費用效率因素的影響作用,促進逆向物流朝著外包方向發展。另一方面,自營逆向物流又存在不可避免的問題。因此,基於外包的委託—代理模式無疑將成為逆向物流發展趨勢,以此為基礎建立了逆向物流外包雙方價值取向及其激勵機制的分析框架。與完全信息條件下的逆向物流委託—代理模型相比,不完全信息條件下的委託—代理模型不能實現帕累托最優,且代理人的分享份額和承擔的風險都增加了。進一步分析發現,假如委託人此時將對照變數寫進激勵契約,則可以在提高代理人剩餘份額分享比例的同時,促進代理人通過生產性努力來降低風險。實證分析還表明,逆向物流委託—代理模型不僅可以較好的解釋和說明當前國內外幾種典型逆向物流實施模式的特點、實施效果及問題,還能據此建立逆向物流外包激勵機制、探索逆向物流外包發展模式。最後,對政府管制理論分析表明,激勵性管制和協商性管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傳統管制的局限性。在逆向物流領域,它們對降低逆向物流管制成本、提高逆向物流管制效果尤其重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政府逆向物流管制應注意實施分類管制,提升管制效果;促進逆向物流社會化、專業化的兩個問題。 (5)系統研究了逆向物流規劃客體的數量仿真及其控制策略問題。基於統計數據,以廢舊電視機為例,建立了廢舊電子產品系統動力學模型。該模型由經濟子系統、電視機在用子系統、一次使用廢電視機、二次使用廢電視機形成子系統等四大子系統構成,形成11個一階反饋環、9個二階反饋環和5個三階反饋環,這25個反饋環中負反饋環9個,正反饋環16個。構建了該模型的流程圖和方程,並進行參數估計。通過仿真分析,得出以發展經濟為主要目標的發展型模式、以廢電視機控制為重要目標的抑制型模式和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目標的協調型模式。經比較認為,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目標的協調型模式是實現廢舊電子產品控制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模式。 (6)規範回收是本研究引入的一個重要概念,廢舊產品能否進入所規劃的逆向物流系統是衡量逆向物流規劃效果的重要指標。以家庭為基礎,運用博弈理論研究了EPR下逆向物流實施模式及廢舊產品的規範回收策略。基於博弈論研究認為,廢舊產品規範回收面臨著公共資源悲劇。從理論上看,通過引入懲罰機制可以弱化這一悲劇。但監督博弈分析證實,該機制在實踐中並不可行。同時,公共資源悲劇理論也表明,國外EPR的3種實施模式,即EPR資金分別來自生產商、消費者和靠OEM〓自發實施回收再生在國內都難以套用。同時,基於博弈論方法研究了家庭廢舊產品規範回收的決策問題,並以柯布—道格拉斯函式作為效用函式對該問題進行了實證分析。在此基礎上,得出了10個推論,根據推論給出了廢舊產品規範回收策略。 (7)建立了逆向物流規劃後評價的研究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