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農業氣象站網是為觀測和研究作物與氣象條件的關係及改善作物生長環境等目的服務的多組
農業氣象站。
具體來說,農業氣象站網是由數個氣象試驗站和多個氣象基本觀測站組成的。其骨幹是是以農業氣象試驗研究為主的農業氣象試驗站。
建立原則
建立農業氣象站網的原則是每個自然條件相近的大型
植物地理區設立一個農業氣象試驗站,每個特定的有代表性的農業,
牧業和林業區設一個一般農業氣象站。為確保有重要農業意義的氣象和生物要素的觀測,在空間上應有適當的密度。根據需要與可能,可設立若干輔助
農業氣象站(哨)。農業氣象站應建在最能代表地區農業和自然條件的地點,一般可設在農業、園藝業、
畜牧業、林業或水文的試驗研究站內,也可以設在土壤科學研究單位和農業院校,主要農業區和林業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氣象對農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的地區。
國家農業氣象站網
國家農業氣象站網的目的和組織結構與其他偶爾進行農業氣象觀測的單位(諸如大學或專業農業研究單位、試驗站等)的目的和結構是不同的。
國家站網由大量的分布在全國各個農業區域的站點組成,這些農業區各有其有利的和不利的農業氣候條件。它不象專業農業研究單位那樣,只在一個地區觀測一種或少數幾種農作物,而是要在整個國家範圍內對所有重要的農作物進行農業氣象觀測。
在大多數情況下,國家站網是在大田條件下為大生產進行觀測,這些大田屬於其他單位,而不屬於氣象部門的。但是,大學或研究單位一般都有自己的試驗田,那裡可能安置有常設裝備,如果需要,他們可以親自完成各項田間工作。
國家站網中的農業氣象站配有1~3名觀測員,他們可以獨自完成日常工作,而無需一級和二級農業氣象學家每天都進行監督和幫助。後者到遠離機關達500~1000公里的站上去檢查工作,每年不超過2或3次。有些國家,雨季道路無法通行,往往數月都不能到站上去。而大學和研究單位的專業人員隨時都能監督和指導觀測員的工作,有故障的設備,可以立即檢修。
國家站網的
農業氣象觀測是例行的(如降雨和溫度觀測),而其他研究單位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為特殊的研究課題進行這些觀測。此外,國家站網的資料不僅用於研究,而且也用於某些農業氣象業務目的,諸如發布定期的農業氣象公報、農業氣象預報(作物一天氣模式)等。
很明顯,在決定觀測方案和操作方法時,必須考慮所有上述情況。當然,它並不意味著國家站網所闡明的觀測項目和方法不適於大學、農業研究單位或試驗站進行的農業氣象觀測。在許多情況下,恰恰是可以套用的。不過,在其他情況下,農業氣象學家可以選擇另外的方法,或修改這裡所闡明的那些方法,以適應於具體研究課題,只要這些新的或修改過的方法是有科學依據的即可。氣象觀測中也有類似的情況,一個氣象要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觀測,例如用溫度表或用溫差電偶測量溫度,用雨量器或用雷達測量降雨量,用濕度計或用
乾濕球溫度表測量空氣濕度等等都可以。
在涉及國家農業氣象站網時總得考慮這樣一個重要的事實,即各國的農業氣象站網基本上是不同的。
運用與意義
①鑒於農業氣象站網多年來在農業生態信息方面的作用,延續到當前的農業氣象站網仍有重要作用。前蘇聯和我國是站網密度大,資料積累時間長的國家;大約在20多年前,
歐共體有9個成員國70個農業氣象站形成其站網。但這些站網,相對於農業氣象條件的時空變化來說,密度不夠,信息傳遞速度偏低。而農業氣象遙感則可補充其不足。
②1989年5月,根據一些農業重點區和主要作物產區的農業氣象信息已不能滿足需要的情況,重新調整了農業氣象站網,並結合對觀測項目一併進行調整,實行觀測資料、情報分析和預報(包括氣象衛星綜合測產)所需的3個網合一。
③針對土壤相對濕度數據缺失通常會造成較大的資料誤差以致影響研究結果精度,為有效插補農業氣象資料,以實測資料中連續性缺失為研究對象,建立了包含降水因素的BP人工神經網路疊代插補模型,對駐馬店農氣站的0~20 cm土壤相對濕度的塊狀缺失進行模擬,與線性插值方法的模擬結果對比表明,BP模型插值精度較高、穩定性較好、適用性較好,為農業氣象資料連續性數據缺失提供了有效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