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洞獨柱鼓樓

述洞獨柱鼓樓

述洞獨柱鼓樓,又名現星樓,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述洞下寨,復建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

述洞獨柱鼓樓坐北朝南,為四角七層密檐攢尖頂木結構塔式建築,平面呈正方形,占地面積55.3平方米,台基為毛石所砌。述洞獨柱鼓樓以一根貫通上下的中心柱做骨幹,四面立12根檐柱,檐柱上下以額枋及地腳枋連線,構成外環柱。四根檐柱與中心柱之間以梁連線,構成第一層十字交叉梁,其上以瓜柱及梁、枋構成半屋架。第六檐上部裝有能開關的木窗。樓冠檐下飾如意斗拱。樓冠頂部為樓剎,剎身為陶罐仰俯扣合而成,形如寶珠,剎座為古鐘形。述洞獨柱鼓樓保留了中國高層木構塔式建築的早期做法,可謂“時代不早、手法古老”,體現了侗族鼓樓在中國建築史上的成就,是研究中國建築技術史的寶貴實例,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2013年5月,述洞獨柱鼓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述洞獨柱鼓樓
  • 地理位置: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述洞下寨
  • 所處時代:1922年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1899-5-292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建築特點,文物遺存,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所獲榮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明崇禎九年(1636年),由述洞當時工匠楊正儒掌墨建述洞獨柱鼓樓。
民國十一年(1922年),由述洞人掌墨師楊錫珍按原樣重建述洞獨柱鼓樓。
2018年,述洞獨柱鼓樓文物保護設施項目啟動實施。

建築格局

述洞獨柱鼓樓,又名現星樓,位於黎平縣岩洞鎮述洞村述洞下寨,因使用類似中國早期木結構通心柱做法,習稱“獨柱鼓樓”。鼓樓坐北朝南,為四角七層密檐攢尖頂木結構塔式建築,平面呈正方形,占地面積55.3平方米,面闊、進深均為6.45米,通高15.6米,台基為毛石所砌,高約0.3米。

建築特點

述洞獨柱鼓樓結構特點是以一根貫通上下的中心柱做骨幹,四面立12根檐柱,每面二間三柱,檐柱上下以額枋及地腳枋連線,構成外環柱。四根檐柱與中心柱之間以梁連線,構成第一層十字交叉梁,其上以瓜柱及梁、枋構成半屋架。此屋架除利用挑檐枋的槓桿作用分擔一部分荷載外,主要靠十字交叉樑上的抹角梁承重。八品半屋架之間以本枋連線,從而形成以中心柱為骨幹的木構架整體。在第四層十字交叉樑上裝樓枕,上鋪樓板,為懸掛木鼓的處所。第六檐上部裝有能開關的木窗。樓冠檐下飾如意斗拱。樓冠頂部為樓剎,高約4米,剎身為陶罐仰俯扣合而成,形如寶珠,剎座為古鐘形。基座部分覆0.4米及0.54米口徑的鐵鍋二口,並以油灰抿實,防止雨水下漏。
述洞獨柱鼓樓
述洞獨柱鼓樓
述洞獨柱鼓樓底層的西南角設直徑1.4米的圓形火塘。樓門設在南邊中檐柱東側,在中檐柱與東角檐柱之間立有一柱,作為門的支柱。門兩側柱外各斜向挑出一望柱,形成簡單的八字門。其他7根檐柱外側均挑出一根吊柱,吊柱間以木枋連結,木枋間橫裝木板,成為底層的欄板及坐凳靠背。檐柱與吊柱之間設坐凳,高約0.5米,寬約0.45米。
述洞獨柱鼓樓
述洞獨柱鼓樓

文物遺存

述洞獨柱鼓樓縱、橫中軸線上的4根檐柱內側的第一根瓜柱製作成垂蓮柱,作為樓內裝飾。其中西側的垂蓮頭為長方形,刻有“天官賜福”四字。

文物價值

述洞獨柱鼓樓建在寨中心,是侗族村民聚眾議事、執行鄉規民約、擊鼓報信、交誼歌舞、擺鼓聊天、迎送賓客、舉行祭祀儀式和盛大活動等的場所。以鼓樓為中心的公共建築文化體系,是侗族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物質載體。述洞鼓樓以中心為骨幹的結構形式,是侗族地區唯一使用“通心柱”做法的侗族鼓樓,被譽為現存“鼓樓之宗”,其保留了中國高層木構塔式建築的早期做法,可謂“時代不早、手法古老”,體現了侗族鼓樓在中國建築史上的成就,是研究中國建築技術史的寶貴實例,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述洞獨柱鼓樓
述洞獨柱鼓樓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述洞獨柱鼓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獲榮譽

2001年1月15日,述洞獨柱鼓樓被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述洞獨柱鼓樓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述洞下寨。
述洞獨柱鼓樓

交通信息

自駕:自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述洞獨柱鼓樓,路程約41千米,用時約74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