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的軍事思想

趙匡胤的軍事思想

趙匡胤的軍事思想是指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宋太祖趙匡胤,在長期的軍事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軍事鬥爭經驗和別具特色的軍事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匡胤的軍事思想
  • 策略:重振儒學,恢復綱常名教
  • 觀點:致力於國家統一的戰爭觀;中央高度集權的建軍思想;切合實際的戰略思想
  • 文獻:《續資治通鑑長編》《宋朝事實》《舊五代史》《東都事略》
背景介紹,軍事思想,

背景介紹

宋太祖登基之後下令制止符命迷信,反對元象圖讖。因為這一類的胡談,可能會教唆出一些圖謀不軌的野心家來,趙匡胤自己就是這樣發跡的。他曾流浪於市井,賭博鬥毆,無所事事。一次趙匡胤進了一個廟宇,碰見香案上有占卜吉凶命運的竹茭,他一邊禱告,一邊拋擲竹茭,第一次問的是可否當個小校,可連問幾次,終是不吉;又問可否當個節度使,仍是不吉;他有些氣憤,壯著膽子問能否當個天子,不料竹茭一下現出吉兆。從此,他在心中立下了要當皇帝的宏願,現在他果真當了皇帝,心想天下難保不會有像他當年一樣的人。因此,宋太祖在即位之後,嚴令禁止讖書、符命之談。他頒布詔令:“禁元象器物、天文圖讖、七曜歷、太一、雷公、六壬、遁甲等。不得藏私於家,有者並送官。”如有違者,處以極刑。曾做過通事舍人的宋惟忠,就因“私習天文,妖言利害”被殺了頭。為了制止這一類東西在民間流行,宋太祖命人大量收購舊的圖讖,組織一幫人將內容故意刪亂顛倒,胡亂摻雜,抄寫了約100本偽本,流放於民間,因此引起民間偽本流行,難辨真假,從而達到破壞人們信仰的目的。
宋太祖的另一文化統治策略是重振儒學,恢復綱常名教。
宋太祖趙匡胤是一位十分高明的封建帝王。他結束了從唐中葉就已開始的200多年的分裂局面,穩定了大宋王朝的政局。他所創造的許多政治策略,對大宋王朝的昌盛與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他從制度上防止天下混亂,促進華夏民族的統一,扭轉武臣亂政,提倡安民為本,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帝王史冊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
但是,他的這些策略也有很大的弊端,他的一系列集權的軍政措施,加強了皇權,削弱了軍隊;政府官僚化,導致了北宋積貧積弱;兵權過於集中,將不知兵,兵不認將,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官僚機構重疊,互相牽制,辦事效率極低。他的後人只會效仿而不懂得變通,最終導致國破家亡,徽、欽二帝被擄做了亡國奴。

