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墾黎明志

《農墾黎明志》是雲南省國營黎明農場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農墾黎明志
  • 作者:雲南省國營黎明農場
  • 出版時間:2005年02月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國營黎明農場至今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歷程。

作品目錄

封面
農墾黎明志
著作權頁
圖片
屯墾創業
1955年至1956年,因拖拉機開荒滿足不了進度需要,部份地方用人拉犁開荒。
1955年4月,黎明農場創建時,用於開墾生荒的匈牙利德特50—55拖拉機,俗稱“大鼻子”。西雙版納州的機耕史也是由這輛拖拉機翻開。
國營黎明農場創建之初蓋草房、上椽子。
1956年建蓋的黎明農場大禮堂
1955年4月,國營黎明農場創建之初,在荒草壩上蓋草房居住。
1956年在烏龜山麓建蓋的黎明農場大禮堂的乾打壘圍牆
黎明農場創建之初,婦女和男子一樣,拉大鋸解木料。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的黎明農場一分場李四諾小組的姑娘們
1969年至1971年,北京、上海、四川、昆明的知識青年先後來到了國營黎明農場(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五團)……
知識青年在國營黎明農場的廣闊天地里,不僅揮灑了汗水、留下了他(她)們青春的笑聲,而且,還留下了他(她)們的觀念、他(她)們的思維……
國營黎明農場1957年上報國家農墾部的財務決算報告
“黎明”環視
1957年開始佩帶的國營黎明農場證章
1958年,黎明農場榮獲由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的國務院獎狀。
1959年國慶10周年,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的黎明農場一分場女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雲南省勞動模範唐金玉。
1963年,在農墾部長王震的支持下,建蓋起了辦公大樓。是當時整個雲南農墾第一樓。至今仍在沿用。其木地板、木樓梯、木門窗以及桁條、人字木等等,都完好。至今,整個雲南農墾集團仍保留沿用40多年前建蓋的辦公樓的,已不多見。
1941年4月初建立的、隸屬當時思普企業局的安嶠農場場部舊址。
勐遮土司的管家和倉庫用房。中共黎明農場黨委會第一次會議就在此處召開。黎明農場創建初期的場部就設於此。
在昔日的勐遮土司的庫房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建起了黎明電視差轉台。
慶祝創建
1965年4月,各單位隆重集會,慶祝“黎明”創建10周年。
1985年4月14日,隆重慶祝“黎明”創建30周年。
1975年4月,隆重慶祝“黎明”創建20周年。
1995年11月的慶祝“黎明”創建40周年活動
水稻
“黎明”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就用機械栽秧。
豐收在望的“黎明”的稻穀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開始用收割機收稻穀。
秋收的曬穀場,一片繁忙。
採茶忙
烘茶
分選
蔗糖
女民兵收蔗忙
甘蔗入榨
糖廠全貌
煮糖
化驗
出糖、稱糖、打包。
天然橡膠
開荒種植橡膠
割膠
莽莽膠林
制膠壓片
集中膠乳
打包
漁·畜·禽
特種魚養殖場的珍珠蚌
特種魚養殖場的甲魚
特種魚養殖場的牛蛙
水庫養魚
魚塘養魚
個體養鴨戶
個體養雞戶
個體養豬戶
個體養牛戶
農機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從英國購進的重型拖拉機
平整土地
汽車隊
七分場的拖拉機
修配
修配廠車床
修配廠車床
磚廠
修理汽車
水庫 · 乾渠
“黎明”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修建特林水庫時用鏈軌拖拉機碾壓壩基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修建的西雙版納州內第一個人工水庫——黎明曼海水庫
曼海水庫落成和烈士紀念碑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二分場修建的灌溉乾渠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先後修建的灌溉乾渠
邊貿
1991年在景洪參加西雙版納州邊貿會
1993年在景洪參加茶王節茶葉展銷
1994年在打洛參加首屆打洛邊貿會
1994年在景洪參加西雙版納邊境貿易會
教育
課堂教學
化學實驗
1997年始,學校辦起了微機室。
與勐海縣聯合辦學,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自1998年始,學校每年都請當地駐軍來對初、高中學生進行為期一周的軍訓。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的幼稚園學生舞蹈
每年都召開學生運動會
每天上午一次的課間操,多年來一直堅持不斷。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的學校課餘愛好小組
1999年“五四”青年節
愛我中華歌詠賽
雷鋒精神深入心中
醫療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在“黎明”衛生隊、衛生院、醫院基礎上成立的黎明職工醫院。
X光透視
化驗
B超
婦科手術
