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兩種

近代史兩種

《近代史兩種》是1996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旭麓。

基本介紹

  • 書名:近代史兩種
  • 作者:陳旭麓
  • ISBN:9787561716274
  • 頁數:611
  • 定價:35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6.12
  • 裝幀:精裝
  • 叢書:陳旭麓文集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文集系陳旭麓先生近半個世紀文字生涯的結晶,共分四卷:第一卷為專著,收入先生50年代初撰寫的《辛亥革命》和晚年精心構思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兩部著作;第二、三卷為學術論文,收入先生在各個時期有代表性的學術論著,首列歷史(主要是近代史)總論,以下依次為學術專題、人物研究、史學理論與方法;第四卷為雜著,包括時論、隨感、序評、散文、詩詞及書信。書後附錄了《陳旭麓先生傳略》、《陳旭麓先生著述系年》、《陳旭麓先生主編書目》和本書的《人名書名索引》。
本文集收入的論著及浮想錄大體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陳旭麓學術文存》為準,但略有拓展,增加了若干篇新近發現或整理的文章,如《大夏大學內遷十年紀事》、《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若干問題》、《盛宣懷傳略》、《一與多 體與用》、《上海學芻議》等。
收入本文集的著作和文章,一般在篇末註明發表時間。書信則以人為單位,按寫信時間先後排列;各人之先後,一般按所蒐集到的先生致每人第一封信的時間先後排列。個別性質相同或關係密切者,排在一起。各信儘量考定其具體時間,並填在信末,用括弧標出。為了便於讀者查閱,在各信前加了序號。有些無關緊要的內容,則作了適當的刪節。

作者簡介

陳旭麓(1918~1988),湖南省湘鄉縣(今雙峰縣)人。初名修祿。1918年3月31日生於湘鄉縣鎖石鎮白元灣村。幼年在家鄉國小、蒙館、私塾習舊學。1934年秋赴長沙入孔道國學專科學校。1938年入戰時內遷途經長沙至貴陽的大夏大學歷史社會系。在校期間因其成績優異而於1941年9月被貴陽文通書局聘為兼職編輯幹事,1942年1月又被聘為大夏大學附中歷史教員。1943年春畢業,先後任教於湘鄉私立起陸中學、重慶贛江中學。抗戰勝利後,參與大夏大學回遷上海的工作,任校長室秘書。1946年冬受聘大夏大學講授中國通史,歷任講師、副教授,1949年2月起兼任聖約翰大學教授。其間加入中共外圍組織上海大學教授聯誼會,投身民主運動,寫了《目擊者》、《吊“北京人”》、《戊戌維新論》等政論文和政治性很強的學術文章。
1951年高校院系調整,大夏大學和光華大學合併,籌建華東師範大學,陳先生為籌備委員會委員。華東師大成立後,先後任歷史系副主任、中國近代史研究室主任、學校副教務長等職。其間,陳先生一面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中國通史、中國近代史、社會發展史等課程,一面從事研究著述。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共發表論著50餘篇(種),比如專著《論歷史人物評價問題》、《辛亥革命》(這是新中國第一本辛亥革命史專著)以及論文《階級觀點與歷史觀點的統一》、《論梁桂芬的思想》、《論五四初期的新文化運動》、《論宋教仁》(這是史學界第一篇科學地評價宋教仁的論文)等均分析精闢。1959年~1961年陳先生由教育部借調到北京編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史》,與李新、孫思白、彭明、蔡尚思等四位主編共同被稱為“八角亭學派”。該書出版後被列為全國高等院校指定教材,1985年獲國家教委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文革期間,被調至復旦大學,主持編寫《中國近代史叢書》(該叢書出版後被譯成英、日、俄數種文字在國外出版)和章太炎著作編注及盛宣懷未刊檔案史料的整理工作。
1978年回華東師大歷史系。他以新陳代謝為命題,研究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遷,寫了一批影響頗著的論文,如《中國近代史上的愛國與賣國》、《中國近代史上的革命與改良》、《論“中體西用”》、《關於近代史線索的思考》以及《農民起義和人口問題》、《軍閥與近代中國社會》、《秘密會黨與中國社會》等。1984年論文選輯《近代史思辨錄》出版,該書獲上海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其間還先後招收了7屆研究生,主持編寫了一系列著作,有《近代中國八十年》、《五四以來政派及其思想》、《中國革命史教程》、《中國近代史》、《五四後三十年》。還有《辭海˙近代史部分》、《中國近代史詞典》、《中國名人辭典˙近代部分》、《中華民國史詞典》以及《宋教仁集》、《盛宣懷檔案史料選輯》、《孫中山集外集》等。還主編了《中國近代史叢書》。
1988年12月1日在上海病逝,終年70歲。他的遺稿經其學生、家屬整理成《陳旭麓文集》(共4卷),1997年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陳先生生前還擔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副理事長、上海中山學社副社長、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交流中心副主席、上海地方史志研究會副會長。

目錄

第一卷 近代史兩種
辛亥革命
第一章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的漸次形成
第二章 同盟會的成立及其鬥爭
第三章 辛亥革命前夜社會矛盾的尖銳化
第四章 辛亥革命的迅速勝利
第五章 反革命的進攻與革命的取消
結論
後記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第一章 漫長的封建社會
第一章 東方與西方
第三章 由盛轉衰的清王朝
第四章 炮口下的震撼
第五章 天國的悲喜劇
第六章 十二年之後
第七章 近代化一小步
第八章 城鄉社會在演變
第九章 日本衝來了
第十章 變與不變的哲學
第十一章 庚子與辛丑
第十二章 歐風美雨馳而東
第十三章 假維新中的真改革
第十四章 “中等社會”
第十五章 變革中的兩大動力
第十六章 民變與革命
第十七章 “揖美追歐,舊邦新造’
第十八章 山重水複
第十九章 新文化運動
第二十章 歷史的選擇
附錄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第二卷 思辨留蹤(上)
歷史總論
關於中國近代史線索的思考
中國近代學論略
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年限問題
中國近代史上的愛國主義
中國近代史上的愛國與賣國
中國近代史上的革命與改良
近代階級與歷史步伐
論革命派與立憲派的同一性
一與多 體與用
略論演化中的中國近代文化
軍事與近代化
對於中國革命史的懸想
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若干問題
略論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
中國社會史研究縱橫談
秘密會黨與中國社會
會黨與中國革命
軍閥與近代中國社會
農民起義與人口問題
歷史·傳統 現代化
傳統·啟蒙·中國化
學術專題
論“中體西用”
辨“夷”、“洋’
對洋務與洋務派進一解
戊戌變法
戊戌維新論
戊戌時期維新派的社會觀——群學
日本的明治維新與中國的戊戌維新為何一成一敗
“戊戌”與啟蒙
“神道”與“聖道”
《國民日日報》評述
辛亥革命史的分期和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清末的新軍與辛亥革命
清末革命黨人的紀年
民國的歷史與歷史的民國(論綱)
“五四”前夜的政治思想逆流
論“五四”初期的新文化運動
論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歷史必然性
台灣建省與洋務派
“小我”與祖國這個“大我”是一體
說“海派”
上海租界與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
上海學芻議
大夏大學內遷十年紀事
附錄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第三卷 思辨留蹤(下)
第四卷 浮想偶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