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雲貴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

農業部雲貴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已有完善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常年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約25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部雲貴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
  • 主管部門:雲南農業大學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研究方向

設作物病蟲生物學與治理、植物檢疫與入侵生物防控、農業重要病蟲害的生物防治三個研究方向。

發展歷史

農業部雲貴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是2012年經農業部批准建設的區域性重點實驗室,依託雲南農業大學。

科研條件

實驗室有良好的實驗條件,擁有13005萬元的固定資產。其中科研樓4幢29,740 m2,資源庫104m3,玻璃溫室1028m2,總計8274萬元,儀器設備1485台套,總計4319萬元。

科研成就

實驗室十二五期間發表研究論文合計739篇,其中SCI和EI收錄論文107篇,出版專著11部,獲得授權專利 55件,制訂地方標準2項,審定作物新品種9個。獲科技成果獎勵16項,其中雲南省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9項。在糧食作物的綠色植保技術研發中,在國家973計畫、科技攻關項目、公益性行業專項、科技攻關計畫及省部級重點專項的支持下,研發了適合我國西南地區生產實際,大規模套用的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水稻、玉米、小麥、甘蔗、馬鈴薯病害的公共植保技術。建立技術規程和技術標準16項,創新技術在國內外推廣套用2億餘畝,農藥使用量減少60%以上,取得顯著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在經濟作物有害生物防治中,三七病蟲害、冬季馬鈴薯病蟲、高原葡萄病蟲害和檸檬黃龍病的綠色防控等方面也取得重要突破,為高原特色產業的發展、邊疆民族地區農業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實驗室2012年獲得了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和雲南生物多樣性的協同創新中心,提升實驗室對區域農業科技和農業產業的支撐能力。擴大了實驗室在國內外的影響。

人才培養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108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88人,獲政府特殊津貼16人。博士學位人員占75%,45歲以下占80%。實驗室主任朱有勇教授是國內外知名學者,2011年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際生物多樣性諮詢委員會委員,任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副理事長,雲南省科協主席,全國高校名師。李成雲教授入選國家萬人計畫,任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真菌委員會主任。王雲月教授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雲南省委常委、副主委。王雲月、李強、李元教授等3人入選雲南省高校教學名師,郭華春、王雲月教授被聘為雲南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專家。實驗室有一個10餘人組成的實驗技術與管理服務團隊,保障了實驗室能夠按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開放運行標準正常運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