職工文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的“黎明”廣播站
1983年12月22日至27日,參加公司1983年度宣傳報導總結表彰會的全體與會者。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期建立的“黎明”電視台,經歷了差轉、地面衛星接收,直至今日光攬傳輸。
較為普及的職工籃球賽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座落在農場部的籃球場。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建在一分場的旱冰場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活躍起來的門球活動
自1982年“黎明”舉辦第一次書法美術攝影展後,整個八十年代每隔2—3年都要舉辦一次。
根雕書畫展
手工藝品展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前後各單位都辦了宣傳櫥窗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前各單位都有圖書閱覽室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黎明”編印的部份單行本書籍。
1989年五分場職工文藝匯演之一
1989年橡林開割前的職工文化活動
歌詠活動
住宅
膠林深處的職工宿舍
職工宿舍
部份重要會議
1980年1月10日,首屆黎明農工商聯合公司職代會召開。
1980年1月10日,雲南省國營黎明農工商聯合公司在原國營黎明農場的基礎上隆重掛牌。
“黎明”的歷史上,曾有過的一段歷程。
首屆高產戶、重點戶、專業戶表彰會於1984年6月9日召開。
雲南省農墾總局農業綜合示範區總結表彰會於1989年1月10日在“黎明”召開
1990年10月30日在“黎明”召開的全省農墾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中共黎明農工商聯合公司第二屆代表會於1984年11月6日隆重召開
中共黎明農工商聯合公司第五屆代表會於1997年2月16日隆重召開
中共黎明農工商聯合公司第三屆代表會於1987年11月17日隆重召開
中共黎明農工商聯合公司第四屆代表會於1992年1月20日隆重召開
中共黎明農工商聯合公司第六屆代表會於2002年11月5日隆重召開
部份上級領導調研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原國家農墾部長王震(前左三)在“黎明”作調查研究時與農場部部份領導留影。
1964年初,王震(左一)離開“黎明”前與炊事員李有道留影。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原國家農墾部長王震(二排坐者左三)在“黎明”作調查研究。
1985年4月14日下午,著名作家蔣子龍(右一)等專程趕到“黎明”參加慶祝“黎明”創建30年紀念活動。
1986年4月11日,湖南省慰問團到“黎明”對1959年至1960年遷入“黎明”的湖南支邊移民進行慰問,並與部份幹部和工人代表進行座談。
1987年4月13日,國家農牧漁業部農墾總局局長王保公(前排左三)一行到“黎明”視察。
1987年5月13日,中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陳光、高嵐(前排左四、左五)率領的中國歷史博物館離休幹部參觀團到“黎明”參觀。
1987年5月31日,國家航天工業部長張鈞(原13軍39師政委、思茅地委書記;前排左四)、中共雲南省委副書記梁家(原思茅地委書記;前排左五)、離休幹部張豐禮(原思茅行署專員;前排左七),在西雙版納州長召存信(前排左六)陪同下專程到“黎明”參觀訪問並看望了部份老同志。
1987年12月9日,雲南省文聯黨組副書記施勇祥(前左二)、省作協副主席李鑒堯(前左三)、原省文聯秘書長孫凱宇(前左六)、《大西南文學》詩歌組長張永權(後左三)和楊紅昆(後左四)等在西雙版納州文聯主席葉振歐陪同下專程到“黎明”參觀訪問。
1987年12月20日,中顧委委員(原雲南省長)劉明輝(前排左四)、中顧委委員(原雲南省委組織部長)王鏡如(前排左一)、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鄭子祥(前排左六),在雲南省邊防局長羅正元(後排右一)、州委副書記刀光亮等陪同下到“黎明”作調查研究。
1988年3月12日,國家農牧漁業部副部長劉培植(前左五)等一行三人在省農墾總局副局局長劉衍任陪同下到“黎明”作調查研究。
1988年8月20日,新疆建設兵團副司令員毛乃順(前左三)等一行五人到“黎明”參觀訪問。
1989年10月12日,黎明農場第一任場長(此前為雲南省公安廳副廳長)申玉卿(左二)到“黎明”訪問。
1989年12月28日,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農墾部副部長)呂清(前排左四)一行四人到“黎明”考察。
1990年4月21日至23日,國家副主席王震辦公室秘書唐玉(前左四)等一行五人,在有關同志陪同下,專程到“黎明”作調查研究。
1991年5月3日,農業部農墾司司長劉成果(左三)到“黎明”作工作調研。
1992年2月26日,以北京市農場管理局副局長田彬(前左三)為首的北京市農場管理局赴滇考察團一行7人到“黎明”考察。
1992年11月22日,《王震傳》二執筆之一、新疆建設兵團文聯副主席安靜(前左四)和妻子到“黎明”作調查研究。
1992年11月,中國農林工會副主席韓義敏(左四)一行到“黎明”了解工會工作情況,並看望了部份省勞模。
1992年8月1日,雲南省人大副主任刀國棟(左四)等二人到“黎明”作調查研究。
外國貴賓參觀考察
1991年5月17日,波蘭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馬齊保爾斯基(前左四)和夫人在有關方面陪同下,專程到“黎明”參觀訪問。
