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抗病性鑑定技術規範—第3部分:水稻抗紋枯病

農作物抗病性鑑定技術規範—第3部分:水稻抗紋枯病

《農作物抗病性鑑定技術規範—第3部分:水稻抗紋枯病》(DB52/T 1501.3-2020)是2020年9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地方標準,歸口於貴州省植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地方標準《農作物抗病性鑑定技術規範—第3部分:水稻抗紋枯病》(DB52/T 1501.3-2020)規定了水稻抗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鑑定方法和抗病性評價。該標準適用於貴州區域種植的水稻品種(系)和種質資源對紋枯病的抗病性鑑定與評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作物抗病性鑑定技術規範—第3部分:水稻抗紋枯病
  • 外文名: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crop resistance to diseases—Part 3: Rice resistance to sheath blight
  • 標準號:DB52/T 1501.3-2020
  • 發布日期:2020-05-22
  • 實施日期:2020-09-01
  • 中國標準分類號:B 15
  • 國際標準分類號:65.020.01
  • 技術歸口:貴州省植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批准發布部門: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行業分類:農、林、牧、漁業
  • 標準類別:其他標準
  • 性質:推薦性地方標準
  • 狀態:現行
制定過程,制定背景,編制進程,制定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引用檔案,實施建議,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紋枯病由半知菌亞門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普遍發生於亞、非、歐、美各洲水稻種植國家。近年來,隨著矮桿、多櫱、高產品種的推廣套用,氮素化肥用量的增加及種植密度的提高,此病危害逐漸加重,一般減產10-30%,嚴重時可達50%。在中國長江流域和南方稻區,紋枯病已成為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稻曲病和紋枯病)之首。長期以來,對紋枯病的防治主要依賴於化學藥劑和栽培措施,由於缺乏免疫或高抗的種質資源,抗紋枯病育種研究進展緩慢,生產上種植的品種大多感病。有效的抗病性鑑定方法是品種(材料)抗性評價的關鍵,現行標準《水稻抗紋枯病鑑定技術規範》(NY/T 2720-2015)是由中國水稻所主持編寫,在操作中發現其部分過程有待改進,以期更符合貴州生產實際。因此,在行標《水稻抗紋枯病鑑定技術規範》(NY/T 2720-2015)的基礎上,有必要制定更適合貴州水稻生產的抗紋枯病鑑定技術規程。

編制進程

  • 標準計畫
地方標準《農作物抗病性鑑定技術規範—第3部分:水稻抗紋枯病》(DB52/T 1501.3-2020)由貴州省植物保護研究所提出,由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關於下達貴州省2018年第一批標準化項目的通知》批准立項,由貴州省植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 起草階段
該標準的研究及編制期限為2012年11月-2018年12月,分3個階段開展:
  1. 鑑定技術研究階段:2012年11月-2015年12月,鑒於水稻紋枯病的危害現狀和抗病品種的選育缺陷,該標準起草組成員於2012年開始水稻抗紋枯病人工接種鑑定方法研究,於當年11月申請“抗水稻紋枯病資源(材料)鑒選研究”項目,獲貴州省農業科學院院專項(黔農科院院專項[2012]021號)資助。分別開展了水稻抗紋枯病鑑定人工接種有關接種體、接種量、接種部位、接種與病情調查時間、病情分級及抗性評價方法等技術研究。
  2. 標準編寫階段: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充分分析和驗證水稻紋枯病抗性鑑定方法基礎上,參考2017年發布的行業標準《水稻抗紋枯病鑑定技術規範》(NY/T 2720-2015)和《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殺菌劑防治水稻紋枯病》(GB/T 17980.20),查閱參考了相關文獻,補充、細化、調整了部分內容,完成了該標準討論稿的編寫。
  3. 標準初審、論證、修改階段:2019年7月16日,邀請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省農業科學院、貴陽市植保植檢站、貴州省水稻研究所、貴州省旱糧研究所相關專家對該標準工作組草稿進行初審;2019年7月29日下午,在此邀請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省種子管理站、貴州省植保植檢站、貴州大學、貴陽市植保植檢站的相關專家,進行系列標準框架論證。編寫組根據兩次專家的意見進行了詳細的修改。
  • 發布實施
2020年5月22日,地方標準《農作物抗病性鑑定技術規範—第3部分:水稻抗紋枯病》(DB52/T 1501.3-2020)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0年9月1日,地方標準《農作物抗病性鑑定技術規範—第3部分:水稻抗紋枯病》(DB52/T 1501.3-2020)實施。

制定依據

地方標準《農作物抗病性鑑定技術規範—第3部分:水稻抗紋枯病》(DB52/T 1501.3-2020)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GB/T 1.1-2009)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貴州省水稻研究所、貴州省植物保護研究所、綏陽縣植保植檢站。
主要起草人:謝海呈、譚清群、薛艷艷、張大雙、楊學輝。

標準目次

前言
1 範圍
1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鑑定方法
2
5 抗病性評價
3
附錄A(資料性附錄)水稻紋枯病病原、症狀及發生流行規律
4
附錄B(規範性附錄)水稻紋枯病分級
5
附錄C(資料性附錄)水稻紋枯病抗病性鑑定記載、評價表
6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農作物抗病性鑑定技術規範—第3部分:水稻抗紋枯病》(DB52/T 1501.3-2020)規定了水稻抗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鑑定方法和抗病性評價。該標準適用於貴州區域種植的水稻品種(系)和種質資源對紋枯病的抗病性鑑定與評價。

引用檔案

GB/T 8321.10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十)
GB/T 17980.20 農藥 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殺菌劑防治水稻紋枯病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NY/T 2720 水稻抗紋枯病鑑定技術規範
參考資料:

實施建議

加強對該標準的宣傳和執行。該標準中的技術要素是試驗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制定的,是生產中適用且科學可行的,建議在實施該標準過程中對所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反饋,以利於非標準的修訂和完善。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農作物抗病性鑑定技術規範—第3部分:水稻抗紋枯病》(DB52/T 1501.3-2020)的制定,可以強化新品種選育中抗病材料(品種)的篩選和抗病品種的推廣種植,將有效降低紋枯病的危害,減少農藥施用和用工成本,產生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