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物環境因素測試技術》共分8章,內容包括緒論、測量誤差與測量數據的處理、溫度檢測、輻射檢測、空氣濕度與氣體成分檢測、氣體壓力、流速和流量測量、數據監測系統、農業生物環境測試技術的新進展等。重點講述了環境工程中常用參數——溫度、濕度、光輻射量、氣體成分、氣體壓力、流速和流量等參量的測量方法及其在農業生物環境工程中的套用。
基本介紹
- 書名:農業生物環境因素測試技術
- 出版社: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 頁數:256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 作者:滕光輝
- 出版日期:2005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1066839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農業生物環境因素測試技術》是由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農業生物環境因素測試的目的和意義
1.1.1 農業生物與環境
1.1.2 環境因素測試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地位作用
1.1.3 環境因素測試的基本內容
1.1.4 環境因素測試的研究方法
1.2 測試技術發展的概況與特點
1.2.1 測試與控制系統的組成
1.2.2 測試技術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1.3 課程的學習要求
2 測量誤差與測量數據的處理
2.1 測量誤差的基本概念
2.1.1 誤差的定義
2.1.2 誤差分類
2.1.3 精度
2.2 測量誤差的分析和處理
2.2.1 系統誤差的分析和處理
2.2.2 隨機誤差的分析和處理
2.3 直接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估計
2.3.1 不確定度的概念
2.3.2 不確定度的簡化評定方法
2.3.3 關於儀器誤差限的討論
2.3.4 計算舉例
2.3.5 相對不確定度
2.4 間接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合成
2.5 測量數據處理
2.5.1 測量數據處理的一般步驟
2.5.2 非等精度測量與加權平均
2.5.3 最小二乘原理
2.5.4 曲線的擬合
2.5.5 實驗數據的有效位數與數字捨入規則
2.6 數據採集設備的測量誤差問題
3 溫度檢測
3.1 溫度檢測概述
3.1.1 溫度與溫標
3.1.2 國際實用溫標及其傳遞
3.1.3 溫度檢測原理及分類
3.2 接觸測溫
3.2.1 熱膨脹測溫
3.2.2 熱電偶測溫
3.2.3 熱電阻測溫
3.2.4 熱敏電阻測溫
3.3 非接觸測溫方法簡介
3.3.1 工作原理
3.3.2 全輻射溫度計
3.3.3 紅外測溫技術
4 輻射檢測
4.1 輻射機理與度量
4.1.1 輻射機理
4.1.2 輻射度量
4.1.3 光通量與輻射通量單位之間的換算
4.2 分光輻射儀原理與使用方法
4.2.1 光照與輻射敏感元件
4.2.2 分光輻射儀工作原理
4.2.3 LI一1800分光輻射儀套用簡介
5 空氣濕度與氣體成分檢測
5.1 空氣濕度檢測
5.1.1 潮濕空氣的熱力學性質
5.1.2 常用的濕度檢測方法
5.2 氣體成分檢測
6 氣體壓力、流速和流量測量
6.1 氣體壓力測量
6.1.1 壓力的基本概念
6.1.2 管式壓力計
6.1.3 補償式微壓計
6.1.4 電測壓力感測器
6.2 氣體流速測量
6.2.1 探頭選擇
6.2.2 三種國產風速儀介紹
6.3 流量測量
6.3.1 節流變壓降流量計
6.3.2 轉子流量計
6.3.3 渦輪流量計
6.4 熱流量測量
6.4.1 測量原理
6.4.2 熱阻式熱流計
7 數據監測系統
7.1 計算機進入測試技術領域引起的變革
7.1.1 信號測試的自動化
7.1.2 測試儀表的智慧型化
7.2 檢測信號的測量
7.3 模擬信號的放大
7.3.1 反相放大電路
7.3.2 同相放大電路
7.3.3 測量放大器
7.3.4 程控增益放大器
7.4 採樣/保持電路
7.5 多路模擬開關
7.6 A/D和D/A轉換器及其接口
7.6.1 A/D轉換器
7.6.2 D/A轉換器
7.7 數據通訊與接口
7.7.1 接口系統的基本特性
7.7.2 GP-IB接口的套用
7.8 數據處理
7.8.1 測試系統的自校準
7.8.2 測量曲線的平滑處理
8 農業生物環境測試技術的新進展
8.1 自動氣象站
8.1.1 農田自動氣象站實例
8.1.2 智慧型感測器
8.2 農業生物環境測試儀器與測試系統簡介
8.2.1 L1-250光照計
8.2.2 L1-1400數據採集器
8.2.3 L1-6400攜帶型光合作用測量系統
8.2.4 L1-820氣體分析儀
8.2.5 LAI-2000植物冠層分析儀
8.3 虛擬儀器系統
8.3.1 概述
8.3.2 虛擬儀器的組成
8.3.3 虛擬儀器開發系統介紹
8.3.4 虛擬儀器典型單元模組
8.3.5 虛擬儀器和傳統儀器的比較
8.3.6 虛擬儀器的發展
習題
參考文獻
1.1 農業生物環境因素測試的目的和意義
1.1.1 農業生物與環境
1.1.2 環境因素測試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地位作用
1.1.3 環境因素測試的基本內容
1.1.4 環境因素測試的研究方法
1.2 測試技術發展的概況與特點
1.2.1 測試與控制系統的組成