1991年11月11日,以寮國萬象市副市長冥巴·特帕漢合萬(前左三)為團長的寮國萬象市農業考察團一行五人到“黎明”考察。
武裝 ·保衛
武裝民兵訓練
民兵訓練
黎明保衛科(派出所)
歡送應徵青年入伍
修志
1988年7月5日至6日,“黎明”第一次修志工作會。
1991年1月25日至27日,史志辦公室在五分場召開《黎明農墾志概述》總結交流會;州地名志辦公室負責人、勐海縣誌辦主任等均參加。
1991年12月6日至7日,“黎明”第三次修志工作會;州志辦、縣誌辦、農墾分局志辦等領導均參加。
二十世紀末“黎明”行政區位示意圖
《農墾黎明志》審訂人員
序 言
匡公元
凡例
目錄
第一篇 概 況
第一章 建 置
第一節 建置沿革
第二節 機構設定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一節 位 置
第二節 地質地貌
第三節 氣候水文
第四節 土壤
第五節 植被
第六節 自然災害
第七節 河流
第八節 水利
第三章 人口 、職工
第一節 人 口
第二節 人口普查
第三節 人口的遷入與遷出
第四節 計畫生育
第五節 職工
第二篇 記 事
第三篇 各分場級單位(包括直屬單位)
第四章 一分場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經濟狀況
第三節 生產經營效益
第四節 文化教育
第五章 二分場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三節 經濟狀況
第四節 經營效益
第五節 文化建設
第六節 民族往來
第六章 三分場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三節 經濟狀況
第四節 經營效益
第五節 文化教育
第七章 四分場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三節 經濟狀況
第四節 經營效益
第五節 文教
第六節 幫助當地民族,共建邊疆
第八章 五分場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三節 經濟狀況
第四節 經營效益
第五節 文化教育
第九章 六分場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三節 經濟狀況
第四節 經營效益
第五節 文化
第十章 七分場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三節 經濟狀況
第四節 經營效益
第五節 文化教育
第十一章 糖 廠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領導體制和管理體制的演變
第三節 深化管理
第四節 主要生產指標與經濟效益
第五節 技術力量的輸入與輸出
第六節 支援當地兄弟民族
第七節 文化設施與職工生活
第十二章 茶廠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茶葉加工
第三節 經營狀況
第四節 文化建設
第十三章 修配廠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三節 設備與培訓
第四節 經營狀況
第五節 經營效益
第六節 文化建設
第七節 廠群關係
第十四章 科技中心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試驗站
第三節 氣象站
第四節 獸醫站
第五節 項目建設
第十五章 商業服務公司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十六章 職工醫院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三節 經濟狀況
第四節 醫療建設
第五節 文化建設
第十七章 黎明中學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建置
第三節 教師、教學
第四節 學生
第十八章 車隊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經濟狀況
第三節 經濟效益
第四節 “黎明”的運輸
第十九章 基建隊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經營狀況
第三節 自身建設
第四篇 農、林、養殖
第二十章 橡膠
第一節 林地開墾
第二節 育苗
第三節 芽接
第四節 幼林管理
第五節 割膠
第六節 主要災害及病蟲害
第七節 科技新技術的推廣運用
第二十一章 茶葉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栽培
第三節 鮮葉採摘
第四節 植保
第五節 茶葉科技
第二十二章 甘蔗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品 種
第三節 播種與管理
第四節 輪作制度
第五節 甘蔗病蟲害防治
第六節 甘蔗綜示區
第二十三章 水稻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耕作制度演變
第三節 良種推廣
第四節 新技術推廣及綜示區
第五節 土壤培肥及化肥、農家肥施用
第六節 病、蟲、草害發生及防治
第七節 灌溉
第二十四章 玉米、花生、黃豆、油菜
第一節 玉米生產概況
第二節 花生生產概況
第三節 黃豆生產概況
第四節 油菜生產概況
第二十五章 養殖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專業機構
第三節 飼草飼料
第四節 畜禽飼養
第五節 畜禽改良
第六節 疫病防治
第七節 魚
第五篇 農林產品加工
第二十六章 糖加工
第一節 甘蔗種植與紅糖生產
第二節 機制白糖廠的籌建及生產
第三節 設備的更新改造
第四節 提高產品質量
第五節 新產品開發與糖廠擴建
第六節 環境保護
第二十七章 膠加工
第一節 橡膠加工概況
第二節 制膠廠
