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藝節水技術研究與套用

農藝節水技術研究與套用

《農藝節水技術研究與套用》針對節水農業高效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對雨水利用關鍵技術、抗旱保水劑套用技術及增產增效機理、不同作物耗水特徵與需水指標體系、水肥耦合技術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與套用。可供從事旱作農業、節水農業、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閱讀參考,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農藝節水技術研究與套用
  • 出版社:黃河水利出版社
  • 頁數:279頁
  • 開本:16
  • 品牌:黃河水利出版社
  • 作者:武繼承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6218877, 7806218874
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保水劑套用技術研究與套用
不同水分條件下保水劑對小麥產量和水分利用的影響
不同保水劑用量對旱地小麥增產效應及降水利用的影響
不同保水劑玉米耐旱性試驗研究
保水劑穴施對紅薯增產效應的影響
秸稈覆蓋和保水劑施用對小麥玉米兩熟制水分利用的影響
營養型抗旱保水球增產效應試驗研究
營養型抗旱保水球配方研製及製造工藝
不同技術措施對降水利用和土壤養分的影響

第二部分 保水劑增產增效機理研究
保水劑對土壤性質及土壤微生物影響的研究進展
不同保水措施對小麥幼苗抗旱性的影響
保水劑在農業上的套用進展及發展趨勢
保水劑對作物生理生態特性的影響研究進展
農業生產中保水劑經濟有效需求量及其影響因子分析
沃特多功能保水劑保水性能研究
PAM的土壤保水性能研究
施用不同保水劑對土壤水分變化的影響研究

第三部分 作物耗水特徵及需水指標研究
不同補灌量對小麥產量和灌水利用的影響研究
作物需水量研究進展
小麥生育期不同保水措施土壤水分變化研究
冬小麥耗水特性及其生理生態特徵的研究進展
限量灌溉對冬小麥農藝性狀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河南主栽小麥品種葉綠素含量的變化特徵研究
小麥抗旱性生理生態研究進展
河南丘陵旱地冬小麥田土壤水分變化動態特徵研究
原狀土柱模擬條件下作物耗水量研究
旱地一年兩熟制條件下作物階段耗水規律研究
不同生育期限量灌溉對冬小麥產量和水分利用的影響
河南省不同農作物有限灌溉技術研究
不同小麥品種節水增產效應分析

第四部分 雨水高效利用技術研究與套用
試論旱作節水高效農業技術集成體系的建設問題
耕作對土壤人滲性能的影響
寧南黃土丘陵區不同植被措施的土壤水分特徵
寧南黃土丘陵區集雨補灌節水農業效益評價
旱作農業區不同田間集雨措施套用研究
西北黃土高原半乾旱地區雨水高效利用技術
保水劑對不同生育期冬小麥光合及水分利用的影響
河南省秸稈資源及綜合利用現狀調查
試論雨水集蓄與節水農業
河南省旱作區雨水高效利用技術研究與套用

第五部分 作物水肥耦合技術研究與套用
不同專用小麥品種的生長特徵及養分吸收特徵研究
氮肥分期施用對夏玉米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
不同水肥條件下旱地小麥水肥利用率研究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建立我國高效節水型農業持續發展模式
通許縣中低產田的現狀與提升技術研究
農藝節水技術研究與套用農藝節水技術研究與套用

文摘

營養型抗旱保水球配方研製及製造工藝
王洪偉 武繼承 鄭惠玲 褚小軍
(1.鄭州市乳膠玻璃絲布廠,鄭州450041;2.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鄭州450002;3.河南省土壤肥料站,鄭州450002)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保水劑生產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闡述了營養型抗旱保水球配方研製及製造工藝的研究思路與方法,並詳細敘述了營養型抗旱保水球的製造工藝與方法步驟以及產品的主要性能。
關鍵字:保水劑 問題 研究思路與方法 製造工藝與方法步驟 性能
1 研究背景
目前,全世界生產的各類高吸水材料主要有4種類型:一是以有機單體(丙烯酸、丙烯醯胺)為原料的全合成型;二是以纖維素為原料的纖維素接枝改性型;三是以澱粉為原料的澱粉接枝改性型;四是以天然礦物質等(如蛭石、蒙脫石、海泡石等)為原料的天然型。在國內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曾經有40多種各式各樣的保水劑,但由於以下原因:一是工藝技術問題導致產品觀感不好、質量不穩定;二是沒有考慮農業上套用的特點,保水劑直接套用於農業生產上效果不穩定、性能不穩定;三是受原料、生產工藝、產品價格等多因素的影響,保水劑在農業生產上的示範、套用一直處於徘徊狀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保水劑的開發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高潮,但農用保水劑產業化的難度相當大:一是單純以有機單體為原料的保水劑產品,生產成本高,農民難以接受;二是在複合型保水劑與新型抗旱劑的技術配方、生產工藝及技術標準化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研究和開發;三是現有的保水劑產品在生產實際中套用時技術性強,在使用方法的掌握上需要做一定的培訓指導工作。另外,目前生產的保水劑多呈粉末狀、薄片狀、纖維狀、液體狀,並以粉末狀套用為廣。
針對這些問題,應從降低成本、保護環境、使用方便的著眼點出發,尋求可降解的高分子吸水材料、土壤礦物質、粉煤灰和植物營養成分等有機結合的解決途徑,探索外殼與核心有機結合的複合型營養保水劑的研製——根據不同作物的需要,可以按要求製成不同規格的成型技術。

序言

河南省既是農業大省,又是水資源缺乏的省份。據水利部門統計,2004年河南省水資源總量為404.96億m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412m3,不足全國人均水平的1/5,每公頃耕地水資源擁有量不足5205m3。我省常年缺水額達30億~50億m3。但全省水分利用效率低,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同時,地下水超采嚴重,全省地下水開採量近130億m3,占全省總供水量的67%,占全國地下水開採量的1/8。由於對水資源缺乏科學認識和有效保護,地下水超采嚴重,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全省淺層地下水漏斗面積已由1982年的2230km2擴大到l萬km2,占平原區面積的11.3%,不少漏斗區的地下水埋深超過20m,並以每年O.5m的速度遞增。這已經造成了大量機井報廢、泉水枯竭、濕地萎縮、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給民眾生活和人民財產造成極大的損失。因此,只有發展節水農業,建立我省農業節水技術體系和作物需水指標體系,才能夠實現農業結構調整,促進水資源利用、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的有機統一。
根據河南省的實際情況和水資源狀況,國家科技部在我省實施了“北方半乾旱集雨補灌旱作區節水農業綜合技術體系集成與示範”(2002AA224291)和“綠色環保多功能節水製劑”(2006AAl00215)等863節水農業項目,河南省科技廳實施了一系列相關的科技攻關項目,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設立了相關的科研發展基金項目。藉助這些項目的支持和順利實施,相繼開展了雨水高效利用關鍵技術、不同農作物需水耗水特徵及需水指標體系、保水劑產品研製與套用等一系列研究。為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利用,儘快將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模式和新產品服務於“三農”經濟和新農村建設,特將近期研究的相關技術組裝成冊。《農藝節水技術研究與套用》第一部分系統地闡述了保水劑套用技術;第二部分則對保水劑的增產增效機理進行了系統分析;第三部分對農田土壤水分變化特徵及不同技術條件下農作物耗水特徵及需水指標進行了研究與套用;第四部分主要論述了旱作區雨水高效利用技術與模式;第五部分對平衡施肥和水肥耦合技術進行了研究。可供從事旱作農業、節水農業、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參考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