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品牌失敗案例

跨國品牌失敗案例

《跨國品牌失敗案例》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1日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跨國品牌失敗案例
  • ISBN:9787300063997、7300063993
  • 頁數:182頁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4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叢書名:蔚藍遠景品牌實戰案例叢書
  • 版本:第1版
  • 尺寸:23.8 x 16.5 x 0.9 cm
  • 重量:322 g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作者簡介

中國著名品牌專家、權威學者、CCTV-2《對話》特邀專家、《銷售與市場》理事、蔚藍遠景團隊領軍人物。
擔任金六福、白沙等20多家企業的行銷顧問、品牌戰略顧問,為上百家中外企業提供服務。
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會堂、全國糖酒會、中國行銷年會、揚州市、溫州市等地講學230餘場次。《人民日報》、《中國經營報》、《財經時報》、《世界經理人》等60多家媒體對其採訪報導。
多家專業媒體專欄作家,著有專業論文200餘萬字,專著《品牌運作潛規則》、《跨國品牌失敗案例》等10餘部。

內容簡介

本書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述了22個跨國品牌(包括帕瑪拉特、潤妍、紅牛、和路雪、飛利浦、愛立信等)的失敗案例,詳細解讀了它們的成長歷史,並深刻分析了導致其失敗的主客觀原因,對我們本土的品牌經營者有著深刻的借鑑意義。
自實行市場經濟以來,中國市場經歷了兩個時代:廣告力時代與行銷力時代。
在廣告力時代,廣告是企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傳播手段,根據“木桶”理論,由於市場處於發育階段,企業並不需要每一塊木板都很長,只需要廣告這一塊長板,就可以坐一方天下。事實上,許多企業依靠一部出色的廣告片便“一舉成名天下知”,如孔府家酒。1993年,孔府集團邀請王姬拍攝的廣告片——“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在中央台播出後,孔府家酒便迅速崛起,暢銷全國,經銷商經常要排隊提貨。
在行銷力時代,由於市場逐漸走向成熟,廣告的作用不再被神化,廣告作為一種常規手段,與渠道、價格、公關、促銷等手段一起為企業的整合行銷貢獻力量。
隨著國際品牌加入中國市場競爭,中國企業親眼目睹可口可樂、麥當勞等世界一流品牌,挾品牌之雄風橫掃天下,如入無人之境,在驚詫、感嘆之餘,一些有識之士紛紛拿起品牌的武器,試圖與之抗衡。
品牌力時代已經來臨!
品牌(brand)一詞來源於古挪威文字“brandr”,它的中文意思是“烙印”。在當時,西方遊牧部落在馬背上打上烙印,用以區分不同部落之間的財產,上面寫著一句話:“不許動,它是我的”,並附有各部落的標記。這應該是最初的品牌標誌和口號。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最初的品牌含義:首先是區分產品;其次是通過特定的口號在別人心中留下烙印。
現代意義的品牌,是指消費者和產品之間的全部體驗。它不僅包括物質的體驗,還包括精神的體驗,它向消費者傳遞一種生活方式。人們在消費該產品時,被賦予一種象徵性的意義並最終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以及生活觀點。人們更換品牌,越來越多地取決於精神感受,而非產品的物理屬性。
產品是冰冷的,而品牌是有血、有肉、有靈魂、有情感的;產品會過時、落伍、被競爭者模仿,而品牌則是獨一無二的。
在西方,品牌被人們稱為經濟的“核子彈”,被認為是最有價值,甚至是暴利的投資。一些國際品牌的資產高達數百億美元,富可敵國,如2003年可口可樂的品牌資產已經達到704?5億美元,在品牌不斷升值的同時,還源源不斷地從市場獲取巨大的利潤。國際市場的普遍規律是:20%的強勢品牌占據著80%的市場。這一規律同樣適用於中國。中國未來的市場趨勢將是:弱者更弱,強者更強。
廠房再漂亮,消費者也不會在買產品之前先去參觀工廠;技術再先進,也沒有消費者去深入探究,消費者只憑著對品牌的感受來決定一切。因此,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認為自己的產品怎么樣,而是消費者認為你的產品怎么樣。
我們在為某啤酒品牌做品牌心理測試時,進行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將該啤酒的空瓶里灌上百威(Budweiser)啤酒,再在百威的空瓶里灌上該啤酒,然後在繁華的王府井大街,請過往的行人免費品嘗。我們先請他們品嘗用該啤酒瓶裝的百威啤酒,大多數的人都說不好喝,味道不正宗,其中一個當場吐了出來,抱怨道:這是什麼味呀,真難喝。然後我們請他們品嘗用百威啤酒瓶裝的該啤酒,結果清一色地都說:這個好喝,味道正。於是我們問他們喝過百威啤酒沒有,人們都說喝過,其中一個還說:中午剛喝了一瓶,就是這個味。這真令人哭笑不得。接下來,我們將瓶子上的標籤撕去,再讓人品嘗,這時品嘗者表現得無所適從,一會說這個好喝,一會又說那個好喝。
