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鄰晚型星系中恆星反饋和活動星系核反饋的研究

近鄰晚型星系中恆星反饋和活動星系核反饋的研究

《近鄰晚型星系中恆星反饋和活動星系核反饋的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王俊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鄰晚型星系中恆星反饋和活動星系核反饋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俊峰
  • 依託單位:廈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目前較為普遍接受的觀點認為,來自恆星形成活動和中心黑洞活動的反饋機制在星系形成和演化過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為了更好的理解由恆星形成、活動星系核(AGN)驅動的星際介質及能量的流動,對含有大部分能量和金屬元素的高溫氣體的物理性質和結構的了解亟待提高。我們將加強對恆星形成率較低(相對星暴星系而言)的晚型星系中熱氣體的觀測研究。通過空間分解的X射線光譜研究,結合多波段觀測和數值模擬,我們將(1)探尋熱星際介質的產生機制和星系特性的關聯;(2)評估可能來自AGN外流、噴流激波加熱的貢獻;(3)更好的理解併合星系周圍熱氣體暈的起源,量化來自恆星形成活動和來自中心黑洞活動的能量注入。

結題摘要

晚型星系中熱星際介質的圖像還十分不清晰和完整。為了更好的理解熱氣體的起源,以及產生機制與星系特性的關聯,我們加強了對恆星形成率低端星系的觀測,區分不同AGN宿主星系中X射線的輻射機制,分辨可能來自噴流激波加熱的貢獻,評估AGN外流反饋效率和對熱星際介質的影響,更好的理解併合星系周圍熱氣體暈的起源,量化恆星形成活動和中心黑洞活動的貢獻,初步探索在星系演化中熱氣體的重要性。以NGC5252的延展X射線輻射氣體為例,我們獲得了更多關於這類系統演化的細節,除了kpc尺度X射線發射和光學窄線區高度一致外,我們在X射線圖像上發現了在20kpc尺度上的雙錐和弧形形態氣體。利用碰撞電離的熱氣體和光致電離的模型擬合,結果顯示主要是中心活動星系核的光致電離主導。在不同電子密度徑向輪廓分布的假設下,我們發現對中心黑洞過去的活動可以有比較合理的限制。在綜合這些研究結果後,我們對星系中質量-能量循環的控制機制確立了更深入研究的對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