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踵

跂踵

跂踵是一個漢語辭彙,意思是踮起腳跟,引申為企求達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跂踵
  • 拼音:qǐ zhǒng
  • 讀音:ㄑㄧˇ ㄓㄨㄙˇ
  • 釋義:踮起腳跟,引申為企求達到
詞語讀音,引證解釋,歷史淵源,

詞語讀音

跂踵
qǐ zhǒng
ㄑㄧˇ ㄓㄨㄙˇ

引證解釋

1).踮起腳跟。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
宋 蘇軾 《上執政乞度牒賑濟因修廨宇書》:“日與吏民延頸跂踵,雖大旱望雲,執熱思濯,未喻其急也。”
元 元明善 《平章政事廉文正王神道碑》:“ 秦 蜀 士女,跂踵引領。”
明 歸有光 《顧夫人八十壽序》:“天下之士,誰不扼腕跂踵而慕艷之?”
2).舉足。比喻頃刻
《宋書·自序傳·沉田子》:“ 泓 喪旗棄眾,奔還 霸 西, 鹹陽 空盡,義徒四合,清盪餘燼,勢在跂踵。”
《南史·張弘策傳》:“ 祏 怯而無斷, 暄 弱而不才,折鼎覆餗,跂踵可待。”
《南齊書·王僧虔傳》:“曲全者祿厚,藝妙者位優。利以動之,則人思刻厲。反本還源,庶可跂踵。”
宋 范仲淹 《四德說》:“後之人孰能生知,宜乎跂踵而勤行矣。”
4).傳說中的鳥名。
《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二十里,曰 復州之山 ……有鳥焉,其狀如鴞,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見則其國大疫。”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跂踵》:“青耕御疫,跂踵降災。”
5).傳說中的國名。
《山海經·海外北經》:“ 跂踵國 在 拘纓 東,其為人大,兩足亦大。一曰 大踵 。” 郭璞 註:“其人行,腳根不著地也。”
6).指邊遠化外之地或化外之人。
南朝 梁 沉約 《齊武帝謚議》:“ 丹徼 、 青丘 之野, 跂踵 、 反舌 之民。”
譚作民 《噩夢》詩:“ 蓐收 凜命舞節旄,挺鉞立斬 蠻蠻 、 獙獙 兼 跂踵 。”

歷史淵源

鳥,其狀如鴞,而一足彘尾,見則其國大疫。
(《山海經》)跂踵(chi zhong):“跂踵”出沒於首陽山附近,外形象梟,但是長著豬的尾巴、只有一條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