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震後的恢復重建過程與影響因素研究

《農村震後的恢復重建過程與影響因素研究》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王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村震後的恢復重建過程與影響因素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項目負責人:王瑛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基於社會變遷研究思路,以汶川地震、雲南姚安地震的農村災區為研究樣區,採用回溯性問卷和多次實名跟蹤問卷的方法,調查農村居民在震後不同時間點的生產恢復、生活恢復程度,構建災區時間-恢復率關係的恢復曲線模型,對震後長期恢復重建過程進行定量化表達。對比不同災區的恢復曲線,辨識恢復過程的主要影響因素,闡釋外界因素對恢復過程的正向/反向影響效應,為農村災後恢復重建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提出具有時間階段特點的災後恢復重建最優模式。

結題摘要

基於社會變遷研究思路,以四川汶川地震、雲南姚安地震的農村災區為研究樣區,採用回溯性問卷和多次實名跟蹤問卷的方法,構建災區“時間-恢復率”關係的恢復曲線模型,對震後長期恢復重建過程進行定量化表達。對比不同災區的恢復曲線,辨識恢復過程的主要影響因素,闡釋外界因素對恢復過程的正向/反向影響效應。 主要結果如下: (1)災後生活恢復曲線均為S型增長曲線,即曲線從某個固定點出發,其增長速率單調增加,達到一個拐點後,增長速率下降,漸進地趨於某個最後的值。 (2)巨災和中小型災害的恢復歷時、恢復過程存在較大不同。中小型災害,中損家庭歷時1.5年,比重損家庭少2個月,受災程度對恢復過程的影響相對較弱。巨型災害,恢復過程歷時較長,中損家庭的恢復大約為5年8個月,重損家庭的恢復在各個階段都慢於中損家庭,前期慢12周;恢復中期慢24周,恢復後期差距更大,說明受災程度對恢復過程的影響越來越突出,重損家庭的生活恢復隨時間的推移,變得更為艱難。汶川巨震距今已6年多,但對於地震災區尚未恢復家庭的關注,仍然需要政府、社會的持續關注。 (3)家庭在恢復過程中處於弱勢地位的影響因素有:經濟地位較低;在工作恢復中滯後的家庭;成員中有因災傷亡、受教育程度偏低。此外,職業通過其背後所蘊含的經濟資本、社會資本、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影響到家庭的災後恢復。農村管理者因其特有的社會資本,在整個恢復過程中更具優勢;其次是人力資本、經濟資本都較強的本地農民工;再次為零工、個體工商戶;而農業勞動者由於經濟資本較弱,外地農民工由於人力資本較弱,恢復率偏低。 (4)相比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家庭自身恢復能力對於提高災後恢復率更重要,較強的家庭恢復能力能夠有效抵消不利的房屋損壞程度。因此,有限的公共資源更應該投入到家庭恢復能力建設上,例如增加家庭勞動力資源、提高家庭收入等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