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動極是岩石圈板塊在地球表面發生轉動的球面極點。又稱擴張極、歐勒極。根據歐勒定律,球面上的剛體運動,只能是繞球面一個極點轉動。岩石圈板塊運動的地球球面幾何關係符合歐勒定律,因而岩石圈板塊應屬剛體或至少屬統計均一的剛性特徵。岩石圈板塊具剛性特徵並符合歐勒定律的球面轉動的認識,對板塊構造學的建立具有決定性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轉動極
- 外文名:pole of rotation
- 別名:擴張極、歐勒極
- 實質:球面極點
- 學科:地質學
- 相關原理:板塊構造學學說
轉動極機理,板塊構造學學說,
轉動極機理
當兩個各具邊界形態的板塊發生運動時,它們可繞共同的轉動極作小圓轉動,如通常切過洋中脊生長邊界的轉換斷層就是這種轉動的小圓軌跡。若 3個板塊同時發生運動,這三者不可能繞同一轉動極轉動,其中第三個板塊的轉動極必隨運動而移動變位,所以其轉動極只能是一個平均值。板塊運動的轉動極應只具瞬時的位置性質。由於判斷板塊運動常用一個時代段落,所以轉動極就總是一個平均值,在地表就表現為一個小區。重建古大陸的相對位置,確定轉動極的平均位置很重要。
板塊構造學學說
在大陸漂移、海底擴張說的基礎上,源於地質學與地球物理學中有關岩石圈、軟流圈、轉換斷層等方面資料研究,闡明地球外殼(即岩石圈)的運動學與動力學的科學。認為地球外殼(岩石圈)是由12個或更多的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圈上,在地幔對流或其他力的作用下,彼此相對的運動和相互作用,如擴張、聚斂、走滑平移,表現出其邊界間的地震帶與火山帶和造山帶。
板塊構造學的基本原理可概括為四點:
①固體地球的外殼可劃分為物理性質不同的兩個圈層——上部的剛性岩石圈和下墊的塑性軟流圈;
②岩石圈又可分為若干規模的運動的板塊,其邊界有3種活動類型:a.分離擴張型,伴隨洋殼的新生和海底擴張的開始;b.俯衝聚斂型,伴隨著洋殼與大陸碰撞和消亡;c.轉換斷層、走滑平移型。
③岩石圈板塊的運動是遵循幾何學中之歐勒定律的球面繞軸旋轉運動。
④岩石圈板塊的驅動力來自地球內部的力,如地幔對流力。板塊構造學誕生於本世紀60年代的末期(D.P. Meckenie and R.L.Parker,1967;W.J.Morgan,1968;B.Isacks等,1968;Le Pichon,1968),比較合理地解釋了地球活動和演化的一些重大問題,成為當代地球科學的一種流行學說,稱為“新全球構造學”(New Global Tectonics)。近年來進一步發展,提出大陸碰撞學說、地體說。但它的一些根本問題,如板塊活動的動力問題、大陸邊緣拼合和洋底磁條帶異常的多解性、大陸內部構造活動性等,至今仍是人們爭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