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互信論

軍事互信論

《軍事互信論》內容豐富翔實,主要包括:軍事互信的基本概念、軍事互信的歷史演變、軍事互信的功能和特點、軍事互信的生成機制、建立軍事互信的主要方式、中國建立軍事互信的戰略指導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事互信論
  • 作者:侯小河
  • 出版社:國防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1日
  • 頁數:315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2621454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軍事互信論》由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一、研究目的和意義
二、國內外對軍事互信問題的研究現狀
第二章軍事互信的基本概念
一、信任的概念及有關理論
(一)心理學視角的信任
(二)社會學視角的信任
(三)經濟學視角的信任
(四)文化學視角的信任
二、國際關係中的信任理論
(一)國際關係學者對信任的研究
(二)西方主流國際關係理論對國家間信任問題的論述
(三)國家間信任產生和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三、軍事互信的定義和內涵
(一)軍事互信的理論來源
(二)軍事互信的定義
(三)軍事互信的內涵
第三章軍事互信的歷史演變
一、近代歐洲的軍事互信
(一)第一階段:從1648年至1789年
(二)第二階段:從1789年至1871年
(三)第三階段:從1872年至1914年
二、兩次世界大戰與軍事互信
(一)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軍事互信(1918年—1936年)
(二)建國前中國共產黨的軍事互信實踐(1942年—1946年)
三、冷戰時期的軍事互信
(一)第一階段:從1954年至1973年
(二)第二階段:從1973年至1982年
(三)第三階段:從1983年至1991年12月
(四)冷戰時期中國建立軍事互信的努力
四、冷戰後的軍事互信
(一)歐安組織範圍內軍事互信取得明顯進展
(二)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軍事互信
(三)東協地區論壇框架下的軍事互信
(四)中國積極推動軍事互信機制建設
(五)其他雙邊和多邊軍事互信
第四章軍事互信的功能和特點
一、軍事互信的功能
(一)緩和軍備競賽,舒解安全困境——軍備控制功能
(二)避免戰略誤判,防止衝突升級——危機管理功能
(三)營造安全環境,提高合作效率——促進合作功能
二、軍事互信的特點
(一)政治性
(二)博弈性
(三)互惠性
(四)漸進性
(五)多樣性
第五章軍事互信的生成機制
一、自變數Ⅰ:受信方的可信度
(一)信譽
(二)交往經歷
(三)意圖和能力
二、自變數Ⅱ:施信方與受信方的關係特徵
(一)同質性
(二)相互依賴
(三)溝通
三、自變數Ⅲ:施信方的信任傾向
(一)安全環境
(二)綜合實力
(三)戰略文化
四、自變數Ⅳ:外部環境
(一)國際制度
(二)軍事透明
五、中間變數:成本收益評估
六、因變數:信任信念、信任行動
第六章建立軍事互信的主要方式
一、宣示性措施
二、溝通性措施
(一)軍事熱線
(二)通報重大行動
(三)軍事交流
三、透明性措施
(一)發表國防白皮書
(二)軍事新聞發布
(三)常規武器登記
(四)填報軍費報表
(五)開放天空
(六)觀摩軍事演習、開放軍事設施參觀
四、限制性措施
(一)限制軍事力量
(二)限制軍事部署
(三)限制軍事活動
五、查證性措施
六、綜合性措施
(一)軍事合作
第七章中國建立軍事互信的戰略指導
一、中國在建立軍事互信問題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國際安全環境和安全理念的深刻變化為中國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二)“中國威脅論”是中國面臨的主要挑戰
二、建立軍事互信的基礎、目標和原則
(一)建立軍事互信要以增強政治互信為基礎
(二)建立軍事互信要以促進共同安全為目標
(三)建立軍事互信的原則
三、對中國積極推進軍事互信機制建設的戰略思考
(一)以國家利益為根本取向
(二)重視國家信用,維護國際信譽
(三)積極參與國際制度建設
(四)加強溝通,增進透明
(五)軍事互信仍須以實力為後盾
(六)靈活處理中外思維模式差異
……
第八章中美軍事互信研究
第九章中日軍事互信研究
第十章中印軍事互信研究
第十一章海峽兩岸軍事安全互信問題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