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屯村之車氏發源於今陝西鹹陽,漢承秦制期間,豪吏混斗,遷徙豪強,遁逃者眾,皆去其鄉。歷新莽而東漢,車姓子孫很快在北方的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甘肅等地,散居開來。其一支徙至鄴城東南耕桑定居,隨成村落,於東漢(公元25-220)年間定名車家莊。現車屯村火龍崗之陽側有車氏祖墓,碑文不詳,無據考究其興衰起落,今村內無車氏後人。清朝(公元1616-1911)期間改名車屯村(康熙21年即公元1683年石碑改稱車屯)。目前村內以王氏為主,白,申,陳,李,張等次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車屯村
- 位置:河南安陽湯陰縣
- 面積:3200畝
- 人口:1300
村莊歷史,歷史事件,村史名人,車屯現狀,車屯村貌,地理地形環境,自然災害,宜溝鎮車屯村,歷史,農業,
村莊歷史
位於河南省安陽湯陰縣 南11 公里。
另據《封神演義》記載:趙公明騎著一匹神馬,套著一輛車去阻擋姜子牙伐紂,在現在湯陰縣宜溝鎮擺下了十決陣,結果被玉虛門的神仙打敗,逃到現在車屯的地方的時候將車子掉在了這裡,就成了車屯,逃到現在馬屯的地方又將馬丟在了這裡成了馬屯,逃到今天趙屯的地方與神仙大戰,結果在這裡遇害,就成了現在的趙屯了。
歷史事件
1939年 水災。
1942年 民國31年夏秋無收成,造成1943年大災荒。
1947年 車屯成立農民協會,農曆5月後是大運動鬥爭最激烈的時期。![車屯村 車屯村](/img/9/cc3/cGcq5SZ1ATZ2QjYwYTZyETMwQTMzYmMxYGNzc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車屯村 車屯村](/img/9/cc3/cGcq5SZ1ATZ2QjYwYTZyETMwQTMzYmMxYGNzc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1949年 7月土地法大綱實施。
1950年 車屯國小成立(位於當時車屯村東)。
1951年 火神廟神像全部拉翻填坑。
1952年 成立供銷合作社。由於連年接種牛痘,從此天花病消失。發生蝗蟲災害。
1953年 成立村黨支部。成立農業合作社。宣傳婚姻法。推廣新式步犁,雙輪雙鏵犁。棉花開始選中,小麥由兩壟變一壟。![車屯村 車屯村](/img/4/7c1/cGcq5yYjhTO3IzM2U2MlRWNkljNmRmZwQmN2U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車屯村 車屯村](/img/4/7c1/cGcq5yYjhTO3IzM2U2MlRWNkljNmRmZwQmN2U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1954年 成立互助合作社。對棉花 油料實行統購統銷。
1956年 安裝有線廣播,手搖電話。
1957年 辦夜校掃除文盲,至1961年結束。
1958年 實行大躍進。全村基幹民兵都到湯陰西崗大辦鋼鐵。鄉改成人民公社。
1960年 實行開門紅,大年初一社員都參加集體勞動。11月1日,開展反五風,也叫百日休整,社員休息,整頓幹部。
1961年 村食堂散。
1962年 對浮腫 乾瘦 子宮脫垂 閉經 小兒營養不良等3年來飲食不足所導致的5種疾病給予免費治療。將一部分耕地分給社員個人耕作種植,個人收穫。
1963年 8月1日-9日,持續大雨,受災面積2500畝,絕收2300畝。
1964年 中央關於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在農村開展。先進行小四清,清賬目 倉庫 財務 公憤。後又進行大四清,清政治 經濟 組織 思想。幹部有多吃多占者退賠。
1965年 車屯村通了6千伏電。6月25日,廢除16兩秤,統一使用10兩秤制。12月17日,縣制定林業1·3·5保護措施,即毀1棵數,退回原物,保栽3棵,罰款5元。
1966年 開展焦裕祿學習的民眾運動。開展學習毛主席著作運動。背牢三篇,即《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成立紅衛兵組織,遊行示威。破“四舊”黎四新,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1967年 成立開展清理階級隊伍,成立特偵組,對9種人
1971年 根據中央下達的《粉碎林彪反DANG集團FAN革命鬥爭》材料檔案,開展批判林彪飯革命罪行的活動。
1972年 修上崗渠,後水斷流,廢。
1974年 上崗渠提水站配套20馬里立式柴油機兩台,4英寸 6英寸離心泵各一台。隨後鄉水利站又配75馬里座機一台,12英寸 離心泵一台。西水東調後全廢。
1975年 縣政府派藏志良同志來我村,把農田基中建設土地劃大方,修梯田,
1976年 9月18日,下午3時舉行毛澤東主席追悼大會,本村村民借來一台13寸電視機全村人觀看追悼大會實況。當時各級都設靈堂,各村派代表到公社靈堂 縣兵營靈堂送花圈悼念。從逝世之日起,停止娛樂活動9天。
1982年 實行土地公有制不變,按人口以戶為單位大包乾責任制。集體財產分到戶。5月大旱,小麥基本絕收。秋季水淹。
