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河風景名勝區

越溪河風景名勝區是以蜿蜒於丘陵地貌上的越溪河河流景觀為主景,輔以兩岸的古蹟、佛教、民居等人文景觀及田園、森林等自然風光。

以“幽、秀、奇”為景觀特徵,以“水源涵養、溪谷觀光、訪古探奇、休閒體驗、森林康養”為特色的江河型省級風景名勝區。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22.2平方公里。
越溪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隆興鄉境內,距宜賓市中區35公里,處宜賓縣腹心地帶,越溪譽備戰朽河下游,宜—樂高速公路、宜—威水泥組阿體路穿境而過,西臨岷江下游。
景區內,淺丘地貌,山巒相對高度50—100米,海拔296—408米,年均氣溫17.8℃,隆水量1179.5cm,日照時數1125.8小時,森林覆蓋率53.7%(核心景區已達90%)。
越溪省級風景名勝區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文化豐富,可與蜀南竹海、石海洞鄉、僰人懸棺等遙相呼應,構成了宜賓市的旅遊大凳備放嘗環線。景區內鐘靈毓秀,文人薈萃,宋代龍圖閣大學士檔想汗程公許、明代河南布政史尹子求、布政待郎樊一衡、川南女詩人尹紉蘭均出生於此,並攻讀於景區內的蟠龍書院,宋代大詩人黃庭堅、明廉吏第一官樊垣、清朝康熙皇帝均出遊景區;近代早期革命家朱德、徐向前、鄭佑之、江紹甫、民族英雄趙一曼、上海工人領袖劉華曾活動於現境內。
這裡曾是西南佛教文化中心。據史書記載,在景踏請斷區內六十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廟宇百餘座,其中清明寺的規模比白馬寺大,堪稱當時“中國第一寺”和“西南佛都”美譽。由於這奇山異水,使歷代高僧雲集。並形成了獨特的佛教文化,特別是僧人“圓寂”後的乃烏記獨特葬法—地下塔林連,且綿十里,規模宏大,堪稱一絕真是:“北有兵馬俑,南有眾僧塔”,屑請具有觀光、考古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