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謝疊山先生北行

《送謝疊山先生北行》是元代王奕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勉勵友人謝枋得堅持到底,為宋爭光,殺身成仁,死得其所,以諸葛亮和屈原為楷模,不能對元朝降身屈節。最後兩句形象地概括了中國古代忠臣義士的生死觀,也是詩人自己的生命準則。全詩沉痛蒼涼,感人至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謝疊山先生北行
  • 作者:王奕
  • 創作年代:元代
  • 出處:《宋詩紀事》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送謝疊山先生北行
皇天久矣眼垂青,盼盼先生此一行。
遺表不隨諸葛死,離騷長伴屈原清。
兩生無補秦興廢,一出仍關魯重輕。
白骨青山如得所,何須兒女哭清明。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皇天:對天的尊稱。
②垂青:古人稱黑眼球為青眼。以青眼相看,比喻受到重視或優待。
③盼盼:盼了又盼,喻期待的殷勤。
④遺表: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表示為興復蜀漢事業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來他人雖死了,但《出師表》中反映的那種精神卻是代代相傳。
⑤離騷:屈原的一首政治抒情長詩,詩中抒寫了他的清風亮節,屈原死後,《離騷》的影響更大。
⑥兩生:秦朝滅亡後,劉邦招魯人叔孫通制定禮儀制度。叔孫通回魯地,找助手,有兩位儒生為表達對秦朝的忠貞,拒絕徵召。叔孫通認為他們的行為對秦朝的興廢根本不起作用,當然這對保持魯地人的名節聲望是有好處的,如果他們全都出來,連叔孫通在內的魯地人就會被人看不起。
⑦得所:得到合適的處所。這裡指死得其所。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皇天已經很久沒有重視過我,殷勤的盼望著先生能夠北歸。
《出師表》沒有隨著諸葛亮的死亡而消失,《離騷》這篇巨作伴隨著屈原清風亮節而長存天壤。
魯兩生的行為對秦朝的興廢是不起什麼作用的,但只要一出來就關係到魯地的聲望的輕重。
死後的白骨放在青山之中,又何須兒女在清明時祭奠。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王奕用來贈送鄉人謝枋得被迫北上時的送行詩,意在勉勵謝枋得要愛護名節,忠貞到底。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皇天久矣眼垂青,盼盼先生此一行。”繼謝枋得原詩末聯“南八男兒終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的詩意,而加以深拓。第一句說謝枋得在南宋滅亡之後,長期隱居,兩次拒絕元朝招聘之命,鐵骨錚錚,受到皇天的“垂青”。詩里的內在涵義是說謝枋得的人格已經受到天帝的長期眷賞,應當繼續堅持下去,不負蒼天。第二句表明作者的期望。“盼盼”這個疊詞透露出作者股切期待的心情。
頷聯“遺表不隨諸葛死,離騷長伴屈原清”用兩位古人的事跡進行勸勉。諸葛亮在《出師表》里表明自己對蜀漢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他人雖死而《出師表》沒有隨他死去,而永遠傳於人間。屈原在他的《離騷》巨作里,反覆陳述了他對楚國的忠貞不二之情,到後來他寧願自沉汨羅,下從彭鹹,也不肯同流合污;《離騷》這篇巨作伴隨著屈原清風亮節而長存天壤。言外之意很清楚,就是希望對方以諸葛亮和屈原為楷模,不能對元朝降身屈節。
頸聯“兩生無補秦興廢,一出仍關魯重輕。”用的是魯地兩儒生的典故。詩里用這個典故的意思是說,魯兩生的行為對秦朝的興廢是不起什麼作用的,但只要一出來就關係到魯地的聲望的輕重,不出則重,一出則輕。這裡用來比喻謝枋得到大都去關係到宋王朝的聲譽,應當堅持到底,為已經滅亡的宋朝爭光。這個典故用得貼切而含意深厚,對於謝枋得來說,是精神上的鼓勵,也是懇切的忠告:千萬不能失節啊!
尾聯“白骨青山如得所,何須兒女哭清明。”兩句勉勵對方寧殺身以成仁,勿求生以傷義,青山處處,可埋白骨,只要死得其所,自足不朽,何須彝身故鄉,贏得了兒女們清明時節的哭聲。這兩句是全詩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詩的警句。它形象地概括了中國古代忠臣義士的生死觀,也是詩人自己的生死觀。較之“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情意尤為深厚,幾可與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爭輝。謝枋得到大都後,終於不負平生之志,從容死義。他是不朽的,這首送行詩可與他的不朽業績並傳。
這首詩寫得凜然有正氣,而且寫得沉鬱感人。所用諸葛亮、屈原、魯兩生之典,也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特別是末聯“白骨青山如得所,何須兒女哭清明”更值得人們玩味、嘆息,是全詩的警句,形象地概括了中國古代忠臣義士以身殉節的生死觀。

名家點評

山東省古代文學研究會理事、曾子研究會副會長徐傳武中國文學名篇鑑賞》:這首詩是作者“以宋之遺民自居”的產物,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還是有不少可取之處的。

作者簡介

王奕,生卒年不詳。字伯敬,號斗山,玉山(今屬江西)人。宋末前後在世。入元,特補玉山教諭。有《東行斐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