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守訓(1915~1988年),河南省濟源縣留村人。民國4年(1915年)生。民國26年參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部隊和濟源縣地方上工作多年。民國37年任濟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守訓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省濟源縣留村
- 出生日期:1915
- 逝世日期:1988年
- 職業:副縣長
1949年3月,趙守訓隨軍南下福建省,9月抵霞浦縣。10月,霞浦縣人民政府成立,他是首任縣長。中共組織公開後,他參加中共霞浦縣委領導工作。之後,兼任縣首屆各界人代會常務委員、副主席、主席等職。
時霞浦縣新政權初建,地方建設百業待興。國民黨軍隔海踞峙,時常騷擾破壞,對敵鬥爭任務十分艱巨。趙守訓領導全縣人民根據“內地以征糧為主,結合剿匪反霸與減租減息;沿海地區以剿匪為主,結合減租反霸”的工作策略,把三大任務統一起來,有組織、有重點、有步驟地展開。在秋征工作中,他正確把握“合理負擔”政策,依靠民眾開展調查核實,民主評議,並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制定征糧標準,實行“糧多多出,糧少少出,無糧不出”和貧、災減免,得到民眾的擁護。與此同時,減租減息鬥爭也全面展開,他組織幹部進駐鄉村,配合當地黨政機關和農協組織,大力宣傳政策。僅四個月,全縣就通過減租反霸,得到6萬公斤糧食。
同年12月,趙守訓就展開籌建縣貿易公司營業處,疏導市場貿易,活躍城鄉物資交流,適當提高農產品價格,控制和統一棉布、食鹽和糧食購銷價格等工作。隨後成立人民銀行,開展存放業務,推行使用人民幣,打擊金銀黑市,統一金融政策。市場秩序、民眾思想日趨穩定。
1950年初春,縣財政資金短缺,趙守訓發動財政金融部門多渠道籌措資金,組織發放春耕貸款5000元,救濟米22.5萬公斤,幫助農漁民渡過難關,使政權初建後的第一個春耕生產轟轟烈烈開展起來。
同年10月,開展剿匪鬥爭。趙守訓堅決貫徹“首惡必辦、脅從不究、立功受獎”政策。在福安軍分區獨立團協助下,他組織民眾開展政治瓦解工作,召開匪屬會,宣傳政策,鼓勵親友寫信勸說,先後爭取匪徒173人自新投降。同時,他開展武裝剿匪,擊斃匪特和刀會頭目31人,俘敵388人,縣境內匪特基本消滅。11月,開展鎮反運動,他出任審判長,公開判決一批罪大惡極、民憤極大的匪特和大刀會頭目,寬大處理坦白交代、有立功表現者。
1951年,趙守訓領導全縣土改運動,歷時一年。全縣11.3萬無地或少地的貧苦農漁民分到田地、農漁具和住房,實行“耕者有其田”,從根本上消滅封建剝削制度。
1952年,開展機關內部“三反”(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趙守訓對一個只管十幾人一伙食的總務被打成“老虎”一案提出質疑,反覆強調要以事實為依據,政策為準繩,嚴格把關,使運動得以順利開展。
1952年3月後,趙守訓先後調往福安專署、北京市委任職。1984年10月離職休養。1988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在生活和工作中,趙守訓尊重和愛護地方幹部和百姓,得到了人民的讚揚和擁護。
在城工部組織遭到錯誤處理後,他毫不避嫌,常與該部人員談心,關心其工作和生活,鼓勵他們振作精神為革命繼續工作。對待知識分子,他以疏導為主,並根據其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分別安排在各級領導崗位。對有歷史問題或家庭出身差的幹部,他也常幫助他們放下包袱,積極工作。
趙守訓身為縣長,總是以一個普通共產黨員的身份參加黨小組生活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到福安專署開會,常徒步前往。一次下鄉到溪南,船擱淺海灘,他挽起褲管同船工一起下水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