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地處南京鐘山風景區南麓,是國務院1957年批准成立的農機科研院所,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學科群的主要依託單位之一。

研究所成立之初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台水稻插秧機,此外還研製了漚田繩索牽引機、遠程噴霧機、畜力水田犁、手扶拖拉機、旋耕機和脫粒機等農田作業機械。根據2020年4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形成了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特色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化、施藥技術與裝備、農業工程、農業資源開發、質量控制與檢測及農業機械化發展8個學科共32個研究方向的學科體系。

根據2020年4月研究所官網顯示,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有在職職工232人,其中研究員19人、高級工程師57人;設有8個科技創新中心及2個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 外文名:Nanj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 簡稱:農業農村部農機所·NIAM MARA
  • 創辦時間:1957年
  • 學校類別:國家級農機科研院所
  • 主管部門:中國農業科學院
  • 現任領導:陳巧敏(所長)、胡志超(黨委書記)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
  •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
  •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中山門外柳營100號
發展歷史,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期刊,榮譽表彰,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史領導,

發展歷史

1956年5月29日,在原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農具系基礎上籌建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1957年10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隸屬農業部.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領導。
1965年8月,轉歸八機部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領導。
1969年2月,下放江蘇省,同年10月,該所撤銷,人員併入淮陰市清江拖拉機製造廠。
1974年,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將下放的原南京農機化所與下放在六合縣的原江蘇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所的人員調集在南京市中山門外柳營成立江蘇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隸屬江蘇省機械工業局。
1979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恢復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由農業部與江蘇省雙重領導,以農業部為主。
2018年,根據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農業農村部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的批覆》,研究所名稱由“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變更為“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根據2020年4月研究所官網顯示,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有在職職工232人,其中研究員19人、高級工程師57人。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胡志超、謝煥雄
農業部人才培養“神農計畫”人選:吳崇友
第一屆研究生學術沙龍第一屆研究生學術沙龍
中國農科院跨世紀科技開發與技術推廣帶頭人:陳巧敏
中國農科院農科英才領軍人才:胡志超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胡志超
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第三層次)人才:陳巧敏、謝煥雄
江蘇省中青年首席科學家:胡志超
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胡志超、謝煥雄

科研部門

根據2020年4月研究所官網顯示,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擁有8個科技創新中心,2個實驗室;1個農業部重點開發實驗室;1箇中國農科院重點開發實驗室,1個農業部工程技術中心,1個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箇中國農業科學院工程技術中心,1個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箇中國農業科學院觀測試驗站。
農業部重點開發實驗室:農業部農業機械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重點開發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重點開放實驗室
農業部工程技術中心:農業部南方種子加工工程技術中心
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農作物機械化收穫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