無獨有偶的是,在美國舉行的一次啤酒大會上,主辦單位將30多種啤酒裝在相同的瓶子裡,然後將瓶子的標籤全部撕去,讓30多家啤酒廠的老闆一一品嘗,找出自己家的啤酒,結果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從中找出。
可見在產品日益同質化的時代,產品的物理屬性已經相差無幾,惟有品牌給人以心理暗示,滿足消費者的情感和精神寄託。
對於消費者而言, 品牌是一種經驗。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同類產品多達數十種、上百種,甚至上千種,消費者根本不可能逐一去了解,只能憑藉過去的經驗或別人的經驗。因為消費者相信,如果在一棵果樹上摘下一顆果子是甜的,那么這棵樹上的另一顆果子也是甜的。這就是品牌的“果樹效應”。
品牌也是一種保證。對於陌生的事物,消費者不會輕易去冒險,對於品牌和非品牌的產品,消費者更願意選擇的是品牌產品,這時,品牌給消費者以信心和保證。比如一場球賽,如果是迭戈·馬拉多納(Diego Armando Maradona)出場,我們會更願意觀看,因為我們相信,有馬拉多納出場,這場球賽一定會很精彩。在這裡,馬拉多納就是品牌,就是信心和保證。
品牌更是個性的展現和身份的象徵。穿喜來登(Sheraton)與穿雅戈爾、喝XO與喝二鍋頭、坐法拉利(Ferrari)與坐夏利的人絕對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使用什麼樣的品牌,基本上就表示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同樣是牛仔服,穿萬寶路(Marlboro)牛仔服,表示你是個有男子漢氣概的人;而穿李維斯(Levi's)牛仔服,表示你是個自由、反叛、有性格的人。
對競爭者而言,品牌是一種制約。在某些領域,市場形勢已經塵埃落定,強勢品牌已經形成,這時,留給後來者的市場機會將是非常小的。而在沒有形成強勢品牌的領域,競爭者將面臨大好的市場機會,受到的制約相對較小,有時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便可“坐擁天下”。
而對於品牌自身而言,品牌是一種契約。不過這種契約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存在於人們心中的。品牌向天下人承諾:我是優秀的,我是值得信賴的,選擇我就選擇了放心。而一旦有一天它違背了自己的承諾,那么,它在人們的心中等於已經毀約,人們將感到受欺騙而從此不再相信它。
在國際品牌的推波助瀾下,今天的市場競爭已經分化為兩個層面:一是產品的競爭,它是異常慘烈的,成千上萬的產品一起爭奪有限的市場空間,為了生存,一些產品被迫舉起價格的利器,揮向市場,在傷了對手的同時也傷了自己;二是品牌的競爭,它是良性、健康的競爭,在這個層面,有它既定的遊戲規則,任何品牌都會自覺遵守這些規則,例如頻頻的價格戰在這個層面上就不會發生,那樣無異於自貶身價。實質上,一些品牌在它細分的市場已經進入無競爭領域,成為笑到最後的贏家了。
產品可以很快被競爭對手仿效、超越,而品牌卻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真正持久的競爭優勢往往來自於強勢品牌。可以說,誰掌握了品牌,誰就掌握了未來市場的主動權。
青島啤酒充分利用其品牌資源,在中國啤酒市場掀起了一場大規模的收購戰;五糧液集團利用其品牌資產作為背書品牌,推出瀏陽河、金六福、京酒等子品牌,大獲成功;麥當勞(McDonald's)和肯德基(KFC)在中國的品牌擴張速度更是驚人,到2004年初,分別達到家560和1 000家,僅2003年肯德基公司便開店231家,平均1.5天就增加一家。更多的國際品牌利用其品牌優勢,收購了一個個有希望的民族品牌,然後將其扼殺在搖籃里。
七匹狼、大紅鷹、聖象、耐克(Nike)等品牌的經驗告訴我們,品牌經營完全可以實現與生產的分離。耐克公司委託他人加工一雙鞋子只需幾十元,貼上耐克的標籤立即身價數百元,而且大受歡迎,而如果沒有耐克的那一勾,幾十元也許還無人問津;國內市場上,100多元一條的牛仔褲已經不錯了,但若貼上“李維斯”(Levi?s)的品牌,同樣的質量標價三四百元;杭州的絲綢服裝在國外頗有市場,如用自己的商標,每件價格僅20多美元,國外公司轉手貼上自己的品牌,售價達200美元以上;索尼(Sony)公司委託上海某廠生產優質錄音機,每台支付人民幣不到40元,但貼上自己的品牌後,價格升為500多元一台。
未來市場的趨勢是,無品牌的企業將成為強勢品牌的貼牌加工廠,而強勢品牌將成為貼牌加工廠的指揮中樞。工廠需要大量的設備和工人,而這個指揮中樞將只有少量的人,甚至十幾個人,這絕不是天方夜譚。
多哈會議正式宣告中國加入WTO,未來的市場將沒有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之分,國內市場就是國際市場,中國企業將和一大批世界級的品牌同台競技。
孫子兵法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中國企業,你準備好了嗎?
曾朝暉
2005年3月1

