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鐘草

輪鐘草

輪鐘草(學名:Cyclocodon lancifolius (Roxb.) Kurz)是為桔梗科、輪鐘草屬直立或蔓性草本,莖高可達3米,中空,分枝多而長,葉對生,葉片卵形,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頂端漸尖,邊緣具細尖齒,鋸齒或圓齒。花單朵頂生兼腋生,聚傘花序,花萼僅貼生至子房下部,絲狀或條形,花冠白色或淡紅色,管狀鐘形,裂片卵形至卵狀三角形;花絲與花葯等長,花柱有或無毛,漿果球狀, 熟時紫黑色,種子極多數,7-10月開花。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高棉、緬甸、印度;中國雲南、四川、貴州、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廣西、廣東、福建、台灣也有分布。生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林中,灌叢中以及草地中。

該種根藥用,無毒,甘而微苦,有益氣補虛、祛瘀止痛之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輪鐘草 
  • 拉丁學名:Cyclocodon lancifolius (Roxb.) Kurz 
  • 別名:山荸薺、肉算盤、長葉輪鐘草、輪鐘花 
  • 國際瀕危等級:無危(LC)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菊目
  • 桔梗科
  • 輪鐘草屬
  • :輪鐘草
  • 命名者及年代:Roxb.,1872
  • 異名1:Campanula lancifolia  
  • 異名2:Campanula celebica 
  • 異名3:Campanumoea lancifolia 
  • 異名4:Codonopsis lancifolia 
  • 異名5:Cyclocodon lancifolius subsp. celebicus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育植技術,選址建園,合理栽植,棚架栽培,水肥管理,整形修剪,合理疏果,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直立或蔓性草本,有乳汁,通常全部無毛。莖高可達3米,中空,分枝多而長,平展或下垂。葉對生,偶有3枚輪生的,具短柄,葉片卵形,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6-15厘米,寬1-5厘米,頂端漸尖,邊緣具細尖齒,鋸齒或圓齒。
花通常單朵頂生兼腋生,有時3朵組成聚傘花序花梗或花序梗長1-10厘米,花梗中上部或在花基部有一對絲狀小苞片。花萼僅貼生至子房下部,裂片(4)-5(-7)枚,相互間遠離,絲狀或條形,邊緣有分枝狀細長齒;花冠白色或淡紅色,管狀鐘形,長約1厘米,5-6裂至中部,裂片卵形至卵狀三角形;雄蕊5-6枚,花絲與花葯等長,花絲基部寬而成片狀,其邊緣具長毛,花柱有或無毛,柱頭(4)5-6裂;子房(4)5-6室。漿果球狀,(4)5-6室,熟時紫黑色,直徑5-10毫米。種子極多數,呈多角體。花期7-10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高棉、緬甸、印度廣布、中國雲南(東南部)、四川、貴州、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廣西、廣東、福建(南部)、台灣也有分布。生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林中,灌叢中以及草地中。

育植技術

選址建園

建園時透氣、透水、質地疏鬆的土壤適宜輪鐘草生長。基於此,準備栽培基質時,為保證基質養分供應的充足性,應將發酵好的動物糞便作基肥,同時施用一定量的石灰以起到殺菌、消毒作用。土壤pH值5.7-6.5為宜,平地、丘陵、山地均可以建園。

合理栽植

  1. 栽植前準備。選地後,全園667平方米施入1000-1500千克發酵腐熟的羊糞或者牛糞,深翻細耙,或採用每穴定量施入10-20千克發酵腐熟的牛羊糞便作基肥。若為丘陵山地,選擇山地的陰面提前整地,方法是沿等高線作成梯田狀,細緻整地。一般翻耕土地深度以25-30厘米為宜,種植前作畦、挖穴,畦長根據地形而定,畦高30厘米、畦寬1.2-1.5米為宜,所挖坑穴的大小以30×20×10厘米為準。
  2. 移栽選種。為提高輪鐘草移栽的成活率,選擇優質種苗是其重要環節。應該充分運用選種檢疫專業知識,保持嚴謹、認真的選種態度,確保篩選出優質種苗。選種的標準以直徑3-6毫米、質量達30-60克、根系完整、外表光滑、質地均勻、苗長超過10厘米的種苗為佳。移栽過程為避免栽植後出現苗木參差不齊的現象,發現有腐爛、損壞、折斷的種苗,應及時清除;同時,選擇苗木時注意植株是否攜帶病蟲害,以及其他不利於移栽成活的因素。
  3. 適時栽植。春秋季節均可栽培,一般選取上年度培育的輪鐘草優質種苗,在3月中旬定植。
  4. 栽植密度。種苗定植株行距為1.5×2米,667平方米種植310-330株為宜。
  5. 科學移栽。移栽時,要使苗木根系儘可能向四周伸展,填一部分疏鬆壤土後輕提苗木,最後填土壓實,澆透定根水,等定根水透下去再封穴。為防治四周雜草的生長,避免發生爭光、爭肥、爭營養的狀況,可在種植行30厘米外空白處用園藝地膜覆蓋。

