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浪”滑鼠,乍一看是一雙印有藍色浪花的大拖鞋。“踏浪團隊”的同學們介紹說:穿上“拖鞋”,用前腳掌踩踏,就相當於左鍵單擊,用後腳跟踩踏,就相當於右鍵單擊,通過“磨腳”,可以瀏覽網頁。
這個滑鼠的出現讓眾多網民眼前一亮,要是藍色大拖鞋再能配上個保暖性強的“外衣”,冬天上網就不怕手被凍疼了。 隨著電腦的普及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人們使用電腦的時間越來越長。當人們長時間、頻繁地使用桌面滑鼠時,很容易導致右手疲勞、酸痛,形成“滑鼠手”、“網球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踏浪滑鼠
- 來歷:正常人能夠用手點擊滑鼠
- 特徵:動作不平衡增加人們的疲勞感
簡介,名稱,來歷,特徵,研製,榮譽,
簡介
名稱
來歷
特徵
人們長時間使用桌面滑鼠不僅有害手臂健康,而且左右手的動作不平衡會增加人們的疲勞感和厭煩感。還有就是右手在鍵盤和滑鼠間每移動一次大約需0.4秒,兩者之間的頻繁移動會造成時間的浪費。而腳控滑鼠能輕鬆地解決以上難題,它可完全解放我們的雙手,這樣就不存在傷害手臂的可能。而且它還非常節約時間,銀行人員可以邊找錢邊進行電腦操作,人們可以輕鬆地一邊上網一邊吃零食。更重要的是,腳控滑鼠把我們平時不運動的雙腳利用起來,避免了痔瘡、腿腳麻痹和靜脈血栓等症狀的產生。![踏浪滑鼠 踏浪滑鼠](/img/1/52c/3ETM1ImZhRDZ1cDNwcjMhJDMjlTMiJz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踏浪滑鼠 踏浪滑鼠](/img/1/52c/3ETM1ImZhRDZ1cDNwcjMhJDMjlTMiJz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踏浪滑鼠
研製
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系的李雲龍,是“踏浪團隊”的團長。團里有5位組員,分別是李雲龍,朱冬冬,趙文,劉亞舒,蔡永娟,經過五名隊員不斷構思、磨合、商討,在網上尋找著各種資料,最終確定“踏浪滑鼠”方案。
在確定了方案後,踏浪團隊緊接著開始產品設計與製作的工作:設計電路,加工PCB,製作作品模型,調試程式……為了更加完善這個滑鼠,很多部件都必須手工製作。在對滑鼠的製作過程中他們還遇到了一個最大的問題——程式調試,這需要無線傳輸,電腦識別作基礎,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都是英文的,團隊成員們短時間內很難吃透,更無從下手。正當他們已經有些動搖要放棄的時候,卜雄洙老師鼓勵他們:“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下去。”為此,老師專門在這方面的知識上對他們做了系統指導,團隊成員也經常開會討論,並向卜雄洙老師匯報自己的製作成果,與老師交流和探討在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榮譽
“踏浪滑鼠”在第四屆美新杯中國MEMS感測器套用大賽蘇皖賽區選拔賽中,獲得一等獎,在2010年國際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四屆美新杯中國MEMS感測器套用大賽上,“踏浪滑鼠”從八十多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特等獎,隨後在2011年6月代表中國隊獲得2011年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國際總決賽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