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趙曉(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曾任國家經貿委研究中心、國資委研究中心巨觀戰略部部長、北京大學-世界銀行研究員、地產商。被認為是中國大陸目前最活躍、最有影響的青年經濟學家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曉
  • 外文名:Zhao Xiao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省奉新縣羅市鎮
  • 出生日期:1967年3月12日
  • 職業: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信息:名師學院 收錄名師
人物經歷,學術兼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科研項目,出版著作,發表論文,十字變革,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趙曉,1967年3月12日出生,江西奉新縣羅市鎮人,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
趙曉趙曉
1985年~1989年,就讀于山東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
1992年~1995年,就讀於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
1996年~1999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擔任國務院資產管理監督委員會(國資委)研究中心巨觀戰略部部長;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國家經貿委研究中心、國資委研究中心巨觀戰略部部長、北京大學-世界銀行研究員、地產商。

學術兼職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趙曉趙曉
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學術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中國經濟學獎專家委員。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產業與市場研究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
天則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安邦信息集團的特約研究員。
中央電視台“中國財經報導”財經觀察員以及“經濟半小時”年度人物評選顧問、評審。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巨觀經濟與產業發展、經濟倫理與管理倫理、巨觀經濟與政策分析、國企改革、市場跟蹤與預測以及企業成長。特別是在通貨緊縮問題上於1998-1999兩年內在《經濟研究》發表四篇文章,從趨勢到政策均做出精闢的分析,直接影響了當時巨觀政策取向的調整。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通貨緊縮與反通貨緊縮研究”項目;
主持商務部“人民幣匯率對中美貿易的影響”、“擴大內需戰略”等研究項目;
主持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國建設銀行“人民幣匯率波動與風險防範”課題;
參與主持中國移動集團“核心競爭力”課題。

出版著作

獨著
《徹底的市場經濟是無恥的》,中信出版社,2004年。
《超越增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合著
《中國的挑戰:亞洲金融風暴後的中國》,與楊帆、江慧琴合著,石油工業出版社,1998年。
《問計中國經濟學家:中國頂尖經濟學家對話錄》,趙曉主持訪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年。
《通脹經濟來了》,與陳光磊合著,鳳凰出版社,2010年。
其他
《亞洲金融危機:中國的挑戰》。
《巨觀政策調整與堅持市場取向》。
《1998-2000中國通貨緊縮研究》。
《窮人買房就是愛國》。
《誰是檸檬?》(經濟學隨筆集)。
《企業成長戰略》。
《中國經濟成長的真實故事》。
譯著
《空雨衣:變革時代的商務哲學》 (英)查爾斯·漢迪(Charles Handy)著,華夏出版社,2000年。
《企業成長理論》(英)伊迪絲·彭羅斯著,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

發表論文

其財經評論文章時常見著於中國的著名媒體,並被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雜誌《讀者》等屢屢轉載,有些文章甚至被選入中學語文教科書。
在《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改革》、《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等核心刊物上發表文章300餘篇,在通貨緊縮、對沖基金、中國的財政危機、政府效率的改進、中國經濟成長的真實性、民營企業家的“原罪”、企業社會責任等許多問題的提出和研究上都走在時代的前沿。
其撰寫的文章《中國經濟成長的真實故事》曾獲總理親批轉國務院經濟學家會議參閱;其撰寫的另外一篇文章《有教堂的市場經濟與無教堂的市場經濟》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學界從倫理角度比較不同的市場經濟並反思中國經濟轉型缺陷的最早的文章;
“亞洲金融危機:疹斷、處方及展望”《戰略與管理》1998年第4期;
“尋求多重經濟目標下有效政策組合”,《經濟研究》1998年第4期;
“貨幣政策乎?財政政策乎?”,《經濟研究》1998年第10期;
“正視通縮危險,調整微觀機制”,《經濟研究》1999年第7期;
“債轉股:基於治理結構的理論與政策分析”,《經濟研究》2000年第2期;
“中國經濟成長的故事”,《財經界》2002年第5期;
“有教堂的市場經濟與無教堂的市場經濟”,《寧波經濟》2003年第2期;
“以倫理看待發展”,《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

十字變革

趙曉:中國正經歷史無前例的十字架變革
隨著中國的崛起,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中國。很多人只關注中國經濟層面上的變革,並期待中國廣泛開展社會甚至是政治上的變革。但在趙曉博士看來,中國當前的變革本質上就是十字架的變革,而經濟以及將來要進行的社會與政治變革只是外在的表現而已。
趙曉博士引用中國漢唐受文化變革影響而崛起的歷史規律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他指出,文化大融合與大變革是中國崛起的幕後推動力量。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兩次大的文化變革和融合。第一個是漢朝時期對於儒家和道家的融合,這支撐了漢朝的崛起;第二個是唐朝時期的儒道文化又吸收了外來的佛教文化,從而產生儒釋道文化,那次文化大變革推動了唐朝的崛起。
趙曉博士把當今中國進行的十字架變革看成是第三次的文化大變革與大融合,並用“史無前例”來加以形容。因為前兩次中國文化變革都沒有十字架,而這一次傳統中華優秀文化和基督信仰的交融將產生博大精深的“新中華文化”,其本質就是十字架的變革,它是推動中國崛起的力量源泉。
不僅如此,趙曉博士還認為第三次文化大變革與大融合將比前兩次對中國造成更加深遠的影響,更加造福廣大中國的百姓。用他的話來講,“唯有經歷十字架的變革,中國人才能夠站得直、走上正路,得著榮耀。”
接下來,趙曉博士分享了中國十字架變革的最新趨勢和前景。 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為中國趕超歐美已開發國家提供機遇,中國提前10至20年登上大國政治的舞台。在中國不斷崛起的同時,趙曉博士清楚看到神更加快轉化中國、使用中國的步伐。
在趙曉博士看來,中國從2012年開始會進入嶄新的階段。他預示中國在未來10年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按照他的說法就是“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會在中國發生。”所以,對中國而言,2012年並非單純新的年份,而是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轉折點。
為什麼未來10年是中國非常關鍵的10年呢?因為中國已孕育出興旺福音的土壤,未來10年將是屬靈大收割的黃金季節。
趙曉博士表示,中國具備歷史上屬靈大復興的所有條件。首先,他從經濟學角度上看,中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前景樂觀,為福音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其次,中國人對信仰、公義的追求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趙曉博士用兩句話概括中國社會當前面臨的主要矛盾,說明中國人的信仰遭遇危機。 “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最公平、公正的需求,與政府公平正義的不足之間的矛盾。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智慧、觀念、與日益墮落的道德之間的矛盾。”
中國如何解決社會道德乃至人心靈深處的危機?趙曉博士認為十字架變革是唯一答案,此外別無其它選擇。他說,十字架變革會改變人的生命,最終影響經濟、社會和政治等層面的變革。他更斷言,倘若沒有十字架,中國就沒有出路。

獲獎記錄

榮譽稱號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備註
2007中國金融業傑出貢獻專家獲獎
2006中國地產界思想貢獻人物獲獎
2005《南方人物周刊》我們時代的青年領袖獲獎
2004中國經濟學青年學者獎提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