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河南省岩石礦物測試中心擔任主要完成單位,趙更新、金若時、戴學富、俞礽安、賀福清、張素榮、何會民、張燕、劉文斌、唐志中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辛巴威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與戰略找礦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河南省岩石礦物測試中心
- 主要完成人:趙更新,金若時,戴學富,俞礽安,賀福清,張素榮,何會民,張燕,劉文斌,唐志中
- 等級:二等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 獲獎序號:20130036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3-2-22
項目摘要
2005年8月應辛巴威共和國政府請求,中國政府組織專家赴津調研論證後決定開展中津合作項目“辛巴威東部Chimanimani地區1∶25萬地球化學調查”。目的任務是通過辛巴威東部Chimanimani地區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查明39種元素的區域分布特徵和規律,圈定並檢查評價地球化學異常,提供可供進一步勘查的找礦靶區,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落實兩國經濟技術合作服務。 2007年11月商務部正式委託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與辛巴威地質調查局合作實施該項目。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具體承擔並於2008年1月啟動,經過2008年、2009年赴辛巴威實施野外工作,在國內完成樣品分析、系統綜合研究,於2010年7月全面完成項目任務。2010年9月項目成果通過國土資源部組織的專家組的評審驗收。2010年12月提交正式成果(中英文版)。項目的實施在區域地球化學調查研究和戰略性找礦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新發現和創新成果。 項目首先探索性地採用超低密度水系沉積物測量方法,從戰略高度快速對其全國區域地球化學背景和地球化學省進行了研究,成功編制了辛巴威全國41種元素地球化學圖,獲得了對主要成礦元素地球化學省、成礦帶的巨觀認識,基本了解了重點調查區的地球化學區位和資源潛力,取得了地球化學研究和戰略找礦的套用成果,效果顯著。 在重點調查區Chimanimani地區查明了39種元素的分布特徵,在前人近年化探工作過的區域,新發現大規模的金及多種元素地球化學異常。發現元素區域分布為“東西分區,南北成帶”,存在兩條南北展布的金、銅、鎳等多元素地球化學異常帶。編制了39種元素1:25萬地球化學圖件,對元素區域分布和結構特徵、時空分布規律、元素共生組合及地質意義進行了詳細研究。對主要岩石地層和岩石建造的地球化學特徵進行了分析,對主要構造單元和構造類型的地球化學特徵進行了論述,運用地球化學成果對區域構造和建造進行了劃分和推定。對主要礦床(點)地球化學異常特徵進行了分析歸納,提出了銅、金等礦產的異常識別模式和異常篩選依據。圈出50處綜合異常,並進行了解釋推斷。 對重點異常的野外檢查,發現多處金、銅礦,特別是在塔卡林場地區發現有大規模遠景的原生金礦,也是首次在辛巴威克拉通綠岩帶以外的邊緣活動帶發現原生金礦。經大比例尺土壤化探和槽探初步評價可望成為一處大型超大型金礦勘查基地。對區內金、銅多金屬、鈦鐵礦、鉑鈀元素以及金剛石的成礦問題進行了討論。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找礦遠景區劃。 項目最終取得了辛巴威全國、Chinmanimani地區以及重要異常區等三個層次的地球化學調查和找礦成果,探索和創新了一條境外地球化學調查工作的新思路與工作模式,找礦成效顯著,推動了行業科學技術的進步,最終成果大大超出了項目的預期。項目成果受到兩國政府、地調機構和國內勘查企業的重視和套用。商務部已決定在此成果基礎上,進一步開展中津國際合作;中國地質調查局已在其組織的境外地質調查中進行了推廣;新發現的原生金礦已由有關勘查單位與津方合作勘查。整體成果促進了辛巴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為落實我國礦產資源勘查“走出去”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