媒體評論

書評
曾朝暉實戰理論;
項鍊理論:
品牌的所有傳播推廣都必須圍繞一個核心去運作。因為一個品牌單個的廣告、促銷、公關、贊助等活動,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主題串起來,即使做得最好充其量也只是一顆珍珠。只有將所有的傳播行為用一根主線串起來,才能組成一條閃閃發亮的項鍊。而珍珠與項鍊的價值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果樹理論:
如果把品牌當作一棵果樹,產品就是樹上的果子。消費者在一棵品牌樹上摘下一顆果子吃了是甜的,那么他也會相信這棵樹上的另一些果子也是甜的。因此,企業要傾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成功之後,再推出新的產品,只要貼上品牌的標籤就可以了。
流水理論:
我們常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這裡,鐵打的營盤指的是品牌,流水的兵是產品,產品只有不斷的流動,品牌才會充滿活力。
品牌人格化理論:
品牌即人,人即品牌。把品牌當人看是了解品牌的最簡單的方法。人有人格,品牌有品格;人有性格,品牌有個性;人有思想,品牌有內涵;人有臉面,品牌有形象;人有疾病,品牌有危機,也需要經常進行體檢。
扣子理論:
為品牌作診斷與調研,就好像我們穿衣服系第一粒扣子,如果第一粒系錯了,後面的肯定跟著錯。

目錄

1.“帕瑪拉特”.敗退中國 /1
2.“潤妍”,寶潔之痛 /11
3.“紅牛”,為何不紅? /19
4.“和路雪”,冰凍之旅 /27
5.“飛利浦”:讓我們做得更絕 /33
6.“愛立信”,遭遇寒流/39
7.“安達信”,無信之死 /47
8.“安然”,無法安然 /57
9.“八佰伴”,黯然謝幕/65
1O.“賓士”,傲慢的代價/75
11.“惠而浦”,傷感之旅/81
12.“大宇”,走下神壇 /89
13.“施樂”,施人為樂 /95
14.“銥星”,為何隕落? /105
15.“富士”,走私事件/113
16.“可口可樂”,危機不斷 /121
17.“家樂福”,樂不起來 /131
18.“三菱”,陷入泥潭 /141
19.“雀巢”,轉基因危機 /149
20.“麥當勞”,遭遇“反麥”潮流 /157
21.“立邦漆”,都是廣告惹的禍 /167
22.“特富龍”,考驗杜邦 /173
後記:創意來自於生活 /18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