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移

在搬運過程中,碎屑物質沿地面呈跳躍方式向前移動的過程叫躍移。

沙粒在風力作用下脫離地表進入氣流後,降落到沙面時有相當大的動能,能使其降落點周圍的一部分沙粒受到撞擊而飛濺起來,造成沙粒的連續跳躍式運動,沙粒的這種運動方式稱為躍移,躍移運動的沙土顆粒稱為躍移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躍移
  • 外文名:saltation
  • 定義:在搬運過程中,碎屑物質沿地面呈跳躍方式向前移動的過程
  • 所屬學科:地質地貌學
風沙流中沙粒移動的3種(還有懸移、蠕移)方式之一。當地表沙粒得到風的足夠推力時,開始在地面上滑動和滾動,隨著速度的加快,又由於相互間的碰撞,便產生離心分力,使沙粒驟然跳起,脫離地面,躍入空中,隨風運行。這時的沙粒不僅高速自轉,還具有較大的水平速度,沿拋物線前進。
躍移的沙粒主要是由於飛躍的顆粒降落時碰撞地面而產生的反彈跳躍或衝擊地面沙粒躍起。風沙顆粒跳起的角度變化較大,約40%的沙粒起跳角7為30°~50º,28%的沙粒起跳角達60°~80°。沙粒升入空中,受到風的作用,將沿著氣流上升,在達到一定高度後,沿平緩傾斜的軌跡下落,下降角一般在10°~16°之間。躍起的沙粒起跳角大,躍起的高度高,搬運距離也遠。沙粒在運移過程中還不斷旋轉,每秒鐘可達幾百至上千轉。天然沙丘沙躍移的沙量是全部輸沙量的75%。
風搬運碎屑物質的方式決定於風力的大小,也決定於碎屑顆粒的大小、輕重和形狀。當風速較大,吹揚的顆粒粒徑在0.25~0.5mm時,在風力作用下,沙子以跳躍方式向前移動,叫做躍移。
躍移沙粒降落時,與地面碰撞,或反彈回空中,再在風的推動下被加速,沿一定的軌跡前進,在重力作用下再下落到地表,稱為躍移。沙粒的彈性跳躍高度可達1.5~2.5m。躍移沙粒的粒徑多在0.2~0.5mm間。
風沙流中飛躍的顆粒,降落時碰撞地面而產生的回彈稱躍移。
沙粒由風力上揚作用而脫離地表後,在氣流中取得動量加速前移。由於空氣密度比沙粒密度小得多(約1:2000),沙粒所受阻力較小,所以在落到地面時仍有相當動量,或反彈躍起,或衝擊其他顆粒躍起,使風沙運動很快達到很大強度。0.10~0.15mm的沙粒最易以躍移方式運動。據風洞試驗和野外觀測資料,天然沙丘沙呈躍移的沙量在氣流挾帶的全部沙量中所占比例雖隨風速增大而增加,但變動不大,平均約占3/4。躍移顆粒的運動軌跡類似一拋物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