1.2.2 測試技術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1.3 課程的學習要求
2 測量誤差與測量數據的處理
2.1 測量誤差的基本概念
2.1.1 誤差的定義
2.1.2 誤差分類
2.1.3 精度
2.2 測量誤差的分析和處理
2.2.1 系統誤差的分析和處理
2.2.2 隨機誤差的分析和處理
2.3 直接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估計
2.3.1 不確定度的概念
2.3.2 不確定度的簡化評定方法
2.3.3 關於儀器誤差限的討論
2.3.4 計算舉例
2.3.5 相對不確定度
2.4 間接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合成
2.5 測量數據處理
2.5.1 測量數據處理的一般步驟
2.5.2 非等精度測量與加權平均
2.5.3 最小二乘原理
2.5.4 曲線的擬合
2.5.5 實驗數據的有效位數與數字捨入規則
2.6 數據採集設備的測量誤差問題
3 溫度檢測
3.1 溫度檢測概述
3.1.1 溫度與溫標
3.1.2 國際實用溫標及其傳遞
3.1.3 溫度檢測原理及分類
3.2 接觸測溫
3.2.1 熱膨脹測溫
3.2.2 熱電偶測溫
3.2.3 熱電阻測溫
3.2.4 熱敏電阻測溫
3.3 非接觸測溫方法簡介
3.3.1 工作原理
3.3.2 全輻射溫度計
3.3.3 紅外測溫技術
4 輻射檢測
4.1 輻射機理與度量
4.1.1 輻射機理
4.1.2 輻射度量
4.1.3 光通量與輻射通量單位之間的換算
4.2 分光輻射儀原理與使用方法
4.2.1 光照與輻射敏感元件
4.2.2 分光輻射儀工作原理
4.2.3 LI一1800分光輻射儀套用簡介
5 空氣濕度與氣體成分檢測
5.1 空氣濕度檢測
5.1.1 潮濕空氣的熱力學性質
5.1.2 常用的濕度檢測方法
5.2 氣體成分檢測
6 氣體壓力、流速和流量測量
6.1 氣體壓力測量
6.1.1 壓力的基本概念
6.1.2 管式壓力計
6.1.3 補償式微壓計
6.1.4 電測壓力感測器
6.2 氣體流速測量
6.2.1 探頭選擇
6.2.2 三種國產風速儀介紹
6.3 流量測量
6.3.1 節流變壓降流量計
6.3.2 轉子流量計
6.3.3 渦輪流量計
6.4 熱流量測量
6.4.1 測量原理
6.4.2 熱阻式熱流計
7 數據監測系統
7.1 計算機進入測試技術領域引起的變革
7.1.1 信號測試的自動化
7.1.2 測試儀表的智慧型化
7.2 檢測信號的測量
7.3 模擬信號的放大
7.3.1 反相放大電路
7.3.2 同相放大電路
7.3.3 測量放大器
7.3.4 程控增益放大器
7.4 採樣/保持電路
7.5 多路模擬開關
7.6 A/D和D/A轉換器及其接口
7.6.1 A/D轉換器
7.6.2 D/A轉換器
7.7 數據通訊與接口
7.7.1 接口系統的基本特性
7.7.2 GP-IB接口的套用
7.8 數據處理
7.8.1 測試系統的自校準
7.8.2 測量曲線的平滑處理
8 農業生物環境測試技術的新進展
8.1 自動氣象站
8.1.1 農田自動氣象站實例
8.1.2 智慧型感測器
8.2 農業生物環境測試儀器與測試系統簡介
8.2.1 L1-250光照計
8.2.2 L1-1400數據採集器
8.2.3 L1-6400攜帶型光合作用測量系統
8.2.4 L1-820氣體分析儀
8.2.5 LAI-2000植物冠層分析儀
8.3 虛擬儀器系統
8.3.1 概述
8.3.2 虛擬儀器的組成
8.3.3 虛擬儀器開發系統介紹
8.3.4 虛擬儀器典型單元模組
8.3.5 虛擬儀器和傳統儀器的比較
8.3.6 虛擬儀器的發展
習題
參考文獻
序言
我國的研究生教育正處於迅速發展、深化改革時期,要在研究生規模和結構協調發展的同時,加快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步伐,以培養高質量的創新人才。為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培養工作,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充實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基本條件和手段,建設研究生培養質量基準平台,促進研究生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中國農業大學採取立項建設的方式進行了研究生重點課程建設、教材建設以及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建設工作,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研究生教材,本書是其中之一。
建設一批研究生教學用書,是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一次嘗試,這批研究生教學用書,以突出研究生能力培養為出發點,引進和補充了最新的學科前沿進展內容,強化了研究生用書在引導學生擴充知識面、採用研究型學習方式、提高綜合素質方面的作用,必將對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建設一批研究生教學用書,是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一次嘗試,這批研究生教學用書,以突出研究生能力培養為出發點,引進和補充了最新的學科前沿進展內容,強化了研究生用書在引導學生擴充知識面、採用研究型學習方式、提高綜合素質方面的作用,必將對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