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與選擇:變動中的刑法學說與實踐》是2014年3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玲玲。
基本介紹
- 書名:辨別與選擇:變動中的刑法學說與實踐
- 作者:毛玲玲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3月
- 頁數:300 頁
- 定價:4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187095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近年中國刑法理論界對犯罪構成、犯罪化與非犯罪化、刑法解釋等基礎命題的討論學說紛呈。一些基礎命題的思考既是與刑法研究的未來趨向相關,也是思考如何解決刑事司法實踐中具體問題的基礎。《辨別與選擇:變動中的刑法學說與實踐》主要內容在於對各種學說與觀點進行辨別與選擇。通過以比較研究的方法考察德日刑法、英美刑法以及我國刑法中各個基礎命題的內涵與演變,分析各種學說的價值取向與方法論路徑差異,以期對我們思考如何完善刑事法治有所啟示。
作者簡介
毛玲玲,1975年2月生,浙江人。北京大學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8年~2010年,掛職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刑法,以及金融證券犯罪、公司犯罪等經濟犯罪問題。在《法學》《政治與法律》《上海金融》等法學與金融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多篇為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出版證券犯罪、金融犯罪、公司犯罪等著作;參編《刑法學專題研究》《中國刑法學》教材。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等多項課題。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犯罪構成理論的演變與比較
第一節 犯罪構成理論的比較
一、各種犯罪構成理論
二、考察各種犯罪構成理論的啟示
第二節 我國犯罪構成理論的爭論情況
一、我國犯罪構成理論的爭論狀況
二、犯罪構成理論討論的意義或犯罪階層理論的方法論效用
三、理論爭論中對我國傳統犯罪構成理論缺陷的歸納
第三節 中國背景下犯罪構成理論問題的相關檢討
一、犯罪構成理論之爭:百家爭鳴的學術繁盛背景下對負面影響的認識
第四節 中國犯罪構成理論的演變趨勢
一、大陸法系犯罪階層理論的圖示
第二章 犯罪化與非犯罪化的價值與邊界
第一節 犯罪化趨勢中刑法的價值
一、刑事責任的獨特價值
二、刑事指控的特殊功能
第二節 犯罪化趨勢的表現
一、刑事法網加密
二、刑事法網趨嚴
第三節 犯罪化趨勢的模式選擇
一、犯罪化的入罪與設刑
二、犯罪化的定性與定量
三、犯罪化的合情與合理
第四節 非犯罪化學說的基礎
一、犯罪化的有形成本
二、犯罪化的無形成本
第五節 非犯罪化的路徑
一、去刑罰化理論
二、去犯罪人化理論
三、刑法“輕輕重重”
第六節 犯罪構成理論與司法能動性
第三章 刑法因果關係判斷路徑之探索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各種因果關係理論的借鑑與限制
一、“條件說”、“原因說”及“相當因果關係說”的借鑑及限制
二、“客觀歸責理論”的借鑑與限制
三、英美“雙層次原因理論”的借鑑與限制
第三節 我國刑法因果關係的判斷路徑
一、限定刑法因果關係的研究對象,明確判斷範圍
二、區分刑法因果關係承載的功能,簡化判斷過程
三、承認刑法因果關係的法律屬性,賦予法官個案自由裁量權
第四章 刑法解釋的爭議與解決
第一節 問題的緣起
第二節 刑法解釋迷局的展現
一、“以毒易毒”案例中刑法解釋的適用困難
二、刑法解釋分歧的原因
第三節 刑法解釋迷局的諸多解決方案
一、刑法解釋的立場之爭
……
第五章 刑法概念式思維路徑的困境
第六章 故意與過失的司法困境與解決方案
第七章 不作為犯實質化界定的限定
第八章 期待可能性理論的批判與借鑑
第九章 共同犯罪理論在經濟社會的適用困境與借鑑
第十章 經濟社會中刑法觀念的變革
第十一章 現代社會刑事責任的輕緩化思考——以稅收犯罪的變化為例
第十二章 經濟犯罪刑事司法的精緻化課題
第十三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思考
第十四章 案例指導制度的經驗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