1983年 (農曆82年臘月)辦起了自來水。
1984年 村里規劃民房。
1987年 車屯村個體經營戶成立車屯金華種雞場。
1994年 車屯村火神廟重修,土地廟遷至車屯國小老校址。
1995年 車屯村成立民間娛樂隊,後散。
1997年 車屯修了水泥路,電線桿重新換了新的,接上的路燈。(年28-年初6亮通宵,其餘時間為晚上7:00-10:00)
1998年 定村會為農曆2月13,原為2月15。
2001年 被譽國家農村飲水解困先進村,編號4105710021001。
2004年 在村西頭建立了新的車屯國小教學樓,教師寬敞,由雙層樓房組成,占地面積472平方米,2009年10月統計,有教師8名、學生80人。
2008年 古歷10月初9重修竣工關帝聖君廟,遂請當地戲劇團唱戲3天,以示莊重。
2009年 車屯村個體經營戶成立車屯藍天生態養殖基地。
2012年 9月15日農曆七月二十八,車屯村實現了玉米收割機械化,採用時風農機公司推廣的時風4YW-2背負式玉米收割機,告別人力收割時代。
村史名人
湯陰縣教育志記載,車屯村王金章清乾隆年間考中舉人(武舉),後任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營總兵,官居正二品,家建的房屋上有五脊六獸,建房用的木料全部是從東尖山上買的柏木木料,大門兩邊有上馬台,下馬台。
王金章是一武舉出身,他用的大桿洋刀100多斤重,犀牛角弓沒有300斤的力氣是拉不開的,練功用的青石有360斤,(又叫恨石,上面有眼)。村南地有一塊地叫跑馬埂地乃是他的練武場地。具聽老年人說,王金章小的時候就有星相,其父五世主王鏈想買幾畝地,要寫文書契約,需要請客,叫王金章到宜溝去買肉,他買了後在回家的路上給生吃了,回家後父親問肉呢? 他說吃了,父親大怒,要拿槓子打他,他躲到了南大園的磨房中,躺倒碾盤上睡著啦,其父找到他時又要打他時,出現了一隻黑虎阻攔住了,其父沒辦法了說:管你是龍是虎,不管你了,任你怎么樣吧。
王金章年輕時一身的武功,大力氣。有一次在回家的途中,路過大青山時渴了,到一水井旁討水喝,擔水的人不讓喝,他氣壞了,晚上就抱了倆石磙到那裡把水井給篷住了,第二天有人去擔水一看傻眼了,沒有人能弄的動倆個石磙,只好又來請王金章去了。還有一次其父讓他去犁地,在犁到半晌的時候他把犁寨丟了,管不住深淺了,他一氣之下把手指當犁寨,到中午犁完才回家了。
由於遭人陷害。死於他鄉,卒於嘉慶3年10月。
車屯現狀
車屯村由南一、中一、北一、北二、西一、幾條街道組成,緊靠107國道,現車屯國小位於村西,村委會位於國小對面。全村以漢族為主。現耕地約3200畝(解放前3000畝,由開荒坡地變水田)。
2008年統計人口1300人,286戶。
2009年該村經濟以農業為主體,農產品以花生、玉米、小麥、辣椒為主,輔以蔬菜加工、運輸、養殖、大棚生產及外出打工等。 有中型水庫1座、中型魚塘1座、養殖雞場2座、養殖豬場2座等一些民營企業,全村耕地灌溉面積可達90%以上。
車屯村貌
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車屯村是一個人口約1300多人的農村。過去村子比較貧困,從改革開放的80年代起,村里建立了養殖場、魚塘、果樹林等民營企業,由百年的土房磚瓦房等煥新小洋樓,經濟上獲得了成功。
我們相信在黨的號召領導下,車屯的經濟騰飛會更上一層樓。
地理地形環境
地理上位於北緯35.8220,東經114.3639,處於河南省安陽湯陰縣 南11 公里左右。行政區上位於安陽與鶴壁交界處,同時也處於安陽湯陰縣轄區宜溝鎮與伏道鄉交界,周圍與郭莊,李福營,翟村,馬屯,趙屯接壤。
地形上位於火龍崗西側海拔在65-95米之間,屬平原,現耕地約3200畝(解放前3000畝)《詩·邶風》稱“旋丘”。嘉慶《濬縣志》謂該處“形若游龍,而所當脊出,若龍脊也,故名龍脊崗”。海拔111.8-71米。明代以前,此處草茂林密,常有野生動物出沒,此後因植被逐漸遭到破壞,生態失去平衡,常年乾旱缺水,本地人便呼之為火龍崗。
車屯與縣,鎮一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顯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雨水集中,斷續有乾熱風:秋季天高氣爽,季節短暫:冬季寒冷,雨雪短缺。
自然災害
據資料記載,1957年-2006年 共有30年出現春旱,秋旱平均3年一遇,初夏旱平均2年一遇,伏旱共出現24年。
1943年大災荒。
宜溝鎮車屯村
概況
車屯村於1983年8月設村民委員會。
車屯村
歷史
明代已成村。車姓隨明初平定北方的部隊至此定居,因姓而名車家屯。1913年後簡稱今名。土壤為粘性兩合土,南部為輕鹽兩合土。主產小麥,玉米。
農業
全年飼養肉牛21頭。通(沙古堆>~香(河縣)路經村南,距西集長途汽車站0.3公里,東至香河縣,西北達縣城。秋天來了。在農村的花園裡,菊花怒放,紅的,黃的,綠的,白色,橘紅的……這些菊花的花瓣就像細細的蘿蔔絲一樣。有的菊花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花芯;有的菊花才展開兩三瓣;還有的菊花的著朵兒,好像馬上就要展開花瓣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