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師橋位於鎮海區蛟川街道迎周村,始建於清初,橋址原為古渡口,村民往來均憑一葉扁舟,風雨飄搖。相傳村中有士林義塾,教書育人,惠澤鄉里。其中學子學業有成,發達後榮歸故里,出資建橋,以免師生平日擺渡之苦,並以迎師之意,感念師恩,而自己堅辭立碑表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迎師橋
- 位置:鎮海區蛟川街道迎周村
- 始建:清初
- 重建:1992年
發展歷史,現狀,
發展歷史
據史料記載,光緒八年(1882)民間集資重修迎師橋,為單孔石板梁橋,橫跨中大河,呈南北走向,橋面由4塊長條青石樑板組成,橋長13米,寬2米,可容馬車通行,設雙面橋欄,兩側鐫刻迎師橋名,古樸雅致。以松木打樁,條石乾砌墩台,為保證橋身重心,墩台厚實前伸河床,堅固美觀。
明清時期,鎮海以驛道為基礎,發展縣鄉道路網路,由於迎師橋互通南北,交通便利,逐漸形成四鄉官道。路基多為古代江塘,沿中大河鋪設石板路面,寬約2米,附近俞范、後施村民皆取道迎師橋來往寧波。橋上熙熙攘攘,人流不息。
1941年春,日寇進犯鎮海,沿中大河,經迎師橋、大市堰進攻妙勝市。為阻滯日軍,守軍被迫將橋樑炸毀,憑河阻擊,血染中大河,繁華的迎師橋毀於一旦,抗戰勝利後僅餘獨塊梁板。當年迎師橋迎來送往飽學之士,為拒日寇於橋下,寧為玉碎,柔美的江南水鄉瞬間變得強悍凜冽。
1965年在鎮海水利部門牽頭下重修迎師橋,考慮中大河水路運輸迅速發展,橋身改為拱形,以方便船隻通行,用鋼軌架梁,鋼筋水泥鋪成,如初雲出月,長虹臥波,水光橋影,清澈明淨。上世紀80年代,隨著鎮海公路業的四通八達,古老的航運業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1992年重建,恢復梁式橋舊貌。
現狀
迎師橋雖然歷史上幾經修建,但崇師耕讀傳統深入人心。前有義塾,後擴建士林學堂。迎師橋書香之地,鄉民敬教勸學,興賢育才,學風濃厚,幾百年來文士學者輩出。
現在蛟川街道新農村建設中,村里民居已大多拆遷,政府部門卻把迎師古橋完整地保存下來,掩映在碧波秀水之間,歷經歲月滄桑,與古老的鄉村文化底蘊一脈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