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特勒,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迪斯特勒
- 國籍:德國
- 職業:作曲家、管風琴家
- 代表作品:《德國眾讚歌彌撒》、《52首經文曲》、《基督光明如晝》
1927—1931年在萊比錫音樂學院學指揮、鋼琴,後從H·格拉勃納學作曲,從G·拉明學管風琴。1929年起在該院教崇拜儀式管風琴演奏法的胡格納對他影響甚大。格拉勃納教法源於雷曼的對位法教法,因而也源於新教徒的眾讚歌。迪氏虔誠而敏感,對不同影響兼收並蓄並很快加以發展。K·斯特勞比指揮的聖托馬斯聖詩班表演使他熟悉新作品和16、17世紀音樂,而萊比錫的巴赫傳統研究所前聖詩班的指揮工作,及許茨的音樂對他大有啟發。任呂倍克雅可布教堂管風琴師後,寫了大量聲樂作品,並與布魯諾·格魯斯尼亞成功合作,還主持兒童聖詩班、指導雅可布教堂歌手,創作了他的大部分聖歌作品。1933年在柏林斯潘道教會音樂學校任教,先後創作了仿許茨風格的教堂唱詩班經文歌,其中 《死之舞》表現了鮮明的個人風格。1935年後,納粹敵視教會,他轉到斯圖加特高等音樂學校任教,與同事們團結一致對抗納粹的敵視。1938年他的作品在杜塞多夫音樂節上演出,由於G·馬斯茲幫助,倖免被指責為“頹廢藝術”。1939年格拉茲德國眾讚歌音樂節上,演唱了他的合唱曲目,大獲成功。1942年任柏林大教堂聖詩班及國家合唱團總監,由於納粹迫害,加以身心負擔過重而自伐去世。他的作品的基礎是對古老形式體裁的重新發現,其高效果的詞語繪畫是從許茨的音樂演變,其聲樂的節奏與和聲的自由超過其範本,因為它創造了純個人風格,此風格戰後由其國內外合唱團推廣,激發了更多的創新之作。其管風琴作品創新之處來自為巴羅克時期管風琴寫的作品。其聲樂與管風琴作品以基調性背景富於想像的節奏與和聲而獨具特色。作品有《德國眾讚歌彌撒》 (1931) 、《耶穌降臨音樂》 (童聲合唱) (1931) 、《52首經文曲》 (1933) 、《基督光明如晝》 (合唱) (1933) 、《三首兒童眾贊經文曲》 (1933) 、《眾讚歌彌撒》 (獨唱、合唱)(1933) 、《聖誕節》 (合唱) (1933) 、《感謝上帝帶來光明》 (合唱) (1941) 、《教堂合唱音樂》(1934—6,1941) 、《禮拜節目》 (合唱) (1933—35) 、《三首教堂協奏曲》 (管風琴) (1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