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鄉人慾舉其孝行,力辭之。喪偶,五十年不再娶。嘗築垣得金一篋,工人持之去,維新不問。家貧,或并日而食,超然自得。亦以歲貢生為長山訓導,年九十二,無疾而終。。 趙維新(1525—1616),字文野,號素衷,茌平人。他在心學傳承方面的兩大貢獻,一是將老師張後覺的言論輯為《弘山教言》,成為當時的學者學習心學的“經書”;二是著出《感述錄》六卷、《感述續錄》四卷,體現了他作為北方陽明後學重要人物對中國哲學的融合與創新。道援儒,匯通佛儒,體現北方陽明後學三教合流的特色。著有《感述錄》六卷,《感述續錄》三卷。
趙維新是聊城七賢之一。在聊城古城萬壽觀原址西側100米左右,曾有一座七賢祠,供奉著王道、穆孔暉、孟秋,王汝訓、逯中立、張後覺、趙維新等七位賢良。七賢有著共同的
特點:都為官清正,為正義公道屢遭貶斥,安貧樂道,深究學術,提攜後進;最重要的,在學術思想上,他們都尊崇王陽明的“心學”,是生活在明代中晚期的思想家。
學術思想
(一)重新提出“心體”的哲學範疇。與“本體”、本原等觀。在素衷看來。所謂的“心體”主要是包含道心、本心、良心、人心等意義的範疇集合。本體如澄明的深水。如明鏡。其主旨是對世界的真實與原本的反映。因此,本體在反映客觀世界的表象的時候。是沒有價值取向的,是中性的客觀模擬,不會記憶被反映的客體,即無念的客觀實體。沒有內在感情成分的虛廓之體,是與天地萬物相獨立、不被控制的客觀性與獨立性。它的特徵用中國哲學的術語來表示就是“圓融”、“無聲無臭”、“不睹不問”、“純白易簡”、“虛靈精一”。也就是儒家的道心。而透性的工夫就是要通過種種真與善的操行去除污染讓心體回復到它的本然澄明與潔白狀態。
“本體,無念也。隨感而應,應而不留,念而無念也。如鑒之未照。初無妍媸之分。及其既照,亦不留妍媸之跡。與物俱化,鑒未嘗有,本體如鑒之無跡焉,則廓狀。”
“本體純白,無纖毫之翳。反觀,亦純白無翳。便是不疚。即此不疚。內境坦然,順適便是無惡。一點清明。惺惺常在。便是天體充融。便自人不可及。”
在與自然萬物的關係上。心體有“生物之心”、“正心”、“心神”等含義。從與社會的關係來看。因為人心面對社會習俗的污染、浸潤,所以常常受到遮蔽、蒙蔽。難以讓心體回復到“澄源”、“精白”的本原狀態,因此“存天理、滅人慾”的工夫就顯得具有合理性。王陽明的工夫論發展程朱的存理滅欲的雙重性,而直接以明心見性的回覆本心、至善的良知心體。陽明的重本心直透性體的工夫論著重強調存理的層面。這與小程、朱子著重遏制人慾的“敬”就很不同。素衷師承陽明再傳弟子張弘山。有重心體透性體的工夫論色彩。回到心體和性體本身就說明,素衷的哲學範疇帶有很強的心學色彩,心學即本心即心體即真心即善心。突出心性工夫。試圖直接獲得道德至善本體的境界。
(二)發展“性體”工夫論。重新提出“天體”、“真體”、“本體”等新的哲學範疇。再次強調善與真的道德價值。在素衷的哲學體系內,性體就是善。所以素衷生活、教學和學術都以“為善”、“行善”、“勇於為善”為日常鍛鍊,在這樣的鍛鍊與削習過程中。甚至言和意都應該是善的。在索衷語錄中,“善意”和“善言”是被著重強調的。這種道德主義把儒學生活宗教化了。素衷說。性體是心體的工夫。目的是回復到人的天性,也就是至善的性體上。而且這種善在素衷看來,就是“真知”、“真學”。是“真性”,是“真實”、“真切”和真成的。也是一種天真的“真性”。索衷常年淡薄的生活在鄉村。生活貧苦。很容易讓他的思想帶有兒童般的“真境”。素衷把這種由真而善的轉化。歸結到“真聞”、“真睹”的學問方法。把握玄妙的“真機”和“真結果”。回到真實和真誠的生活。這種性體,就是天地人的“真宰”和“真旨”。所以,可以把素衷的學問特色歸結為真性之學。性體即本性即性學即真性和善性。
“四境朗朗清清,一塵不掛,便是真體常在。以此真體應事,亦一塵不掛,便是真體酬酢。從此,不計事之有無,常是一塵不掛。則真體常在我矣。”
學問只在本體做。不必在事端上模擬。不必在物理上揣量。本體精明,則事,皆性之事。性明而事自理。物皆性之物。性定而物自正。人已原是一個,成已成物工夫,只是一件。才分人已,學問便不合一,真而非真矣。”
從素衷的真實生活與學術趣向來看,性體工夫首先的一步就是把握與琢磨透性的含義與工夫,分清學術支離與學問精微的區別,堅持儒家道統與孔孟主旨的合法性,分清聖學大路的合理性。從而堅定生活和學問的信心。即“見道”。這是最重要的一步,是透性的根本主旨。其二日用生活的真實工夫。需要勤儉的生活和學問態度,勇於為善,真實為善,“日日本體用工”,從而本心便會自然的回覆到清明純白的狀態。素衷把這種勤儉的日用生活歸結為真誠的生活與真學問,實際上與程朱的“惺惺”生活精神一致。在與自然萬物的關係(“格物”)關係來看,真學需要體會自然萬物的生生不息與生意無限,體會“天道好生”的宇宙精神與天地境界,把天地之善與人間慈善相匯合。四契約春,性體學問可以得到最好的註解。透析性體工夫其實就是為仁、行仁與體仁的工夫,從內涵來講。既是天人合一的內在意蘊,也是仁者萬物一體、民胞物與的真實要義。素衷把仁體與善相統合。並以“真體”來命名,有天人同一之意。而所有的善的日用和學問就是真學問、真生活、真結果和真生命,把道德主義的原則和宗旨日用化、生活化和自然化。一定程度上抬升儒學生活意蘊、價值觀和生命態度的說服力和民間化。這就是素衷學問的精深與亮點所在,而且他以自己的生命來親證這種平凡的鄉村教學生活。體驗日日為善的民間生活。以真體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學問。
(三)重新提出“天體”、天理和天道的重要性,讓心性本體回復到天真和天和狀態。實現天人之間、道德與自然之間、內外之間的互動與和諧,即讓心性達到萬物一體的胸懷和境界。素衷又重申天理的至上性。強調學問的公共性。在學問和教學上。當然容不得獨斷和武斷。作為一個老師。平時也需要自修。增強學問的廣博和精深;更需要與同事和老師交流和討論。這樣。性學本末和合人已才會互動,從而傳播性學。實現性學的公共性與天地性。這不僅是自我與他者的開放性。也把自己與宇宙天地相開放,實現天地一體胸懷。讓自己的虛靈之心涵養於至善之中,“約人心為已心。擴已心於人心”,善行天下,從而真正實現和諧社會的內在意蘊。在體悟天體的過程中。默識之法尤為重要。因為人之性,即天地之性。本體常明,本體昭昭,則本心常在至善之中。“隨時涵養,隨養默識。隨識心體”,合於動靜,心體常在,則天體亦常在。在“天人一理”的修行模式下,性命、體用、形神、言行、理氣、生死、隱顯等辯證哲學範疇都能得到有機的和諧與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