軍事思想

趙匡胤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同時又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和著名的軍事統帥。長期的軍事實踐,使他積累了豐富的軍事鬥爭經驗,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軍事思想,主要有:
一是致力於國家統一的戰爭觀。生長於五代時期的趙匡胤,目睹過當時國家四分五裂的混亂局面,井跟隨周世宗參加了後周的統一戰爭。其“天下一家”的思想比較明確。因此,在他代周建宋後,一直把實現國家的統一,作為自己神聖的使命。建宋伊始,他就親自率軍討平了方鎮李筠和李重進的反叛分裂活動;接著又對各地方割據政權進行了征討。南唐割據政權,一直對宋朝十分恭順,興師討伐又找不到什麼藉口,於是趙匡風便直接了當地對南唐使者說:“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十六,太祖開寶八年十一月,辛末)經過十幾年的南征北討,趙匡胤終於基本完成了統一南方。然而,他認為統一事業並未完成。因此,開寶九年(976年)正月,當群臣請尊他為“應天廣運、一統太平……皇帝”時他則卻而不受,並說:“今汾晉(指北漢)末平,燕薊未復”,怎么可以稱之為一統呢?(《宋朝事實》卷二十)在趙匡胤致力於國家統一的戰爭中,雖然強調以武力解決問題,但也不排除和平解決的可能性。例如,對於後晉石敬塘所割給遼朝的幽薊十六州,他不僅沒有忘掉收復,還在收複方式上作了兩手準備。在其建宋之初,他就特別設定了封樁庫,並嘗密謂近巨曰:“欲埃斯庫所蓄滿二五十萬,即遣使與契丹約,苟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直。如曰不可,聯將散滯財,募勇士,伸固攻取耳。”趙匡胤雖然在尚未完全實現其統一目標之前即突然去世,但已基本上統一了南方及中原地區,結束了中唐以來,200多年的割據混戰局面,為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有利環境。因而,他致力於國家統一的戰爭觀,是符合曆文潮流和人民意願的,是值得肯定的。
二是中央高度集權的建軍思想。自唐中葉至五代,驕兵強將演出了一幕幕叛亂、割據的悲劇,造成中原地區兵連禍結的混亂局面持續了200餘年。為防止這種“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的歷史重演,趙匡胤建宋後,即把中央高度集權作為建軍的根本指導思想。其主要原則有:在統兵機構的設定和相互關係上,遵循“互相維制”原則,以使兵權高度集中於中央政府,特別是皇帝一人手中;在兵力部署上,本著“內外相制”原則,以期京師之外“無外亂”,京師之內“無內變”;在軍隊調動和屯戍上,依照“將不得專其兵”,兵要“均勞逸,知艱難”和“遠妻孥懷土之戀”等原則,通過天下營兵移換屯駐,以防止將帥犯上作亂的“凶謀”;在養兵政策上,遵照“為百代之利”的原則,採取在災區大量招兵措施,以達到“方凶年飢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而變生,則有叛兵而無叛民”的鞏固政權的目的;在武裝力量編成上,按照“強幹弱枝”的原則,通過把地方軍身強力壯和英勇善戰者選入中央禁軍等辦法,以加強中央的軍事力量。趙匡甩及其重臣提出的這些建軍思想,不但解決了五代以來驕兵悍將對皇權的威脅,而且從制度上制止了類似情況的重現。這對於消洱綿延200多年的由於兵權分散而導致的政局混亂,保障社會的安定和正常生產秩序,確實起到積極作聞。但是,其繼承者們在承襲這一祖宗家法時,由於不知變通,對武人和“內變”防範過甚,也產生了諸如冗兵耗食、將帥無權、兵將分離、教育訓練差、軍紀廢弛等損害軍隊戰鬥力的消極影響。
三是切合實際的戰略思想。趙匡胤在統一戰爭中採取了先南後北的戰略。在運用中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其戰略思想切合實際。即體現了這樣三項思想原則:一是“先易後難”思想。這一思想是後周重臣王朴在其“平安策”中提出來的,後被周世宗在其統一戰中所採用。王朴認為,“攻取之道,從易者始”,“得吳(指南唐),則掛、廣皆為內臣,順、蜀可飛書而召之……吳、蜀平,幽可望風而至。”(《舊五代史》卷一二八《王朴傳》)趙匡胤在後周時跟隨周世宗參加了攻南唐的戰爭,經過3年苦戰,周世宗才獲得淮南十四州,而江南地區仍然絲毫無損。這表明,南唐並不易玫。周世宗所採取的王朴的戰略在“難”、“易”的判斷上,並不切合實際。趙匡甩接受了以往的經驗教訓,確立“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戰略,但在進攻的目標、順序上作了重大調整和修正,即“先取巴蜀”,“次及廣南、江南”。正是由於對“易”、“難”的分析符合客觀情況,因此在先統一南方中進展相當順利。二是“先富後取”思想。戰爭對經濟的依賴,反映在戰略上就是受經濟的制約。趙匡胤的“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爭戰略,正是基於宋初經濟實力還很薄弱這一實際而制定的。因此,他在廣泛地聽取了主要謀臣和將相的意見後指出:“中國自五代己來,兵連禍結,帑藏空虛,必先取巴蜀,次及廣南、江南,即國用富饒矣。河東與契丹接境,若取之則契丹之患,我當之也。姑存之以為我屏翰,候我富實則取之。”(《東都事略》卷二十三《孟昶等傳論》)三是攻守並舉思想。宋朝建國初期的疆土,僅占全國的一半。長江以南,有大小七八個割據政權;在北方山西境內有北漢,而燕雲地區又被契丹占領著;在西北方面還有党項軍隊在不斷擾邊。面對這種實際,趙匡風堅持攻守並舉,在對南方採取攻勢的同時,在北方採取了守勢。派兵分屯瀛州、常山(今河北正定)、易州(今河北易縣)、徐州(今山東無慷)等地防禦遼國;分屯延州(今陝西延安)、慶州(今甘肅慶陽)、環州(今陝西環縣)、靈州(今寧夏靈武)等地防禦党項;分屯晉州(今山西臨汾)、潞州、澤州竿地防禦北漢;並“敕沿邊諸州,禁民無得出塞侵盜”(《宋史全文》卷一),以與遼國維持互不攻擾的局面。到開寶七年(974年),又主動與遼議和通好,以解除進軍南唐時的後顧之憂。從而基本上獲得了“累年天西北之虞,得以盡力東南”的效果。可惜,後世的繼承者們未顛完成其取燕雲的宿願。未能將其業績發揚光大,卻消極地繼承了他規劃中持重的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