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工作
編寫背景
中國有關辭章的詞語十分豐富,它是民族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傳神寫照”“形神畢出”“形神俱化”“鬚眉畢現”“勃勃欲生”“泥人土馬”“剪紙為花”等等,在平日學習、教學、寫作中,習見常用,但要準確了解其意義及出處,從普通辭書中卻查不到。有的詞語,如“修辭”、“辭章”等,雖然普通辭書也有收錄,但釋義陳舊,義項未全,不能反映當代學術研究新的成就。
編寫工作
《辭章學辭典》由鄭頤壽作總體設計,建立全典理論體系及寫作體例,並組織學者撰稿;由王蘊冬、李林洲、鄒光椿、張慧貞、林長鎏、鄭韶風、鄭鵑榕、趙彥逵、韓珍重分工編撰初審,鄭頤壽、林大礎統審;鄭韶風還協助主編編制全書音序目錄索引及分類目錄索引;李林洲、鄭宇清負責卡片的編制和整理工作。
出版工作
2000年7月,《辭章學辭典》由
三秦出版社出版,責任編輯為張方鵬,封面設計為毋培華。
內容說明
《辭章學辭典》的“分類目錄索引”顯示,所收5000餘條詞目分屬“辭章本體論”“辭章與生活”辭章與作者”“辭章與鑑賞”“有關辭章的主要論著”五大部分。每一部分分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又分出不同專題,每一專題中又劃分不同小類。
書籍目錄
目錄 | 頁碼 |
---|
前言 凡例 分類目錄索引 總目索引 詞條索引 辭典正文 後記 音序目錄索引 | |
編寫特點
《辭章學辭典》收詞條6300多條,100萬字左右內容相當豐富。全書分為《辭章本體論》《辭章與生活》《辭章與作者》《辭章與鑑賞》《有關辭章的主要論著》五大部分,而每一部分都包含有若干部分。《辭章本體論》部分包括:《辭章界說》《辭章與內容》《辭章的運用與構成》《表達效果》《風格》和《語體·文體》共六個方面。而在每一個方面,又有豐富的內容,如《辭章的運用和構成》方面,其內容包括11個專題:構思、想像、營造,熔裁、附會、置辭,執術馭篇,謀篇,選句,造語、措詞,用字,調音、協律,辭格、藝術方法,表達方法,修改錘鍊等。在每一個專題里,又有極豐富的內容。
豐富性不僅表現在嚴密而豐富的內容網路上,更體現在每個條目的釋文上。《辭章學辭典》每個條目都不是乾巴巴的,而是非常豐滿的。除解說詞條意義外,還舉有例句,不少條目例句很多,而又很精彩,大多來自辭章學專著或論述辭章的文章片段。除了釋義、例句外,有的條目還有說明,使詞條的內容更加豐富。
在編排體例方面,該書也匠心獨運。書前有分類目錄索引,可以看出整個辭章學的內容體系。在分類目錄索引中,又分為兩部分,一是總目索引,二是詞條索引。層次分明,查檢方便。要查檢辭章學某一內容,先查總目索引,再查詞條索引,有關內容了如指掌。但全書詞條的編排,又以音序為準。這有利於在閱讀中看到某一辭章學詞條時,馬上可以按音序在辭典中查找,非常方便。書後所附的音序目錄索引,使查檢更為簡捷。
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辭書。其功用有三:一是《辭章學辭典》是查閱有關辭章常用詞語的專業工具書。雖然一般辭書也有收錄,但釋義陳舊,義項不全,未能反映當代學術研究新的成就。因此,該辭典收人家之未收之詞條,補人家之不全之義項,以供辭章的學習、教學和科研之需用。二是《辭章學辭典》是查閱漢語辭章論的工具書。《辭章學辭典》釋義僅限於辭章方面,一般意義不注,引論力求相對完整,儘量反映諸家觀點,條目與例證均與辭章論述密切相關,多出自文論、史論、詩話、詞話、曲話,以提供辭章理論為宗旨,《辭章學辭典》收羅了浩如煙海的辭章方面的材料,初擬草創《辭章學辭典》時全稿約萬字,後又加以精選,汰去三分之二的篇幅,雖不能反映辭章論之全豹,但辭章論的主要內容的條目,皆囊括之中,是查閱漢語辭章論的很好的工具書。三是《辭章學辭典》為辭章學體系的探討、建立做了些拓荒性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參考。
《辭章學辭典》科學性首先表現在釋義的準確上。作者下了很多苦功,對每一條目仔細推敲,用準確簡明的文字表示其意義。如“成風盡垂”解釋為“揮起斧頭引來一陣風,砍掉鼻尖上的白土,比喻高超的寫作方法”。何其簡明生動準確。這種例子俯拾皆是,不勝枚舉。科學性還表現在例句的精選上。《辭章學辭典》例句皆非常典範,大多引自文論、史論、詩話、詞話、曲語名著,出自名家之中。
編寫人員
職務 | 姓名 |
---|
| |
| |
| |
| 李林洲、鄒光椿、張慧貞、林大礎、林長鎏、鄭其鎮、鄭娟榕、鄭韶風、韓珍重 |
| 王蘊冬、王聰、李文錦、李鶚鳴、李洛楓、李林洲、朱玉富、鄒光椿、張濟川、張慧貞、陳節、林大礎、林去病、林長鎏、林冠珍、鄭宇清、鄭其鎮、鄭娟榕、鄭韶風、鄭韶華、鄭頤壽、郭可楠、趙彥逵、胡江晚、唐慶清、黃敏、黃健、韓怡丹、韓珍重、詹冠群 |
作者簡介
鄭頤壽,福建省福州市人。1936年生。福建師範大學辭章學研究所所長,教授,讀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全國文學語言研究會會長、華東修辭學會副會長、福建修辭學會會長。著述(含合作)50多種,主要有《辭章學概論》《辭章藝術示範》《比較修辭》《新編修辭學》《大學修辭》《文藝修辭學》《中國文學語言藝術大辭典》等,發表論文近百篇,文學作品百篇。中國國內外出版的《世界名人錄》、《世界新學科總覽》、《漢語修辭學史》等書對其學術成就進行了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