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園區技術擴散的農戶採用行為研究

農業科技園區技術擴散的農戶採用行為研究

《農業科技園區技術擴散的農戶採用行為研究》是依託西北大學,由李同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科技園區技術擴散的農戶採用行為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同昇
  • 依託單位:西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農業科技園區既是農業技術創新的技術區/技術極,也是引領新時期我國農業技術擴散的新模式。農戶作為我國農業技術採用的行為主體,其採用新技術的意願、方式和效率是評價農業科技園區技術創新和擴散效果的重要標準,也是農業技術供需平衡與否的重要體現。綜合運用經濟地理學和行為地理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技術供給-中介平台-農戶採用的關聯分析,構建農業科技園區技術擴散系統;以陝甘寧傳統農區和楊凌、定西、吳忠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實證對象,基於不同屬性農業技術擴散軌跡的系統調查,綜合研究農戶的生產技術效率、技術需求意願、技術決策和行為取向、影響採用新技術的因素、對現有技術供給模式的行為回響等,總結技術採用的空間分異特徵,探討農戶需求導向下農業科技園區技術擴散的內在機理,提出促進技術擴散與採用的激勵政策和誘導措施,從而為我國農業科技園區的技術擴散和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持,並拓展人文-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內容。

結題摘要

農業科技園區既是農業技術創新的技術區/技術極,也是引領新時期我國農業技術擴散的嶄新模式。農戶作為我國農業技術採用的行為主體,其採用新技術的意願、方式和效率是評價農業科技園區技術創新和擴散效果的重要標準,也是農業技術供需平衡與否的重要體現。項目以陝甘寧傳統農區為實證對象,綜合運用經濟地理學和行為地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對農業科技園區技術擴散中農戶的技術採用行為與機制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1)通過技術供給-中介平台-農戶採用的關聯分析,構建了農業科技園區技術擴散系統;按照自下而上的“採用”範式,對農戶技術採用行為進行了深入剖析,初步建立了農戶技術採用的理論框架,指出技術需求和技術優勢相互作用形成採用行為的誘導機制,而農戶特徵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則形成了採用行為的干擾機制;(2)在對農業技術擴散環境影響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分別從自然環境條件、農業投入產出水平、農業科技信息、農民教育文化素質等層面選擇指標構建評價體系,以陝甘寧傳統農區為技術擴散區域,進行技術擴散環境的定量化評價,依據評價結果將陝甘寧農區技術擴散環境劃分為優、良、中、差等四種類型,為因地制宜推動農業科技園區技術擴散與採用提供了科學依據;(3)以陝甘寧典型樣區和定西、吳忠、楊凌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實證對象,基於不同屬性農業技術擴散軌跡的系統調查,綜合研究農戶的生產技術效率、技術需求意願、技術決策和行為取向、影響採用新技術的因素、對現有技術供給模式的行為回響等,系統總結了技術採用的時空分異特徵,探討了農戶對現有技術供給模式的行為回響,有效驗證了傳統農區技術擴散與採用的農戶主體性理論假設;(4)基於需求導向下農業科技園區技術擴散的內在機理分析,從政策支持、制度保障、體系構建、信息網路、環境最佳化等方面,提出提高農戶採用新技術的積極性、完善陝甘寧傳統農區農業技術擴散體系的一系列對策和建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