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白粉病

辣椒白粉病

辣椒白粉病是由韃靼內絲白粉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辣椒上的病害。辣椒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老熟或幼嫩的葉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黃綠色不規則斑塊,無清晰邊緣,白粉狀霉不明顯,背面密生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較早脫落。

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辣椒白粉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5-8月。年度間早春溫度偏高、少雨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肥水不足引發早衰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辣椒白粉病一定要早,最好在定植緩苗後,噴施植物化感劑碧生,7-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三次,能夠使植株具有很好的抗病能力,將病菌扼殺在萌芽狀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辣椒白粉病
  • 外文名:Leveillula taurica
    Oidiopsis taurica
  • 病原韃靼內絲白粉菌
  • 為害植物:辣椒
  • 為害部位:葉片
病原特徵,形態特徵,生理特性,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辣椒白粉病病原菌的無性世代為辣椒擬粉孢菌(Oidiopsis taurica (Lev.) Salm.),屬半知菌亞門、粉孢屬;有性世代為韃靼內絲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 (Lev.) Arn.),屬於子囊菌亞門、內絲白粉菌屬。

形態特徵

菌絲體內外兼生,大多為內生。分生孢子梗直立,由氣孔伸出,大多數單生或2-3根叢生,無色,基部細長,頂端稍粗,大小為112.0-240.0微米×3.2-6.4微米。分生孢子無色,3-5個串生於分生孢子梗的頂端,呈藕節狀,成熟時自孢子梗上脫落。分生孢子呈圓柱形或長橢圓形,頂端稍寬;大小為44.8-72.0微米×9.6-17.6微米,萌發時頂端突起呈燭焰狀,逐漸生出芽管,進而發育成侵染絲。有性世代未見。

生理特性

病菌對溫度的要求:分生孢子在10-37℃時均可萌發,萌發最適溫度為20℃。分生孢子形成和萌發的適宜溫度為15-30℃,其侵入和發病的適宜溫度為15-18℃。
病菌對濕度的要求:辣椒白粉病病原菌侵染需要有適宜的空氣濕度,在有水滴或水膜的條件下,分生孢子才能萌發和侵入。早晚結露較多,時間較長,濕度大,有利於分生孢子萌發侵染;早晚結露少,時間短,濕度小,則不利於分生孢子萌發侵染。因此,50-80%的相對濕度和弱光照條件,尤其是夜晚十分利於辣椒白粉病的發生和流行。

為害症狀

辣椒白粉病主要是葉片受害,發病初期葉面迎光透視可見葉肉組織出現數量不等、形狀不規則的較小褪綠斑,葉背產生一層非常稀薄的粉狀霉層;隨著病情發展,葉面出現明顯的褪綠斑,葉背產生一層稀疏的粉狀霉層。溫室濕度大時,褪綠斑迅速向四周擴展,導致整個葉片及葉柄褪綠變黃,直至脫落;濕度較低時,大量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聚生在葉背面形成一層緻密的白色粉狀霉層,嚴重時這種粉狀霉層可覆蓋整個葉片背面,一部分葉片上出現局部壞死的褐色病斑,有時葉片正面也能產生粉狀霉層。

侵染循環

病菌以閉囊殼隨病株殘餘組織遺留在田間越冬在環境條件適宜時,產生的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傳播至寄主植物上,從寄主葉背表皮氣孔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並在受害的部位產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氣流飛散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在寒冷地區,病菌以菌絲體或閉囊殼在寄主上或在病殘體上越冬,次年以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後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致病害蔓延擴展。在溫暖地區,病菌不產生閉囊殼,以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完成其周年循環,無明顯越冬期。

流行規律

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辣椒白粉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5-8月。年度間早春溫度偏高、少雨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肥水不足引發早衰的田塊發病重。
通常溫暖濕潤的天氣,施用氮肥過多或肥料不足,植株生長過旺或不良,發病重。病菌產生分生孢子適溫15-30℃,相對濕度80%以上,氣溫升高,濕度適宜,上午6:00至下午3:00有微風適於孢子飛散,尤以中午至下午3:00最適。分生孢子發芽和侵入適宜相對濕度90-95%,無水或低濕雖可發芽侵入,但發芽率明顯降低。辣椒白粉病在10-25℃均可發生,能否流行,取決於濕度和寄主的長勢。低濕可萌發,高濕萌發率明顯提高。因此,田間濕度大,辣椒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較高的濕度有利於孢子萌發和侵入。高溫乾燥有利於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擴展,尤其當高溫乾旱與高濕條件交替出現,又有大量白粉菌源及感病的寄主,此病即流行。中國西安地區日光溫室多在4-5月發生該病,坐果時四周的功能葉最易感病,以後隨坐果增多,抗病力下降,病情不斷增加。大棚內濕度大,空氣不流通時發生早而重。

防治方法

  • 農業防治
  1. 選用抗病品種:不同品種對辣椒白粉病抗性存在差異,要在生產實踐中因地制宜地選擇使用抗病和耐病品種,如壯椒2008、滿豐二號等。對棚內前茬枯枝敗葉帶出棚外進行焚燒或深埋處理。
  2. 合理密植:建議畝栽苗2000-2200顆,1.2米畦面,單壟栽培,株距20-25公分,建議高壟栽培,根系生長需要滿足溫室、光照、氧氣、水分這幾方麵條件,高壟栽培澆水后土壤的通透性好,保溫能力強,根系生長擴散數量多,根系發達就更容易使肥料能夠充分的利用,起到良好的效果,採用雙桿整枝,加強通風透光。定植後7-10天,施用滴能液態磷肥,辣椒屬於淺根系作物,定植後施用磷肥可促進根系發育,良好的根系是辣椒高產的關鍵,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 合理給水給肥:高溫高濕是白粉的發病條件之一,但是乾濕交替是辣椒白粉病孢子萌發和再侵染的有利條件,所以在給水上要,不能過度控水,尤其是在秋季高溫期,不要為了控秧而過度控水,要保持土壤見乾見濕,保持棚室內有一定的空氣濕度。勤噴施葉面肥。
  • 化學及生物防治
防治辣椒白粉病一定要早,最好在定植緩苗後,噴施植物化感劑碧生,7-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三次,能夠使植株具有很好的抗病能力,將病菌扼殺在萌芽狀態。
在苗期噴施碧護3克+碧歐30克,隔20天再噴1次,防止徒長。辣椒白粉病發病初期,使用3億CFU/克哈茨木黴菌葉部型300倍液噴霧,7-10天噴1次。也可使用95%礦物油300倍液7-10天噴1次。治療時,用朵麥可13克加水15千克均勻噴霧,隔4天噴霧1次,連噴2-3次;或用特富靈10克加水15千克均勻噴霧,隔4天噴霧1次,連噴2-3次;或用凱潤8毫升加水15千克均勻噴霧,隔4天噴1次,連噴2-3次。每畝用水量最少60千克以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