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區:規劃標準與圖樣研究》共10章,內容包括:緒論,當今歐美已開發國家農村社區發展政策與法規研究,東亞村落建設研究:以韓國、日本為例,我國既有農村各類規劃標準比較與農村社區規劃標準建構,我國農村社區村民評價與意願調查分析,我國農村社區合理規模與居住密度的研究,農村社區規劃標準的重點思考,我國農村社區規劃基礎數據採集、分析與資料庫建設,農村社區用地規劃圖樣類型劃分與圖例研究,以及農村社區用地最佳化配置圖樣類型與案例。
基本介紹
- 書名:農村社區:規劃標準與圖樣研究
- 作者:楊貴慶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2139385
- 品牌: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外文名: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Standard & Design Studies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頁數:288頁
- 開本:16
- 定價:60.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農村社區:規劃標準與圖樣研究》中採用實際調研案例及相關圖表分析來說明問題,內容詳盡,通俗易懂。《農村社區:規劃標準與圖樣研究》對建築設計、城鄉規劃、風景園林設計等領域的專業人員具有一定指導和啟發作用,同時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的必備參考書。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緒論:關於我國農村社區規劃建設若干基本問題的思考
1.1農村社區的概念由來
1.2農村社區概念的基本內涵
1.3現階段我國農村社區及其規劃與鄉、村的區別與聯繫
1.4我國農村社區規劃標準的核心內容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2章當今歐美已開發國家農村社區發展政策與法規研究
2.1歐盟《農村發展疊項局社區戰略指導方針(2007—2013年規劃)》研究
2.2英國《蘇格蘭農村發展規劃政策》(SPPs)研究
2.3北美農村社區規劃法規體系研究
2.4美國農村發展委員會《社區發展技術支持手冊——社區發展計畫》研究
2.5比較分析
本章標註注釋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東亞村落建設研究:以韓國、章槳日本為例
3.1東亞村落改革前的基本特徵
3.2韓國“新村運動”
3.3日本新農村建設
3.4村落建設的實施機制與建設特色
3.5小結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4章我國既有農村各類規劃標準比較與農村社區規劃標準建構
4.1既有農村規劃標準的內容比較
4.2既有農村規劃標準存在的主要問題
4.3我國農村社區規劃標準建構的重要意義
4.4我國農村社區規劃標準的框架設計
4.5小結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5章我國農村社區村民評價與意願調查分析
5.1調研問卷、樣本分布與數量
5.2村埋去廈民評價意願調查與數據統計
5.3村民滿意度及其統計數據的相關因素分析
5.4農村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與基礎設施配置的現狀問題
5.5農村社區“第三場所”研究
5.6小結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6章我國農村社區合理規模與居住密度的研究
6.1關於社區規模的早期整蘭習研究
6.2“人類聚居學”關於社區規模尺度的分析
6.3我國關於社區合理規模的研究進展
6.4社區合理規模的深入討論
6.5關於我國農村社區居住密度的研究
6.6小結
本章標註注釋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7章農村社區規劃標準的重點思考
7.1農村社區規劃布局的基本要點思考
7.2產業多樣性與經濟發展
7.3農村社區文化多樣性與鄉土特色
7.4村民公眾參與、社會組織與社會發展甩廈淚灶
7.5農村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配陵訂射符置
7.6可達性與道路規劃
7.7農村社區生態環境發展
7.8規劃實施與開發控制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8章我國農村社區規劃基礎數據採集、分析與資料庫建設
8.1資料庫建設的原則
8.2資料庫平台、結構和層次
8.3資料庫基礎數據的屬性
8.4基礎數據分析
8.5資料庫的套用
8.6小結
本章標註注釋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9章農村社區用地規劃圖樣類型劃分與圖例研究
9.1農村社區圖樣類型劃分
9.2經濟產業類功能用地圖例設計與說明
9.3社會文化類功能用地圖例設計與說明
9.4環境設施類功能用地圖例設計與說明
本章標註注釋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10章農村社區用地最佳化配置圖樣類型與案例
10.1“Ⅰ—平原集中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新農鎮新江村
10.2“Ⅰ—丘陵集中型”——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滴水崖村
10.3“Ⅱ—平原平地集中型”(跨村域資源整合)——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大杜村