棚架栽培

  1. 搭建簡易遮陽設施。由於輪鐘草幼苗期根系較淺,蒸騰作用強,不耐強光照射。因此,田地栽培的輪鐘草需每2行搭建1個簡易棚體,一般棚寬3米為宜,1個完整棚體包括2排縱向排列水泥立柱,立柱高2.5米,水泥柱間距6米排列。在水泥立柱上空架不鏽鋼空芯管棚體,形成拱門狀,在立柱之間架1根直管,在管上面縱向鋪設塑膠膜,膜外壓膜線固定在兩側的拱桿上,這樣就構成了簡易遮陽棚架。福建地區5月份氣溫上升25℃以上時,在頂棚架上蓋透光率30%的黑色遮陽網。9月平均氣溫降到25℃左右時,撤下遮陽網,保留塑膠膜,如有條件的種植戶,立柱之間橫管上還可以架設微噴灌溉設施。
  2. 林下套種模式。可以考慮在栽培輪鐘草時栽種其它藥用植物進行遮陰,比如,栽種爬藤類的野木瓜(尾葉那藤),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單位面積土地的經濟效益,也可以考慮栽培木本類的花卉或者其他果樹為其遮陰。

水肥管理

  1. 土壤管理。苗木移栽後,根據田間苗木實際生長情況,如沒有鋪蓋地膜,一般每年要進行1-4次中耕除草,做到植株四周表土層疏鬆透氣,田間無雜草。
  2. 幼樹施肥。幼齡果樹儘量做到薄肥勤施,2月中旬開始抽生新枝條,第1次施肥從3月初開始,一般施用0.2%的尿素(或其他含氮量較高的複合肥NPK,25-9-3),每隔半個月施1次,5月上中旬是植株花芽分化的重要時期,應改施NPK為15-15-15的複合肥,10-12千克/667平方米,以促進當年生枝條生理成熟。
  3. 結果樹施肥。一般栽培的輪鐘草當年即可掛果,在坐果後,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氫鉀5千克,間隔20天后再施1次氮磷鉀複合肥5千克+硫酸鉀5千克,采果後將有機肥1000千克+鈣磷肥30-50千克+硫酸鎂2千克拌勻後施入距離主幹周圍20厘米處。
  4. 水分管理。輪鐘草幼苗在天氣乾旱時應及時灌水,以保持植株葉面和土壤濕潤;同時,植株幼嫩時也怕積水,雨季或雨水過多形成積水,若再加上氣溫較高,很容易滋生白粉病和其他病蟲害。因此,應及時排除積水,平時澆灌水選在傍晚進行。果實轉熟變色後,適當保持乾旱,形成晝夜溫差,利於乾物質積累,從而提高果實品質,以傍晚時分葉片不能恢復正常時澆水,反之不澆水。

整形修剪

主要分為秋冬剪和夏季修剪2種,秋冬剪一般在每年萌芽前進行即可,以保持樹形為基本原則,每株選留3根粗壯的枝條培育,每個長枝一般選留10-15個芽用於翌年結果,對營養枝與延長枝則在其2-3芽處短截,其他基生枝條予以全部剪除,並且在種植穴處搭建1個三角形支果架進行引蔓生長,使其在春季發芽後能迅速擴大葉幕,增加結果面,翌年抽生結果枝條,間隔15-30厘米綁縛。夏季修剪一般在5-8月進行。修剪原則是“疏短留長,剪去短果枝,控制基生枝(籬架栽培只選留3-4個主幹枝),保留中、長果枝”。整形修剪的具體操作方法:剪除過多的基生枝、叢生枝、貪青徒長枝、病蟲枝以及樹幹上抽生的騎馬枝等,同時疏剪或短截過密的新生枝,促使主蔓增粗,5月還要再進行1次摘心促進中長果枝花芽分化。

合理疏果

為了控產提質,疏果工作主要是疏除病蟲果和畸形果,一般在每年8月疏1-2次。

主要價值

該種根可藥用,無毒,甘而微苦,有益氣補虛、祛瘀止痛之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