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蓼鐵線蓮(學名:Clematis terniflora DC. var. mandshurica (Rupr.) Ohwi)是毛茛科,鐵線蓮屬圓錐鐵線蓮的變種,木質藤本植物。一回羽狀複葉,小葉片卵形、長卵形或披針狀卵形,頂端漸尖或銳尖,上面無毛,網脈明顯,下面近無毛,圓錐狀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序較長而挺直,萼片外面除邊緣有絨毛外,其餘無毛或稍有短柔毛;多花,白色,狹倒卵形或長圓形,頂端銳尖或鈍,瘦果橙黃色,倒卵形至寬橢圓形,扁,較小,6月至8月開花,7月至9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朝鮮、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也分布。生山坡灌叢中、雜木林內或林邊。
該種根有鎮痛、利尿作用,治風濕性關節炎、半身不遂、水腫、神經痛、偏頭痛、顏面神經麻痹、魚刺哽喉;葉有抑菌作用;全草可作農藥。種子油可制肥皂。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生長習性,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種子採收,選地整地,田間管理,病害防治,主要價值,用藥,景觀,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莖和分枝除節上有白色柔毛外,其餘無毛或近無毛;一回羽狀複葉,通常5小葉,有時7或3,偶爾基部一對2-3裂至2-3小葉,莖基部為單葉或三出複葉;小葉片卵形、長卵形或披針狀卵形,頂端漸尖或銳尖,很少鈍,無微凹,上面無毛,網脈明顯,下面近無毛,小葉片長2.5-8厘米,寬1-5厘米,頂端鈍或銳尖,有時微凹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淺心形或為楔形,全緣,兩面或沿葉脈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上面網脈不明顯或明顯,下面網脈突出。
圓錐狀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序較長而挺直,長可達25厘米,花序梗、花梗近無毛或稍有短柔毛,萼片外面除邊緣有絨毛外,其餘無毛或稍有短柔毛;多花,花直徑1.53厘米;萼片通常4,開展,白色,狹倒卵形或長圓形,頂端銳尖或鈍,長0.8-1.5(-2)厘米,寬在,4(-5)毫米內,外面有短柔毛,邊緣密生絨毛;雄蕊無毛。
瘦果橙黃色,常5-7個,倒卵形至寬橢圓形,扁,較小,長4-6毫米,寬2.5-4毫米。邊緣凸出,有貼伏柔毛,宿存花柱長達4厘米。花期6月至8月,果期7月至9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朝鮮、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也分布。生山坡灌叢中、雜木林內或林邊。
生長習性
辣蓼鐵線蓮對土質要求不嚴。喜涼爽,耐寒,耐旱。生育期對水分要求嚴格, 忌積水,喜排水及保水性能好、含腐植質較豐富的沙壤土。對光照要求不嚴,長、短日照均可開化,但短日照可使花期延長。
繁殖方法
種子直播。可採用春播或秋播。秋播時間為10月中旬左右,春播於4月下旬至5月中旬。種子直播多採用條播。順著做好的床按照行距25厘米,開2厘米的淺溝,然後將種子均勻的撒入溝內,覆土後輕輕鎮壓,澆透水,床面覆蓋松針或稻草2厘米,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溫度適宜,約10d左右出苗。出苗後清除床面上的松針與稻草。苗高3厘米時可間苗1次,苗高長到10厘米時,按照株距20厘米定苗。每667平方米用種量為1.5千克。
育苗移栽。將種子均勻的撒播於整好的床面上,覆土1-1.5厘米,床面用稻草、樹葉等覆蓋,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後撤去覆蓋物。苗高3厘米時可間苗1次,苗高長到10厘米左右時,按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帶土移栽。也可以在1年生苗枯萎後於秋季或翌年春季進行移栽。
根芽繁殖。秋季植株枯萎後或春季植株萌芽前,採挖野生或栽植多年生植株根部,進行分根,每叢根部帶2-3個更新芽,在做好的床面上按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進行栽植即可。
栽培技術
種子採收
辣蓼鐵線蓮種子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種子成熟的標準:種皮呈深黃色,咬破種子後,種內的種胚沒有水或只有少量的水,這時便可以採收。採收後,將種子放在日光下曬乾,清除雜質,將種子裝入布袋中,置於乾燥、通風處保存。
選地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棕壤土或沙質壤土為宜。低洼、易澇或乾旱地塊不宜選用,清除育苗地石頭、樹根、雜草等雜物,然後深翻25厘米,結合深翻整地施入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入量為2500千克,使土、糞混合均勻。再耙細,做成床,床寬1.3m左右,床高10厘米。床長依地形而定。床與床之間留50厘米寬的作業道。
田間管理
肥水管理。播種後要經常澆水,保持床土濕潤,澆水時,要小水勤澆,並在早晨或傍晚進行,不宜在中午高溫時澆水,幼苗出土後,用水量以土壤不旱為原則,以免造成苗間濕度過大。苗期結合中耕除草,每667平方米施入較淡人糞尿1000千克。定植後每年追施2次過磷酸鈣或複合肥,每667平方米施入量為25千克。
間苗補苗。幼苗長到3-4厘米高時進行間苗,間苗後也要進行澆水,以增加床土的密度,防止通風透氣。幼苗長到10厘米左右時進行定苗。對於缺苗處於陰雨天氣及時進行補苗。
中耕除草。育苗期間,全年進行3-4次除草,當幼苗高3-5厘米時進行中耕除草1次,以後視雜草生長情況再中耕除草1-2次。定植於大田後每年中耕除草2-3次。除草的同時進行鬆土,以增加土壤通透性,除草應進行多次,勿使大草欺苗,影響幼苗的生長。
修枝。當苗高長至30-50厘米時,用樹枝在行間搭架,架高90-120厘米,供植株攀緣生長,避免莖、葉堆聚在一起,因通風不良而影響生長。為促進根系發展,適當剪去過密的藤條。整形修剪在每年的10-11月採收種子後進行,去除枯枝,促進園內通風透氣,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病害防治
葉斑病。葉斑病發病初期,葉片出現水漬狀斑點,顏色逐漸加深,黃色或褐色。每年6月份發病,7-8月份為高發期。防治方法:播種或移栽前用50%的多菌靈7-8克/平方米進行土壤消毒;在生長期間,於發病初期,通用多抗黴素120-150倍液與70%代森錳鋅400-500倍液交替噴灑,每隔7-10天噴1次。
黑腐病。發病初期根莖部有環狀褐化,逐漸擴展至全莖,發病部位黑褐色,最後造成整個植株死亡。防治方法: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600倍液,每隔7-10天噴灑1次。
主要價值
用藥
根及根狀莖功效同威靈仙。
【畲藥】九里火,百條根,靈仙藤,威靈陳,南膠藤:全草治風濕痛,腹中冷氣,跌打損傷。
【蒙藥】益日桂,巴日斯溫-薩哈勒:根用於風寒濕痹,關節不利,四肢麻木,跌打損傷,扁桃體炎,黃疸型急性傳染性肝炎,魚骨鯁喉,食道異物,絲蟲病;外用治牙痛,角膜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