第二十八章 茶加工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設備與產量
第三節 制茶工藝及改革
第四節 等級鑑定與管理
第五節 能 源
第六篇 工商機運
第二十九章 農機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管理沿革
第三節 隊伍
第四節 設 備
第五節 管 理
第六節 保修
第七節 更新改造
第八節 土地平整
第三十章 修配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廠房
第三節 規模
第四節 農機具的製作加工改良
第五節 隊伍
第三十一章 基建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農業建設
第三節 工業廠房
第四節 住房建設及改革
第五節 架橋鋪路
第六節 建築材料
第三十二章 煤礦
第一節 建置沿革
第二節 生產規模與效益
第三十三章 電力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水電站
第三節 電量·柴油發電機組
第四節 賓房電站
第三十四章 商業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網點
第三節 管理
第四節 隊伍與商品銷售
第五節 布局與經營特點
第三十五章 食品、副食品和其他加工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糧食加工
第三節 油料和飼料加工
第四節 其他加工
第七篇 教育、衛生
第三十六章 教育
第一節 普通教育
第二節 教學設備
第三節 機構·經費·培訓教師
第四節 職工教育
第三十七章 衛生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機構沿革
第三節 疾病的預防與診治
第四節 醫療隊伍和醫療改革
第五節 歷年受上級表彰情況
第六節 為邊疆各民族服務
第七節 婦幼保健
第八節 住院部
第九節 經費
第八篇 企業文化
第三十八章 文體、電影、電視
第一節 文藝 體育
第二節 電 影
第三節 電 視
第三十九章 簡報、廣播、報導隊伍
第一節 黑板報、簡報
第二節 廣 播
第三節 新聞報導
第四十章 文藝創作
第一節 書法、美術、攝影
第二節 業餘文學創作
第四十一章 寫史、修志、編書
第一節 方誌撰修
第二節 書籍編印
第九篇 管理
第四十二章 會計和財務管理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財務計畫編制
第三節 利潤管理與盈虧
第四節 資金管理
第五節 費用核算和成本管理
第六節 資產管理
第七節 國家投資收回率
第四十三章 勞動管理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機構沿革
第三節 職工與勞動制度
第四節 勞動管理與勞動報酬
第五節 勞動保險與保護
第六節 工資管理
第十篇 政權
第四十四章 武裝
第一節 沿 革
第二節 裝備與管理
第三節 軍事訓練
第四節 戰備執勤
第五節 政治教育
第六節 徵兵與擁軍優屬工作
第四十五章 保衛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民眾性自防體系的形成與完善
第三節 社會治安與綜合治理
第四節 歷年案件
第四十六章 法庭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法庭管轄與民事審判
第三節 人民調解委員會
第十一篇 黨群
第四十七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黨組織與黨員
第二節 落實政策(平反改正“黎明”創建以來的冤假錯案)
第四十八章 幹部歷年任職
第一節 歷任“黎明”(農場、兵團、公司)正副職黨政領導
第二節 各科室正副職
第三節 各分場級單位正副職
第四十九章 幹部工作
第一節 來源與結構
第二節 歷次政治運動中的幹部
第三節 幹部工作
第四節 幹部工作改革
第五節 管理體制的變革
第六節 幹部檔案管理
第七節 離退休幹部工作
第五十章 紀委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機構沿革
第三節 打擊經濟領域內的犯罪活動
第四節 學習和貫徹《準則》的執行情況
第五節 處理來信來訪和日常工作
第六節 加強黨內監督,協助黨委抓好黨風
第五十一章 工會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工會委員會、工代會、會員
第三節 職工代表大會
第四節 民眾生產
第五節 勞動保護
第六節 生活福利
第七節 職工業餘教育
第八節 女工工作
第九節 創文明單位與建設“職工之家”
第十節 工會財務
第五十二章 共青團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歷屆團員代表大會
第三節 各時期的主要活動
第五十三章 民族工作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黎明”範圍內的民族情況
第三節 與各民族的相互交往
第四節 對當地政府和各族兄弟的支援
第五節 當地民眾對“黎明”的支持和幫助
第十二篇 人物
第五十四章 獲省以上(包括省部委辦局)表彰或獎勵的單位
第五十五章 獲州以上(包括農墾分局)表彰或獎勵的個人
第五十六章 傳記·名錄
陳德貴
張振新
載勇
第十三篇 回憶錄
“黎明”的緣起
創業艱辛磨難多
烈火熊熊何所懼
在“大躍進”的日子裡
憶昆明市青年志願墾荒隊到“黎明”前後
沿著王震的足跡
外國客人專程到“黎明”
文藝界人士在“黎明”
附錄
大事記(1991年~2004年)
表彰·單位
表彰·個人
《農墾黎明志》總纂記略和《附錄》
撰寫執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