10.4“Ⅱ—丘陵坡地集中型”——山東省臨朐縣五井鎮小辛莊
10.5“Ⅱ—丘陵坡地集中型”(鄉鎮駐地資源共享)——山西省臨汾市蒲縣薛關村
10.6“Ⅲ—平原水網組團型”——上海市奉賢區奉城二橋村
10.7“Ⅲ—平原平地集中型”——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方林村
10.8“Ⅲ—平原水網組團型”(工業產業主導)——江蘇省高郵市馬棚鎮東湖村
10.9“Ⅲ—平原水網集中型”——安徽省蕪湖市大橋鎮東梁村
10.10“Ⅲ—丘陵坡地組團型”——浙江省安吉縣皈山鄉尚書垓村
10.11“Ⅲ—丘陵坡地集中型”——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紅星坪村
10.12“Ⅲ—山地坡地分散型”——重慶市銅梁縣河東村
10.13“Ⅲ—山地坡地組團型”——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觀鎮茶坪村
10.14“Ⅲ—平原平地組團型”——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官莊村
10.15“Ⅳ—平原平地組團型”刪台船——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楊一村
10.16“Ⅳ—丘陵坡地集中型”——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洋畲村
10.17“Ⅴ—丘陵組團型”——貴州省織金縣官寨鄉麻窩村
10.18“Ⅵ—山地組團型”——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馬克唐鎮麥什扎村
10.19“Ⅶ—丘陵組團型”——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總寨鎮三奇堡村
10.20“Ⅱ—平原平地集中型”——河北省磁縣高臾鎮興善村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7章農村社區規劃標準的重點思考
7.1農村社區規劃布局的基本要點思考
7.2產業多樣性與經濟發展
7.3農村社區文化多樣性與鄉土特色
7.4村民公眾參與、社會組織與社會發展
7.5農村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配置
7.6可達性與道路規劃
7.7農村社區生態環境發展
7.8規劃實施與開發控制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8章我國農村社區規劃基礎數據採集、分析與資料庫建設
8.1資料庫建設的原則
8.2資料庫平台、結構和層次
8.3資料庫基礎數據的屬性
8.4基礎數據分析
8.5資料庫的套用
8.6小結
本章標註注釋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9章農村社區用地規劃圖樣類型劃分與圖例研究
9.1農村社區圖樣類型劃分
9.2經濟產業類功能用地圖例設計與說明
9.3社會文化類功能用地圖例設計與說明
9.4環境設施類功能用地圖例設計與說明
本章標註注釋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10章農村社區用地最佳化配置圖樣類型與案例
10.1“Ⅰ—平原集中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新農鎮新江村
10.2“Ⅰ—丘陵集中型”——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滴水崖村
10.3“Ⅱ—平原平地集中型”(跨村域資源整合)——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大杜村
10.4“Ⅱ—丘陵坡地集中型”——山東省臨朐縣五井鎮小辛莊
10.5“Ⅱ—丘陵坡地集中型”(鄉鎮駐地資源共享)——山西省臨汾市蒲縣薛關村
10.6“Ⅲ—平原水網組團型”——上海市奉賢區奉城二橋村
10.7“Ⅲ—平原平地集中型”——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方林村
10.8“Ⅲ—平原水網組團型”(工業產業主導)——江蘇省高郵市馬棚鎮東湖村
10.9“Ⅲ—平原水網集中型”——安徽省蕪湖市大橋鎮東梁村
10.10“Ⅲ—丘陵坡地組團型”——浙江省安吉縣皈山鄉尚書垓村
10.11“Ⅲ—丘陵坡地集中型”——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紅星坪村
10.12“Ⅲ—山地坡地分散型”——重慶市銅梁縣河東村
10.13“Ⅲ—山地坡地組團型”——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觀鎮茶坪村
10.14“Ⅲ—平原平地組團型”——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官莊村
10.15“Ⅳ—平原平地組團型”——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楊一村
10.16“Ⅳ—丘陵坡地集中型”——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洋畲村
10.17“Ⅴ—丘陵組團型”——貴州省織金縣官寨鄉麻窩村
10.18“Ⅵ—山地組團型”——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馬克唐鎮麥什扎村
10.19“Ⅶ—丘陵組團型”——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總寨鎮三奇堡村
10.20“Ⅱ—平原平地集中型”——河北省磁縣高臾鎮興善村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