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趙家窪的消失與重生
- 作品別名:趙家窪——一個村莊的消失與重生
- 作者:魯順民、陳克海
- 文學體裁:報告文學
- 字數:19萬字
- 首發時間:2019年5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趙家窪的消失與重生》記錄了山西岢嵐縣陽坪鄉趙家窪村的百年歷史,回溯其貧困的原因,聚焦村中人物或家庭的生活變遷,展示政府和扶貧幹部在戰略引領、政策導向和扶貧舉措的全面實施中,所帶來的鄉民日常生活、住房條件和經濟生活的根本性蛻變景觀。
作品目錄
第一章 趙家窪前傳 | 第二章 走出去的人們 | 第三章 貧困記 | 第四章 換水土 | 第五章 吃糕 | 第六章 安居賦 |
---|---|---|---|---|---|
一、村里來了工作隊 二、趙也不是一個趙 三、這一方土地 四、生產隊當年 | 一、“沒念個年級” 二、“一黑夜搬兩次家” 三、另一種出走 四、第四代 | 一、劉大叔 二、楊大叔 三、王大娘 四、曹大叔與張秀清 | 一、救急與幫窮 二、6·21的趙家注 三、老李的瓜與王奶奶的病 四、“得搬!” | 一、“七字經” 二、探房 三、惜別 四、安鍋 | 一、新居的麻煩 二、穩得住 三、融入 四、“我叫劉有福” 五、守望 趙家窪村扶貧大事記 後記 |
作品鑑賞
藝術特色
《趙家窪的消失與重生》超越了當代非虛構寫作所普遍秉持的對鄉村扶貧的“事件再現史”的敘事模式,而且深入開掘傳統鄉村生活的整體機制,來審視鄉村衰敗與鄉村貧困的人文性症候。作者在文本當中以經濟收入賬目的精打細算的清單方式,以當代讀者生活消費經驗為隱行參照,以鄉村個案家庭的日常生活的生產與消費境遇的展示為途徑,來展示趙家窪作為曾經自給自足的鄉村經濟體的日漸潰敗,這既是一種經濟展示性的隱秘對話或說服,也包含著略帶悲情性的文學性場景的畫面渲染。作者以追根溯源的社會學方法,重新將趙家窪(鄉村)放置於歷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重語境當中,去展示趙家窪(鄉村)所經歷的順應、猶疑、抵抗與妥協等生命機體的陣痛。在文本當中,作者一方面為趙家窪的“前傳”進行鉤沉打撈,另一方面對趙家窪的“現世”(經濟生活)進行了精微、深入的敘述。作者顯然不滿足於對鄉村進行現象性圖景的落差再現,而是不斷深入鄉村生活形態,即鄉村之“人”的生活形態分化的現場,去揭示趙家窪甚至北方鄉村乃至中國鄉村日益凋敝潰散的人文機制。作者選擇了“代際調查”和“個體訪談”兩個維度,去透視趙家窪乃至中國鄉村凋敝的深層症候,而客居人口返鄉、教育就學、務工進城、自主創業,基本構成趙家窪四代人“離去”的主因,這恰恰是對趙家窪甚至是中國鄉村在當代社會城鄉轉型結構當中,其所存在的地理、經濟、文化乃至情感形態的反襯與凸顯,即教育資源的匱乏、經濟產業的遲滯、人口資源的離散、城鎮化發展的瓦解、人力資源代際的斷裂、業態格局的單一等等,鄉村既褪去了古典美學意義上的詩意家園色彩,也喪失了當代人反現代性想像的精神遠方的瑰麗,在多重生活實踐化場域的制衡當中,趙家窪(鄉村)的鄉民在主動或被動當中逃離鄉村、尋求新路的後果,不僅導致了鄉村的日漸抽空,而且鄉民所謂的尋求新路,也表征出鄉民的血緣共同體、地緣共同體、身份共同體的逐漸分化。因此,在該作品中,作者不僅試圖抽離出鄉村潰敗的外在的社會結構轉型的機制動因,而且對鄉村之魂的生活抉擇所做的調查、訪談和追蹤,也包含著作者對鄉土文化隱沒、鄉村生活解體的深層喟嘆與文化鄉愁。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趙家窪的消失與重生》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2020年12月中國好書榜單。
出版信息
《趙家窪的消失與重生》(原名《趙家窪——一個村莊的消失與重生》)首發於《中國作家》紀實版2019年第5期,單行本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於2020年6月出版。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趙家窪的消失與重生》 | 2020年6月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978-7-5539-7571-9 |
作者簡介
魯順民,1965年3月生,漢族,中共黨員,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西文學月刊社主編。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發表小說、散文、紀實文學作品計400萬字。
陳克海,1982年生,湖北宣恩人,現供職于山西文學院,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小說集《清白生活迎面撲來》《道德動物》《簡直像春天》《墊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